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志

[拼音]:Huilingdun

[英文]:Wellington

紐西蘭首都,全國第二大港,重要的工業、文化中心。位於北島南端,瀕臨庫克海峽。市區背山面海,環抱天然港灣尼科爾森港。港區水深(18米以上)、口窄(僅1.6 公里),水域廣闊,可停泊萬噸級海輪。東、西、北3面丘陵起伏,有哈特河自北而南注入灣內。氣候溫和溼潤,最冷月(7月)平均氣溫8℃,最熱月(1月)17℃,平均年降水量1271毫米,各月分配變化不大。由於庫克海峽多狂風,波及港市,故有“風城”之稱。

建城前毛利人居民約有2500人。公元1773年英國航海家庫克駛入尼科爾森港。1839年英國商人組織的紐西蘭公司選定港灣北岸的哈特河口地區建造房屋,作為收集和轉運貨物之用。次年興建城市,稱不列顛尼亞,後改名為惠靈頓。1865年首府自奧克蘭遷此。紐西蘭獨立後定為首都。隨著工商業和運輸業的發展,市區不斷向郊區和哈特河上游兩岸擴充套件。1980年人口已增至34.9萬人。地處北島與南島間交通要衝,又臨優良的尼科爾森港,現已發展成為全國最主要的交通運輸中心,沿海和島際航運樞紐,並有鐵路和公路通北島各地區,與國外也有定期海、空聯絡。

工業有凍肉、煉乳、皮革、木材等農畜產品加工以及新興的汽車裝配、橡膠製品、機器製造、電子、化學、紡織、服裝、製鞋等。除船舶修理廠建在海濱外,其餘絕大部分工業集中在市區東北哈特河河谷兩側的下哈特和上哈特兩區。輸出以肉類、乳酪製品、羊毛、皮革、紙張、木材等為主。進口商品有機器、石油製品、汽車、煤及其他多種工業產品。主要商業區和航運碼頭在尼科爾森港西岸的狹窄平地和海濱人造陸地。市區邊緣丘陵坡地是住宅區。由於氣候溫暖,併為預防地震,居民住房大多是木質結構。商業區與居住區之間分佈著大小公園,天然草地或樹林所形成的綠化地帶。市區近郊建有許多中小型衛星城鎮。

市內有維多利亞大學(1897年建)等高等院校、收藏豐富的圖書館、博物館以及1876年建立的以巨集偉木結構建築著稱的政府大廈。在近郊山崗上建有天文臺、地震觀測站以及具有南太平洋特色的規模巨集大的植物園和動物園。

參考文章

紐西蘭惠靈頓的歷史沿革專項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