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講解的重要性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都逃不掉考試這一個環節。考完試之後,老師對試卷的講解也是至關重要的內容。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講解試卷的重要性,通過這些文字的閱讀會讓你的學習更上一層樓。
試卷講評是指學生在完成考試之後,教師對試卷進行解剖、分析、點評,以達到幫助學生完善知識結構,提高解題能力,掌握學習規律的教學活動。試卷講評是有效地完成教學目標,提高試卷講評還應充分挖掘數學教育的育人功能。應把肯定學生成績、發現學生潛能、激發學生積極性作為教學目標之一,這也是新課程的理念試卷講評還應充分挖掘數學教育的育人功能。應把肯定學生成績、發現學生潛能、激發學生積極性作為教學目標之一,這也是新課程的理念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之一。尤其在複習階段,做好試卷講評顯得更為重要。
掌握豐富的第一手資料
試卷講評要有明確的針對性。這就要求教師課前要做好以下兩方面的準備工作。首先必須做好試卷統計工作。主要包括知識點分佈的統計,即按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實踐與綜合運用四大板塊的佔分比例進行列表統計;考查型別的統計,即按認識瞭解、理解、掌握、靈活運用、四個層次統計相應題目的數量和佔分比例;考試結果的統計,包括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及每題的得分率;錯誤型別的統計,主要是統計學生出錯的型別及人數。統計是一項艱苦複雜而又必不可不少的工作,它為試卷的分析和講評提供了重要的依據。有些教師不太重視統計,只憑主觀估計來確定講評的重點和難點,事實證明是不合理的。
其次,要做好試卷分析工作。在講評中最重要的是要做到對症下藥,講學生模糊的地方,評學生精彩的點滴.最忌諱的是老師不顧學生的作答情況,從頭到尾一講到底。這樣的講評能夠得到好的效果嗎?這與給學生一張正確的試卷答案有何區別呢?顯然這樣做是不妥的。這樣的講評達不到很好的效果,還不如教師把做好的試題一一影印出來發給學生,以免浪費太多時間!在大家都關注的新課程改革中,數學新課程標準這樣提出:人人數學觀,突出了數學的基礎性、民主性、活動性、層次性、開放性,與其相對應的是新課程理念下的數學課堂教學應具有情景化、生活化、自主化、情感化的鮮明特色,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鼓勵每個學生親自實踐、大膽探索,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努力實現自主發展。
作為師者一方面要分析試卷的內容、結構和答案,這樣在講評時,哪些內容該多講,哪些內容該少談,哪些該重點講,就能做到心中有數,同時也避免了因試題設計或答案的不合理而導致講評的連續性受到破壞;另一方面要分析犯錯誤的原因,並從中瞭解分析學生知識和能力的缺陷及教師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便教師及時採取措施,在講評時有的放矢地解決這些缺陷和問題。如對待知識性的錯誤,要糾正學生對概念理解上的偏差和對知識應用的不當;對待方法上性的錯誤,要糾正思想方法上的偏差,提高思維能力;對待計算性的錯誤,應採取個別交換意見,指出原因。通過試卷的分析,要指出哪些題該變式、如何變式,哪些題需要再引入例題進行加深鞏固、拓廣延展。只有在掌握了第一手材料上,認真備好課,講解才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對於學生課餘練習的試卷,可由學生寫出簡單的作答情況,教師對普遍性的錯誤,還是應該進行集體講評。高明的醫生能給病人開出良方,關鍵在於能探明患者的病因。數學試卷的講評,關鍵在於能否開出“良方”,避免再犯同樣的“病”。
一份試卷,學生出錯的原因可能很多,也因人而異,但總的來說有以下幾種:一是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不強,對此,講評時應重點講解題的思路、方法和技藝,加強思維訓練和方法指導,避免以後隨意答題的現象發生;二是出現知識漏洞,講評時應及時補充、完善,亡羊補牢是減少下次失誤的重要措施;三是粗心大意,多為審題不慎造成,如對關鍵字眼、隱含條件,答題要求未弄清楚就草草作答,還有是答題不規範,計算出錯等,因此,教會學生審題,養成良好習慣是減少失誤的重要措施;四是心理緊張,講評時要提醒學生認真總結,吸取教訓,培養“平時如考試,考試如平時”的良好應試心理素質。可見,“分析錯因,對症下藥”對提高講評課質量十分重要。
做到“以點帶面”
