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

[拼音]:Sumei'er wenzi

[英文]:Sumerian Writing

蘇美爾人發明的楔形文字。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公元前3500~前2600年屬象形文字階段,此後發展成為記寫蘇美爾語的楔形文字。前第2和前第1千年,蘇美爾人同化於阿卡得人後,其文字在宗教和文學中仍被使用,公元1世紀後失傳。18世紀中葉以後,楔形文字引起學術界的注意。19世紀,學者們利用“波斯古經”首先釋讀成功波斯楔形文字,然後,對照波斯文字釋讀成功塞姆語系的阿卡得文字。最後利用阿卡得文字釋讀成功與任何語系都無關係的蘇美爾文字。在釋讀過程中,英國的H.C.羅林森(1810~1895)、愛爾蘭的E.欣克斯和法國的J.奧佩爾作出了較大貢獻。

蘇美爾人用當地盛產的蘆葦和粘土作為書寫材料,以削尖的蘆葦杆在粘土泥板上壓寫字元,由於壓出的筆劃呈楔形,因此名為“楔形文字”。將寫好字的泥板晒乾或燒乾後即成為今天所說的泥板文書。常用的蘇美爾文字約600多個,主要分為表義符和表音符兩種,另外還有定義符和尾音符。所記的蘇美爾語被稱為粘著語,其詞幹不變,依靠在詞幹上加前、字尾來表示語法作用,名詞與動詞是同形的,一字往往多音多義,現知的蘇美爾詞根約1800個。

蘇美爾文字後來為西亞各古代民族所採用。塞姆語系的阿卡得人、迦南人、巴比倫人和亞述人,印歐語系的赫梯人和波斯人,語系難定的埃蘭人、胡裡安人和烏拉爾圖人都用蘇美爾文字來記寫自己的語言,因而又形成了不同的楔形文字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