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責任的名言警句

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禮者不足多。

《》卷六八《商君列傳》

五帝不相復,三代不相襲。

《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

無為故無失,無失故無革。

《白居易集》

無破壞即無新建設。

魯迅《墳再論雷峰塔的倒掉》

開創則更定百度,盡滌舊習而氣象維新;守成而安靜無為,故叢脞廢萎而百事隳壞。

康有為《政論集殿試策》

以其理動者,雖覆屋不為怨;不以其理動者,下瓦必笞。

《管子形勢解》

為治之本,在於因世,未有不因世而欲治,不隨時而成化。

[北齊]劉晝《劉子法術》

今有美堯舜禹湯之道於當今之世者,必為新聖笑矣。

《韓非子五蠹》

引舊法以治近世,是執舊方以醫變症;藥既不對,病必加危。

康有為《政論集》

戶閉必壞,樞則不蠹。

康有為《政論集》

比較則棄?而從良,鼓舞則用新而去舊。

康有為《政論集》

正統不必常相繼。

[宋]司馬光《司馬溫公集》

日往則月來,月往則日來,日月相推而明生。

《易繫辭下》

瓦礫場上還不足悲,在瓦礫場上修補老例是可悲的。

魯迅《墳再論雷峰塔的倒掉》

方能治病,而不能盡天下之病;遇病而不通於方,殺人矣。法能治變,而不能盡天下之變;遇變而不通於法,亂天下矣。

[清]姚瑩《康?紀行》卷一一

聖人之興也不相襲而王,夏、殷之衰也不易禮而滅。

《史記》卷四三《趙世家》

聖人觀其鄉而順宜,因其事而制禮。

《戰國策趙策二》

聖人執權,遭時定製。

《後漢書》卷五二《崔?列傳》

聖人非能以世之所易勝其所難也;必以其所難勝其所易。

《商子算地》

聖人能與世推移,而俗士若不知變。

《後漢書》卷五二《崔?列傳》

聖哲之治,觀時而動,故不必循常,將有權也。

《三國志》卷一一《魏書》裴注

禮義法度者,應時而變者也。

《莊子天運》

禮法以時而定,制令各順其宜,兵甲器備,各便其用。

《商子更法》

世異則事變,時移則俗易。故聖人論世而立法,隨時而舉事。

《淮南子齊俗訓》

世易時移,變法宜矣,譬之若良醫,病萬變,藥亦萬變。病變而藥不變,向之壽民,今為殤子矣。

《呂氏春秋》卷一五《察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