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頭菇出菇管理要點有哪些
猴頭菇是一種木腐食用菌,是我國著名的藥食兩用真菌,在人工栽培過程中需要嚴格按著操作規程進行管理,猴頭菇在出菇時期更應加強其管理。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講猴頭菇出菇管理要點。
猴頭菇出菇管理要點:幼菇管理
現蕾後,及時將封口膠帶揭去,或解開扎口,其他有菇蕾的地方,用刀片將塑膜切開十字口,嚴格控制棚溫在15~18℃,最大浮動溫度範圍為12~24℃,並儘量保持較穩定狀態;調控空氣溼度在90%~95%。
但不可對菇蕾直接噴水,否則,易造成“禿頭”現象;棚內保持良好的通風條件。
既需要保持空氣新鮮,又不可使強風吹過;調控光照強度在200~400勒克斯。
隨著溫度的不同,3~6天,幼菇整齊地長出並分化出菌刺,菌球直徑約2~4釐米,菌刺長約1釐米,色澤一致,整齊地“披掛”在菌球上,此時應控制棚溼在88%~90%,亦不允許直接對菇體噴水,其他條件不變。
猴頭菇出菇管理要點:成菇管理
進入成菇階段後,子實體長速加決,菌球增大,菌刺亦稍有加長,該階段可適當調控光照在500勒克斯左右,最大可至1000勒克斯。
但隨著光照的增強,菌刺與菌球不能同步生長,往往顯得毛刺偏長,外觀來看,子實體健壯程度提高了,但至成熟時,子實體略有暗黃色澤,但轉潮快,長速亦快。
該階段可直接對子實體噴霧.但不可使用溫差過大的水,以免發生生理性病害,尤其溫度低於15℃時更是如此,噴水時噴霧要細,不可使菇體上沉落或聚集水珠。
隨著子實體不斷長大,需氧量也不斷增加,應密切觀察和嚴格控制通風情況,使棚內空氣保持新鮮、無異味。
其他正常管理即可。
當子實體直徑5~12釐米、菌刺長約15釐米,已基本長大,但尚未成熟時即應及時採收。
猴頭菇出菇管理要點:催蕾
將完成發菌的菌袋移入菇棚層架上,採取一切措施進行催蕾,使該批菌袋儘可能一致的整齊現蕾,便於管理。
基本措施是:
接種穴封口膠帶揭開一半,棚內噴灌大水,棚頂不覆草苫類遮陽物,2天后覆一層遮陽網,並開啟所有通風孔。
或採取強制通風措施,持續5天左右,使菌袋自進棚後處於先溼後幹、先強光後遮陽、先密閉後多氧以及溫度先高後低的不利環境條件下,很快由營養生長轉向生殖生長,此時可見菌袋兩頭及開口處有菇蕾現出,但尚不具子實體特徵。
- 猴頭菇出菇管理要點有哪些
- 學校禁毒責任書
- 人際交往中的說話技巧有哪些
- 網路搞笑的經典說說語錄
- 個性有範的氣質中長髮髮型
- 女屬兔男屬牛好嗎匹配情況怎麼樣
- 南京摩托車科目四模擬考試
- 關於重陽節快樂的手抄報
- 公交車突發火災關鍵時刻應如何逃生
- 高中班主任給家長的一封信
- 培養教育孩子有哪些心得體會
- 消防安全管理知識
- 關於中國夢演講比賽稿經典範文
- 三年級上冊單元作文風景優美的地方4篇
- 加工操作管理制度範本
- 給大學同學的感動留言
- 男女生合唱打一成語的答案
- 給寶寶補蛋白質的技巧
- 有關勵志優美的英文詩歌
- 有關兒童益智的經典童話故事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