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言行的名人名言 臨行而思,臨言而擇

剷除積習須長久,緊火煮完慢火蒸。

續範亭

革弊,須從源頭理睬。

[宋]朱熹《朱子語類輯略》卷五

思創業之艱鉅,知守成之不易。

《宋史》卷二六三《張昭列傳》

思維革新的成果,是產生社會改革活動。

魯迅《三閒集無聲的中國》

省官並職,去文就質。

[三國]諸葛亮《諸葛武侯集》

選部之法,敝於不變。

《新唐書》卷一二六《魏知古列傳》

舉事必隨法以動,變法者因時而化。

《呂氏年齡》卷一五《察今》

雖有誠信之心,不知權變,危亡之道也。

[漢]桓寬《鹽鐵論世務》

能從原蟲到人類,從蠻橫到文化,就由於不一刻不在革命。

魯迅《罷了集革命時期的文學》

能變則全,經典語錄,不變則亡;全變則強,小變仍亡。

康有為《政論集》

能變則秦用商鞅而亦強,不能變則建文用方孝孺而亦敗。

康有為《政論集》

夏商之衰,不變法而亡;三代之興,不相襲而王。

[北齊]劉晝《劉子法術》

通其變,天下無弊法。

[唐]王通《中說周公篇》

隨古不變,襲故不改,是文質不變,而椎車尚在也。

[漢]桓寬《鹽鐵論遵道》

庸醫模稜足以殺人,庸人沿襲足以誤國。

康有為《政論集》

欲以寬緩之政,治急世之民,猶無轡策而御之馬。

《韓非子五蠹》

欲粟者因時,欲治國因世。

[漢]桓寬《鹽鐵論遵道》

救國之大略,必在改造之剛斷。

康有為《政論集》

救宿弊之風氣,正久隳之法式,雖大舜周公回生,亦不能一旦盡如其意。

[宋]《陸九淵集刪定官輪對札子》

寇盜式的損壞,結果只能留下一片瓦礫,與建設無關。

魯迅《墳再論雷峰塔的倒掉》

鐵錘與鐵砧是每一個真正的改革家的特徵的兩個方面。

喬霍蘭

渡河而乘陸車者危,易症而嘗舊方者逝世。

梁啟超《變法通議自序》

平和的改革家老是冤仇那些超過他們的人。

魯韋勞德

善任勢者國安,不知因其勢者國危。

《韓非子奸劫弒臣》

善言古者,必有驗於今矣。

[清]魏源《古微堂外集》

善琴奕者不視譜,善相馬者不按圖,善治者不泥法。

[清]魏源《古微堂內集治篇》

莽撞地變更誠然危險;然而最危險的仍是盲目地保守。

享喬法《社會問題》

道有升降,政由俗革。

《尚書周書畢今》

循法之功,不足以高世;法古之學,不足以制今。

《》卷四三《趙世家》

釋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認為法。

《呂氏春秋》卷一五《察今》

新舊交替,必有一種變革。

孫中山

弊之難去,其難在仰給於弊之人乎?

[清]魏源《古微堂外集》

遭時為法,因事制宜。

《漢書》卷七三《韋賢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