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製作和科技手抄報邊框

  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作用是無窮無盡的,科學是了不起的事情。 下面小編帶給大家的是,希望對你們有所幫助:

  科技資料:遺傳音樂

  遺傳音樂是人們為揭開遺傳之謎,建立遺傳密碼庫時所取得的意外發現。最先發現遺傳音樂的是日本學者林健志和宗象信生,他們根據鹼基的配對規律得到:G對應?,C對應咪,T對應嗦和 a對應啦,把大腸桿菌中的一種鹼基序列譜成旋律,經演奏試聽,竟是一首優美動聽的樂曲。這樣,世界上第一首遺傳音樂的樂曲就誕生了。

  遺傳音樂的出現引起了科學家和音樂家的極大興趣,許多國家的科學家和研究人員爭相對比進行研究,並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美國生物學家戴馬同音樂家合作錄製出《遺傳密碼組曲》錄音磁帶。諾貝爾獎候選人大野乾博士倡導的“基因重複產生進化”的假說與相似旋律的重複組成樂音這一作曲原理如出一轍。英國的研究人員讓配對的鹼基在高低音上形成對稱關係,譜寫出了遺傳密碼變奏曲,進行公演獲得巨大成功。科學家將音樂作品變成遺傳密碼時,驚奇地發現人胰島素的一種鹼基序列樂譜竟與肖邦的《葬禮進行曲》第三樂章中間部分的音符排列幾乎一致。遺傳音樂以及它與音樂之間的相似性,科學家們正在為這一謎底的解開進行著緊張的研究和熱烈的討論。如果能揭開這個謎,那麼我們就會明白為什麼有人能成為音樂家,而,有人則不能等一系列問題。

  :

  一

  二

  科技資料:奇妙的聲控技術

  最簡單的聲控比較容易實現,市場有一種聲控電扇,只要對它拍一下手,就會轉動起來,再拍一下,就會停止。有趣的是,它只對掌聲有反應,你大喊大叫,椅子倒地,它卻無動於衷,原來掌聲與叫喊聲頻率不同。能夠聽懂語言的聲控技術,就複雜了。人們說話的快慢、聲調、清晰度都不同,科學家找到語音中共同的成分,稱做“語言程式碼”,語音是由數十個拼音字母組成,將經常使用的單字、詞彙事先編成資料輸入電腦,使聲控系統能識別一些口令,但目前語音識別機大多限制在300字以內,因為受儲存資料的限制。

  這種會聽話的機器,用途十分廣泛,在航天器中,宇航員在失重條件下,動作不便,航天聲控系統能聽懂14個命令:停止、前進、後退、向左、向右、旋轉、保持、開動、俯、仰、偏航、下降、上升、移動,以及由它們構成的有意義指令,使宇航員以口代手,十分便利。聲控電話已經出現,只要呼叫號碼就能自動接通;聲控電梯、聲控照相機、聲控輪椅等都是以口代手,十分方便,更便利了癱瘓病人。我國聲控技術也很先進,已製成多種聲控產品,甚至可以對機器口授計算題,它能自動識別運算,最後打印出結果。有些場合,人們希望聲控裝置只聽一個人口令,你想,任何人喊“芝麻開門”,山門就開,多不保險。所以又出現了“聲紋鎖”,只有主人說話,它才打開,別人說同樣的話它也不理,有了它,保險櫃更保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