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克,W.

[拼音]:Chen Hong

中國音樂教育家、音樂理論家。曾用名陳白鴻、陳肇堯、陳作猷。1907年2月10日生於廣東海豐。1926年赴法國留學,入法國國立音樂學院南錫分院學習理論作曲和小提琴。1929年回國後,在歐陽予倩任所長的廣東戲劇研究所主持該所附設的音樂學校和管絃樂隊。1933年與馬思聰創辦私立廣州音樂院,任副院長,並主編《廣州音樂》和《一般藝術》等刊物。1937年,應蕭友梅之聘,任上海國立音樂專科學校教授兼教務主任,除協助蕭友梅勉力維持音專校務和授課外,還先後主編了《音樂月刊》、《林鐘》等音樂刊物。抗日戰爭勝利後,任南京國立音樂院教授兼管絃系主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南京大學藝術系教授及音樂系主任。1952年起,任南京師範學院音樂系教授兼系主任。50年代被選為中國音樂家協會理事、音協江蘇省分會副主席和江蘇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併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

陳洪早年致力於開拓中國音樂教育事業。50多年來,為培養各種音樂人才作出了顯著成績。特別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他潛心致力於提高音樂師範的教學水平,為國家培養出大批音樂師資。進入80年代後,又為加強中、小學的音樂教育事業做了大量工作。他學識廣博,譯著甚多,主要專著有:《基本樂學》(廣州音樂院出版部出版,1933)、《曲式與樂曲》(上海音樂公司出版,1938)、《對位化和聲學》(上海音樂出版社,1951)和《小提琴教學》等。其中《對位化和聲學》在和聲與對位的結合運用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1982年他受教育部委託,編成《視唱教程》,已被列為全國高等師範院校試用教材。其譯著有《西貝柳斯》、《貝多芬的九首交響曲》和《巴托克論文書信選》等。

此外,陳洪還從事音樂創作。早在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他就寫作了10多首愛國歌曲,表達了人民群眾要求抗日救亡的呼聲。其中,《衝鋒號》、《把敵人趕出領土》、《上前線》等,在抗日救亡歌詠運動中曾廣泛傳唱。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他作有合唱曲《共青團員之歌》、《三門峽大合唱》、《教師頌》和《春風桃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