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

[拼音]:tansuanyan buchang shendu

[英文]:carbonate compensation depth

海洋中碳酸鈣(生物鈣質殼的主要組分)輸入海底的補給速率與溶解速率相等的深度面,也稱碳酸鈣補償深度。它是海洋中的一個重要物理化學介面。海水錶層碳酸鈣是飽和的。隨著水深增大,由於溫度降低,CO2含量增加,碳酸鈣溶解度增大,至某一臨界深度,溶解量與補給量相抵平衡,這一臨界深度就是碳酸鈣補償深度(圖1)。

碳酸鹽補償深度 (CCD)在海底沉積物分佈特徵上有明顯反映,淺於這一臨界深度的海底,廣佈白色碳酸鈣沉積,在這一深度之下,缺失鈣質沉積(為矽質沉積或褐粘土)。因此, CCD猶似海底雪線,是海底沉積物最重要的相介面。有時把這一深度的連線稱做碳酸鹽補償線(CCL)或碳酸鹽補償面(CCS)簡稱碳酸鹽線。至於碳酸鹽溶躍面,是指海洋中碳酸鹽物質發生急劇溶解的深度帶,也就是海底沉積物中鈣質殼儲存完好與遭受溶蝕破壞之間的分介面,其位置一般在 CCD之上,或大體相同的深度上。由於翼足類、浮游有孔蟲殼和顆石的抗溶能力不同,又可區分出不同的溶躍面,其中翼足類溶躍面最淺,有孔蟲溶躍面次之,顆石溶躍面最深。

CCD 的位置是碳酸鈣物質供給速率和溶解速率的函式,而這兩者又取決於海水肥力、生物生產力、溫度和CO2含量(CO2分壓)。在深海區,當海水肥力和生產力高時,碳酸鈣供給速率超過溶解速率,CCD變深,如赤道輻散帶高生產力區,CCD往往超過5000米。但是,靠近大陸的上升流區,儘管肥力和生產力也高,由於陸源物質的稀釋作用,以及大量生物活動導致CO2含量的增高,使碳酸鹽溶解速率明顯增大,因而 CCD從洋內向洋緣變淺。由於碳酸鈣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降低,故 CCD自赤道向兩極升高。現代海洋中CCD平均約4500米,其中大西洋最深,平均為5300米,太平洋最淺,平均只有4400米,印度洋為4500~5000米。

現代碳酸鹽補償深度是根據海水中碳酸鈣含量的實測資料和現代鈣質沉積物的分佈來確定的。地質時期CCD的深度,則根據研究區沉積岩心中碳酸鹽和非碳酸鹽沉積物之間發生相變的年代,並按板塊構造模式中的海底年齡-深度曲線予以確定。在曲線中海底年齡越老,其水深越大。

在地質時期,CCD屢有波動。白堊紀CCD較淺,平均約 3000米。第三紀始新世時CCD仍較淺,在太平洋和印度洋分別為3200米和3600米。早漸新世時,由於南極大陸周圍出現海冰,開始形成南極底層水,在世界大洋內產生溫鹽迴圈,造成海水中CO2減少,導致CCD下降,至漸新世中期達最深值。中新世初期開始, CCD復又上升,至中新世中期達到最高峰(圖2)。

距今約1000萬年以來, CCD再度下降。第四紀期間,隨著冰期、間冰期的更替,CCD頻繁變動。在太平洋,冰期時CCD下降,間冰期時CCD上升。由於控制因素的不同,大西洋的情況恰好相反,更新世CCD變動旋迴 (碳酸鹽旋迴)可與氧同位素升降旋迴相對比。由於 CCD的波動狀況中包含著海洋古深度、海平面和洋流動態及生物生產力等環境和氣候變化的資訊,因此它是研究古海洋和古氣候的有用手段之一。

參考書目

K.J.Hsü,H.C.Jenkyns,eds,Pelagic Sediments on Land and under the Sea,SpecialPublic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Association of Sedimentolo-gists,Vol.1,Blackwell Scientific Publications,Oxford,1974.

A.T.S.Ramsay,ed.,Oceanic Micropaleontology,Vol.2,Academic Press,New York,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