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的時候吃母蟹好還是公蟹好

  母蟹吃黃,公蟹吃膏,這兩種螃蟹的口味不一樣,卻又獨具特色,兩者的成熟時間也不盡相同,所以想要吃到最好的螃蟹,還需要按時間來。下面是小編分享的霜降時候螃蟹的吃法,一起來看看吧。

  霜降時候螃蟹的吃法

  “九月團臍,十月尖”,都是在說吃蟹的時間:農曆九月吃母的,十月吃公的。十月以後,母蟹蟹黃開始發硬,而此時公蟹黃肥膏白,故有“九月團臍,十月尖”之說。

  九月母蟹好

  自古對吃螃蟹就有“九月團臍,十月尖”的說法,也就是說在九月份時是吃母蟹的最佳時間,這時候的母蟹蟹黃豐滿,肉質細嫩,而公蟹蟹膏還沒完全形成,因此,無論是營養價值還是口感都不及母蟹。

  十月公蟹好

  螃蟹到了十月份,母螃蟹進行了排卵,體內蟹黃就沒了,也十分消瘦,這時候的公蟹蟹膏剛好長滿,也比較肥美,因此,營養價值和口味都比母蟹好很多。

  公蟹和母蟹的區別

  看肚子

  想分清螃蟹是公是母,也可以看螃蟹的肚子,螃蟹肚子下方是三角形的,就是公螃蟹,而肚子下方是圓形的就是母螃蟹,這種螃蟹可以放心購買,肯定能讓人們吃到更多的蟹黃。

  看臍

  螃蟹分公母時可以看它們的臍,螃蟹的臍也就是它肚子上靠近下邊的那一塊小蓋子,如果這個小蓋子是尖的,就說明這隻螃蟹是公的,如果這個小蓋子是圓形的,則說明這隻螃蟹是母的。

  看腿

  看螃蟹的腿也能分出它們的公母,母螃蟹的腿與公螃蟹的腿不同,它只在前邊兩條腿上長有細細的絨毛,而公螃蟹則不同,它們的八條腿上都有絨毛存在,這樣區分螃蟹公母最簡單也最方便,人用眼睛一看就能分清。

  霜降節氣吃什麼螃蟹好

  1、大閘蟹

  想吃到真正肥美可口的大閘蟹,應該是在10月中旬到11月之間。10月的母蟹蟹黃濃郁飽滿,肉質鮮甜,一口下去脣齒留香。而11月的公蟹正是蟹膏比較飽滿的時候,在此時選擇吃公蟹最好。公蟹不但蟹膏晶瑩飽滿、口感細膩,蟹腿裡的肉也是醇厚可口。

  關於公蟹與母蟹的鑑別,專家介紹,螃蟹的腹部都有一個蓋,可從腹部中間一端與身體剝離,公的蓋在腹部中間,是尖的,母的則是橢圓形。除了腹部有區別外,公螃蟹的“鉗子”一般比較大,而母螃蟹則相對小些。

  吃大閘蟹的講究多。比如說因為蟹是寒性的,所以一定要有暖性的東西配:有人吃蟹時一定要喝黃酒,而且黃酒一定是要熱的;有人吃蟹時蘸薑汁,這可絕對是個技術活兒,薑汁不同大閘蟹的味道會相差千里;還有人吃蟹時什麼也不蘸,吃後喝薑茶,為的是保持大閘蟹鮮美的原汁原味,而不至於被姜醋搶了風頭。各人口味不同,各取所需就好。

  2、松葉蟹

  松葉蟹,被稱為“冬季味覺之王”,每年10月下旬開始整整一個冬天,它都是食客們饕餮之樂的題中之義。松葉蟹是北海道最古老的食用蟹,平常多藏身於水深200多米的砂泥底,只有在日本海岸的冬季、接近產卵期之前,才會集體遷徙到淺水海域,而這時漁民們才捕捉得到。也因為松葉蟹不能人工飼養,所以捕撈時間是有限制的,每年只有在11月到3月才允許捕撈。

  松葉蟹大如臉盆,蟹殼也有碗口般大小。這位“蟹中之後”有著修長的美腿,蟹腳伸開有60到80cm長,吃起來啖啖肉,它的肉質是芸芸蟹種之中最鮮甜、最具彈性的。日本人最愛的食法,是把活蟹捉上岸後立即以鹽水煮熟急凍,把松葉蟹的新鮮及美味於第一時間保留起來。

  炭燒松葉蟹,是日本當地食松葉蟹的常用方法,經過炭火的“洗禮”,蟹腿裡面的油脂滴落在炭火上,發出爆裂聲,讓人覺得有點刺激。有些日本人還喜歡在蟹殼裡倒上日本酒,燒製出清醇的、帶海鮮味道的燒酒。因為螃蟹本身帶有一定的鹽分,所以烤好了的味道極其鮮美,吃時要手指橫著拿,順著蟹肉的絲縷來撕著吃。

