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與孩子溝通的祕訣
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溝通出現了問題,很重要的原因是父母不能掌握正確的溝通方法所致。尤其在我國父親為“一家之主”的傳統教育方式下,父親生硬的命令甚致粗暴的打罵,只會增加孩子的逆反心理,導致溝通失敗。要改善這種被動的局面,要從家長做起。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關於,歡迎借鑑參考。
經常變換新鮮的話題,引起孩子的興趣
例如:“我猜猜看你今天發生了什麼事?”“如果有一天,太空人真的來到地球……”等話題,相信會比“今天過得好不好?”“快樂不快樂?”更吸引孩子。
別問一些太空洞的問題
譬如“今天如何?”“學校好嗎?”也別常用,“為什麼?”因為孩子會不自覺地想保護自己。學著用一些日常生活來勾引出話題。孩子有興趣的電視節目或作業即是一個好開頭。
充實孩子的生活經驗
親子對話的題材,往往來自生活,家長可以帶領孩子觀察身邊的各種事物,如一花一草一木,路上汽車的顏色、造型、品牌,街上行人的穿著打扮、說話內容,百貨櫥窗……都可以成為談話的素材。
瞭解孩子的想法
大部分時間,孩子只是想從他信任的成人中,確定自己的想法與做法。所以,我們可在瞭解情況後,做個回答或支援。每個孩子都需要與你單獨相處的時光。有一個母親,說她很珍惜接送女兒的時間。因為這個時間沒有其他孩子的介入,也沒有父親的吼叫聲。
體會孩子的感受
當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與好朋友或心愛的寵物分離時,家長只是一味地告訴他“沒關係,堅強一點”,“這沒什麼好難過的”,會讓孩子覺得家長一點都不能體會他的感受。若家長能以同情和理解的態度對待孩子,適時地給予親情慰藉,就會有截然不同的效果。
認真回答孩子的問話
孩子提出問題時,應先了解其真正含意,並針對孩子的需要做回答。例如孩子問:“媽媽,你要不要去買菜?”這個問題的真正意思可能是:“媽媽,我想跟您一起去買菜。”假如您知道孩子的真正目的,就可以說:“要啊!你要不要一起去?”孩子聽了必定會很高興。
主動分享自己的感受
當然,做父母的,不需要把心中的擔心向孩子表明,去增加孩子擔憂的心理負擔,但有時不妨主動地與孩子分享自己的心情、感受,及對事情的看法,孩子當然也就比較容易向你訴說他的心情、感受與看法了。身體語言的重要目光的接觸、手拍一下孩子的肩膀,將上身略為前傾地聽孩子講話等,這些小動作,皆能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意願。
真正地去“聽”你的孩子講話
很多時候,孩子中不過想說你覺得不太要緊的事,但對他們而言,卻是重要的。如果你不去拒絕他們,當他們真遇到困難時,就會自然地來找你談了。 不管孩子跟你說什麼,千萬別笑他。孩子的世界與想法是和大人們不同的,除非孩子自己也在笑,否則別去笑他。尤其當孩子很認真地告訴你什麼時,你輕蔑或不相信的態度,只會傷害孩子,而且以後也不再跟你談了。
- 家長與孩子溝通的祕訣
- 八年級政治下冊第二單元測試題及答案
- 預防交通安全手抄報
- 土豆燒雞的做法
- 中國夢我的夢主持串詞
- 紅棗黃芪菊花茶要怎麼做
- 關於保護水的警示語最新版
- 外資企業申請上市要注意什麼問題
- 恐懼的反義詞是什麼
- 關於青春的勵志小短文_青春勵志的經典範文
- 超好用鼓勵自己的英語句子
- 貧困助學金申請書範文
- 交通行政執法人員法律知識考試試題和答案***3***
- 下巴如何排毒祛痘
- 醋蛋液擦臉祛斑的方法
- 美麗的大腳觀後感範文精選
- 小吃加盟店哪個好
- 貨幣收藏價值分析
- 關於愛家鄉的國旗下講話稿
- 滿滿愛簡譜龐龍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