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生育

[拼音]:Diguozhuyi Shi Zibenzhuyi de Zuigao Jieduan

[英文]:Империализм, как высшая смадия капимализма

列寧論述帝國主義的主要著作。書中全面地分析了帝國主義時代的經濟關係和政治特徵。1916年列寧僑居瑞士時寫成,1917年在彼得格勒正式出版。

本書標誌著馬克思主義帝國主義理論的形成。在這一著作中,列寧闡明瞭從自由競爭的資本主義向壟斷資本主義的轉變,揭示了帝國主義的基本特徵、矛盾及其發展趨勢。列寧通過對大量實際材料的研究,指出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特殊歷史階段,是壟斷的資本主義、寄生或腐朽的資本主義、垂死的資本主義。

帝國主義的特徵

本書包括序言、法文版和德文版序言,正文共十章。從第一章到第六章,列寧對帝國主義作了經濟上的分析,指出帝國主義的主要特徵是:

(1)生產和資本的集中發展到這樣高的程度,以致造成了在經濟生活中起決定作用的壟斷組織;

(2)銀行資本和工業資本溶合為“金融資本”形成了金融寡頭;

(3)與商品輸出不同的資本輸出有了特別重要的意義;

(4)瓜分世界的資本家國際壟斷同盟已經形成;

(5)資本主義列強已經把世界上的領土分割完畢。第七章至第十章,論述了帝國主義的歷史地位,指出壟斷資本主義“是從資本主義結構向更高階的社會經濟結構的過渡”(《列寧選集》第2卷,第840頁)。

壟斷的資本主義

列寧認為,壟斷就其本質來說是一種經濟關係,它構成帝國主義的經濟基礎。壟斷一方面使生產社會化高度發展,另一方面又使生產資料和產品成為極少數人的壟斷所有,這樣就進一步加深了資本主義基本矛盾。列寧分析了壟斷與自由競爭的辯證關係,指出壟斷是在自由競爭的過程中產生的,但壟斷產生後並沒有消除競爭,而是使競爭進一步加劇。正是競爭和壟斷這兩個互相矛盾的“原則”的結合才是帝國主義的本質,正是這種結合在造成社會主義革命。

列寧深刻揭示了金融資本產生的歷史條件和實質。他指出,在壟斷基礎上產生的金融資本是一種新型的資本形態,是壟斷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集中表現。金融資本攫取壟斷高額利潤,向社會徵收貢賦加重了對廣大勞動人民的剝削,從而使資本主義基本矛盾尖銳化。

列寧對資本輸出、國際壟斷同盟從經濟上分割世界和帝國主義列強從領土上分割世界的分析,闡明瞭金融資本統治的國際經濟關係。資本輸出是金融資本剝削和統治資本主義世界的重要工具。金融寡頭的統治和資本的輸出,必然引起國際壟斷組織從經濟上瓜分世界,與此相聯絡,各個帝國主義國家在政治上結成同盟,在領土上分割世界,並展開重新分割世界領土的激烈鬥爭。

列寧闡明瞭帝國主義各個特徵之間的聯絡,指出它們都是以壟斷為基礎,是壟斷的不同表現形式,帝國主義就是壟斷的資本主義。帝國主義的基本特徵既是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發展的結果,同時又使資本主義固有的矛盾進一步尖銳化。這就是帝國主義時期出現的政治危機的經濟根源和帝國主義發展的歷史趨勢。

腐朽的資本主義

列寧指出,壟斷組織的形成和金融寡頭的統治是產生資本主義寄生性或腐朽性的基礎。由於壟斷組織的統治和壟斷價格的規定,這就在一定程度上人為地阻礙生產和技術進步;但由於生產力發展的內在規律和壟斷沒有完全排除競爭,又決定了不會出現生產力的完全停滯。所以,在帝國主義時期,資本主義生產和技術既存在停滯和腐朽趨勢,又存在發展的趨勢。此外,由於金融資本的統治,使得不參與任何生產活動、專門靠剪息票過活的食利者人數大大增長。資本輸出促進了食利階層和食利國的形成。帝國主義的這種寄生性必然會對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政治生活、特別是工人運動帶來影響。壟斷資產階級從攫取的鉅額利潤中拿出一部分,用以收買工人階級的上層,使他們變成工人貴族,從而形成工人運動中的機會主義派別,瓦解工人運動。這一系列現象,列寧認為正是帝國主義腐朽性的表現。

垂死的資本主義

帝國主義的經濟本質是壟斷資本主義,就決定了帝國主義的歷史地位。資本主義的私有關係已經變成與生產力不相適應的外殼了。資產階級的改良主義和工人運動中的機會主義是阻礙打破資本主義外殼的人為的社會政治力量,但它最終還是要被打破的,這是生產社會化的要求,是歷史發展的必然。帝國主義就是正在走向死亡的資本主義。但決不是說不經過無產階級的革命鬥爭,資本主義制度會自行死亡。因此,列寧在揭示了帝國主義是垂死的資本主義之後,緊接著就指出帝國主義是無產階級社會革命的前夜。列寧的這個科學論斷已經為歷史所證實。

列寧在《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一書的論述中,自始至終貫穿著反對機會主義,特別是反對考茨基主義的鬥爭。打著馬克思主義旗號而以“中派”面目出現的考茨基主義,是當時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的主要危險。列寧指出,反對帝國主義,如果不同時反對機會主義,那麼反對帝國主義就是騙人的空話。

列寧關於帝國主義的理論,為全世界的無產階級和被壓迫民族的解放指明瞭方向,至今仍然具有巨大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