  3、珍寶蟹

  珍寶蟹每年秋季換殼,到冬季進入豐產季節,此時的珍寶蟹肉多且價低。12月是促銷珍寶蟹的最佳時期,此時正式成立值捕撈季節開始後的高峰期,價位為全年最低。冬季是吃珍寶蟹的最佳時節,因為這個時候,珍寶蟹正處在經過秋季換殼後的活躍生長期,個頭非常飽滿,經過簡單的烹飪過程,它們就成了冬季裡不可錯過的一道美食。

  珍寶蟹是屬於凍水域的深海蟹,汙染小,產量大,蟹大肉多。因生長期較長,珍寶蟹的肉質在更為豐富之餘,也更具肉的鮮味。珍寶蟹具有獨特的甜味,亮麗的桔黃色外殼以及細膩呈片狀的白色蟹肉。再與蔥、蒜等多種配料混於一體,姜蔥蒜蓉的香味浸透蟹肉中,蟹塊香辣,味道濃郁。

  珍寶蟹是極佳的高品質蛋白質來源,含有人體所需的全部氨基酸,珍寶蟹蟹肉脂肪含量低,同時富含多種重要礦物質,如鋅、銅、鈣、鎂、鐵等,是營養均衡者的自然選擇。

  4、紅花蟹

  紅花蟹也是冬季的美味之一。體型最大可達三四斤的紅花蟹,可稱土豪金蟹王,唯有冬季可見肥滿的金蟹王。紅花蟹一年四季皆可捕獲,秋冬季為紅花蟹主產季。常見於高檔酒樓,多以潮汕凍蟹做法,水煮或清蒸後冰凍,食用時蘸以醬料,肉質甜美細嫩。

  紅花蟹的等級劃分,主要以紅花蟹的大小和新鮮度來劃分。越大的紅花蟹自然越貴,但新鮮度更為關鍵。以特級紅花蟹為例,個頭一斤以上到兩三斤已經達標。但更關鍵的是紅花蟹新鮮度,俗話說大隻紅花蟹要看軟硬,軟的就是大軟,屬於次品,大軟沒啥蟹肉,一般只能煮蟹湯,湯頭鮮甜無比但蟹肉已成雞肋。如果大隻紅花蟹全硬的,就是極品啦,蟹肉厚實***綿細,價格自然也就不菲。

  廈門人吃紅花蟹,沒有江南小家碧玉所謂的蟹八件。海風薰陶下的淳樸民風,只有你手有牙,就是吃紅花蟹的利器,張牙舞爪間,肉質甜美細嫩的紅花蟹瞬間灰飛煙滅。脣齒之間盡是揮之不去的鮮味,愈回味愈加濃郁。細膩鮮美的紅花蟹肉,或許就是這個時節廈門最美妙的美食記憶。

  5、蘭花蟹

  蘭花蟹因其螯和足呈藍色,且外形似蘭花而得名蘭花蟹,我國海南島附近海域較為盛產。蘭花蟹背殼呈青灰色,有白色斑點,各足末端呈現鮮豔的藍色。蘭花蟹適宜清蒸食用,它的肉質潔白緊實,鮮嫩可口。

  雌雄體色有明顯差異。雄性除在螯腳之可動指與不可動指及各步腳的前節、指節為深藍色外,其餘部位大都呈藍綠色並布有淺藍或白色斑駁。雌性頭胸甲前部為深綠色,後部布有黃棕色斑駁;螫腳前節腹面淡橙色、延伸至可動指及不可動指基部,二指前端為深紅色;步腳前節和指節淡橙色。

  6、三疣梭子蟹

  閩南人也稱它為冬蟹,蟹肉多,脂膏肥滿,味鮮美,營養豐富。尤以每年農曆年前的冬季最為肥美。這個季節的冬蟹個頭都很上規格,一般在8兩以上,數量上1斤多的比例佔七八成,不過軟硬各半,差別比較大。公的肉實,母的吃膏,肉稍微碎一些。

  梭子蟹每百克肉含蛋白質14克,脂肪2.6克及其他營養元素若干。一般食用方法是清蒸,將其肉蘸以薑末醋汁,佐以醇酒,別有風味。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有言“陸珍熊掌爛,海味蟹螯成”,將海蟹螯足與熊掌合提並論。

  梭子蟹最常見的燒法有兩種:家蒸和煮蘿蔔湯,酒店點選率最高的是家蒸。把蟹洗淨、斜刀切片、再切小股、蟹腳切段。盤內放入豆腐粒或千張卷,再將切好的蟹放入,加薑片、香菇片、蔥白段、老酒、醬油、味精、雞油,入籠蒸3至5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