試卷講評,不應“就題講題”,而應“以題論法”,要達到讓學生觸類旁通。即通過對典型試題的講解,聯絡到與之相關的知識點和知識塊,找出它們之間的縱橫聯絡,再輔之以“變式題”歸納出這類題的“通性通法”以及由差異性引起的個別注意點。“以點帶面”實為借“題”發揮,一套覆蓋面再廣的試卷也肯定有某些知識點的遺漏,所以在講評時應有意識地把遺漏的知識點聯絡起來,形成一個完整而又牢固的知識網路,以便在下一次考試中能迅速判斷和提取有關資訊。當然,考慮到命題立意的高層次、材料的多元性、思維的獨到性,在編織知識網路的同時,也應針對某些知識點進行適當的拓寬和加深,以達到活學活用的目的。借“題”發揮可不失時機地培養學生的應變能力,教師講評時要注重滲透試題變形、重組、分解和組合的思想。
在數學試卷講評中教師對解法很多的試題,要不失時機地根據學生知識水平的不同層次指出不同解法的途徑,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教師講評時要針對試卷和學生的實際水平,不搞誇大化,也不縮小學生的能力水平,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由於考查的知識點和數學思想方法分散於各題中,如果逐題依次講評,學生的思維就會時此時彼,難以專一,效果就不好了。所以要把同思想方法的題目歸納起來,給學生整體的效果。在碰到容易混淆的題目時要提前給學生展現出來,讓他們自己思考、自己分析、自己歸納,從而形成深刻地印象。在這個環節中不妨採用“檢測”與“驗收”相結合的辦法,並且始終做到及時收集反饋資訊,及時糾正學生的學習缺陷,然後及時改進自己的教學,以求絕大多數學生能真正達到課課清、節節清、章章清。
加強解法指導
在傳統數學教學中,教師往往是拼命“灌”,而不考慮學生的自主性原則,由此而帶來的弊端是有目共睹的。在現代教學理念中,教學是一種交往,是相互的過程。因此,數學試卷講評課要給學生參與的機會和表達自己思維過程的機會,增加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討論問題的時間,允許並積極倡導學生對“評價”作出“反評價”,即使學生的思維有誤,也應鼓勵他們儘量用完整的語言表達出來,以便清楚地瞭解他們在學習中的困難究竟發生在哪裡,並且只有在交流中,在思想的碰撞中,學生才會有所感悟,才能有所收穫。
在新課程新理念的引導下,教學活動當然要注重學生的思維過程,要創造性地把思維過程反覆呈現。反應在數學,我們數學講評課的解題過程就非常重要。數學解題的過程一般由審題——探索——表述,審題的核心手段是觀察,探索的重要途徑是聯想與轉化,表達的基本要求是簡潔與規範。對於典型的考題首先要注意展現思路形成的過程,通過猜想、類比、歸納等數學方法提出問題的解決方案,其次,要突出思路的探索過程,教師通過“要什麼?需要什麼?為什麼?怎樣想到的?”方式的問答,從失敗到成功的過程中,暴露學生的自然思維過程、暴露解題方法的擇優過程、暴露解題偏差的糾正過程,使學生了解自己不完善或錯誤的地方,及時轉變思維方向、方法和策略。在講評過程中,“一題多解,一題多變”也是一種很好的教學策略,因為它有相同的起點,每個學生都可以沿著自己感興趣的路線去探索發現,都可以根據自己的水平去創造,它使學生從不同的角度,運用多種方法思考問題,思維過程靈活,能達到提高思維水平的目的。在我自己的教學過程中,我自己的原則是:結合學生的特點、學生的基礎、題目的難易程度讓合適的學生板演。然後針對他們的特點一一激勵,這樣下來的效果不錯,學生不但拔高了自己感興趣的知識點,而且對自己曾不喜歡的章節也大大改變態度,最後達到雙豐收的喜悅。
重視學生情感教育
教育學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因此,激勵應貫穿於試卷講評課的始終。很多老師有過這樣的感觸,上試卷講評課常會出現學生啟而不發,呼而不應,課堂氣氛沉悶的情況,這種情況是由於什麼原因造成的呢?這是由學生的心理閉鎖而引起的,因為在激烈的學習競爭中,每個學生都有衡量自身成敗的標準,面對失敗,學生心理的自我調整能力還不強。因此,教師在講評試卷前切不可排名次,而是要對一部分學生進行心理輔導,幫助他們分析成功之處,失敗之因,學會正確的自我肯定與否定,從而使學生重獲自信,恢復進取心;對進步大的學生要激勵他們再上一層樓,對學困生更要從解題思路、運算過程、書寫格式上細心尋找他的合理成分,給予及時的表揚和鼓勵,從而增強他們的上進心。此外,在講評課上還要多多展示學生正確的思維成果,以及體現學生能力和才華的優異解法,包括他們創造性的新穎見解等等。通過在講評中對學生的激勵,充分調動各類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因素,激發學生勤奮好學的願望,促進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的協調發展。
讓學生練後“滿分”
試卷講評最終應達到學生對知識、能力的過手落實。我們知道,學生聽懂了,未必說得出,說得出未必寫得出。在教學中普遍存在“考過的試題學生依然出錯”的現象,在學生中也普遍存在“知道是怎麼回事,卻不知道怎麼寫”的現象,這事實上是未真正過手的表現。能用精練的語言符合邏輯地表達自己的想法,這也正是數學教學培養學生的目標之一。因此,試卷講評完後,應要求學生對普遍存在的問題以及學生個別存在的重點問題進行重新解答,以求達到考後“滿分”。雖然,可能還會受到教師思維的影響,但這個積累過程,卻是以後學生能力遷移的重要基礎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