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誘譽,不恐於誹 聲譽的名言警句
致賞則匱,致罰則虐。
《管子君臣下》
賊良民之甚者,莫大於數赦。赦贖數,則惡人冒而善人傷矣。
[漢]王符《潛夫論述赦》
真偽兩在,不逆其偽;功罪俱疑,則重其功。
[明]李夢陽《空同子治道篇》
欲人心知所向,則莫若賞以懲惡,刑以罰惡。
《宋史》卷三五五《賈易列傳》
欲治甚者,其賞必厚矣;其惡亂甚者,其罰必重矣。
《韓非子六反》
授官於爵,不以其勞,則忠臣不進。行賞賦祿,不稱其功,則兵士不必。
《商子修權》
賞一人而千萬人悅者,賞之;罰一人而千萬人勸者,罰之。
《新唐書》卷一一二《王義方列傳》
賞一以勸百,罰一以懲眾。
《六韜文韜獎懲》
賞於無功者離,罰於無罪者怨。
[三國]諸葛亮《心書自勉》
賞及淫人,則善者不以賞為榮;罪及善者,則惡者不以罰為辱。
[明]呂坤《呻吟語刑法》
賞及無功則恩不足勸,罰失有罪則威無所懼。
[宋]歐陽修《準詔言事上書》
賞以興功,罰以禁奸。
[漢]諸葛亮《諸葛武侯集》
賞以勸善,罰以勸善。
[漢]荀悅《申鑑政體》
賞無功,則民偷幸虧望上;不誅過,則民不懲而易為非。
《韓非子難二》
賞無功之人,罰不辜之民,非所謂明也。
《韓非子說疑》
賞無功謂之亂,罪不知謂之虐。
《晏子春秋內篇諫上》
賞無度則費而無恩,罰無度則戮而無威。
《孫子兵法》唐杜佑注
賞不加於無功,罰不加於無罪。
《韓非子難一》
賞不當功,則不如無賞;罰不當罪,則不如無罰。
張考祥
賞不當,雖與之必辭;罰誠當,雖赦之不過。
《呂氏年齡高義》
賞不遺遠,罰不阿近。
《》
賞不勸,謂之止善;罰不懲,謂之縱惡。
《新唐書》卷一二二《魏元忠列傳》
賞不可虛施,罰不可妄加。賞虛施則勞臣怨,罰妄加則直士恨。
[漢]諸葛亮《諸葛武侯集》
賞不行,則賢者不可得而進也;罰不行,則不肖者不可得而退也。
《荀子富國篇》
賞不足勸善,刑不足禁非,而政不成。
《歐陽修選集》
賞不事非,所病於不均;罰不在重,所困於不當。
《南齊書》卷二八《崔祖思列傳》
賞不隆則善不勸,罰不重則惡不懲。
[漢]王符《潛夫論述赦》
賞不逾時,欲民速得為善之利也;罰不遷列,欲民速睹為不善之害也。
《司馬法皇帝之義》
賞務速而後有勸,罰務速而後有懲。
《柳宗元集斷刑論下》
賞必加於有功,而刑必斷於有罪。
《》卷七九
賞必待功,官必得才。
《新唐書》卷逐一八《張廷圭列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