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債券融資

  債券融資與股票融資一樣,同屬於直接融資,而信貸融資則屬於間接融資。在直接融資中,需要資金的部門直接到市場上融資,借貸雙方存在直接的對應關係。下面由小編為你介紹債券融資的相關法律知識。

  債券融資的主要內容

  債券融資是指專案主體按法定程式發行的、承諾按期向債券持有者支付利息和償還本金的一種融資行為。

  債券融資有個很好的特點:利息是市場上最低的、最固定的,另外償還期也比較長,風險又是可控的,因此企業掌握著控制權。其實房地產市場也開始出現債券融資,房地產樓盤要銷售,必須有產權證,這是因為把樓盤當作產品一樣銷售,但可以進行資產運作,使得收益率要高過流通的過程。債券融資可以減少公司被反控制,而股權融資可能會談到股權比重問題、董事會決策問題等等。債券融資實際上是債務融資,對公司的控制權不會產生稀釋。


債券融資

  債券融資和信貸融資不同之處在於:

  ***1***資金的需求者不同。在我國,債券融資中政府債券佔有很大的比重,信貸融資中企業則是最主要的需求者。

  ***2***資金的供給者不同。政府和企業通過發行債券吸收資金的渠道較多,如個人、企業與金融機構、機關團體事業單位等,而信貸融資的提供者,主要是商業銀行。

  ***3***融資成本不同。在各類債券中。政府債券的資信度通常最高,大企業、大金融機構也具有較高的資信度,而中小企業的資信度一般較差,因而,政府債券的利率在各類債券中往往最低,籌資成本最小,大企業和大金融機構次之,中小企業的債券利率最高,籌資成本最大。

  與商業銀行存款利率相比,債券發行者為吸引社會閒散資金,其債券利率通常要高於同期的銀行存款利率;與商業銀行貸款利率相比,資信度較高的政府債券和大企業、大金融機構債券的利率一般要低於同期貸款利率,而資信度較低的中小企業債券的利率則可能要高於同期貸款利率。此外.有些企業還發行可轉換債券,該種債券可根據一定的條件轉換成公司股票,靈活性較大,所以公司能以較低的利率售出,而且,可轉換債券一旦轉換成股票後,即變成企業的資本金,企業無需償還。

  ***4***信貸融資比債券融資更加迅速方便。例如,我國企業發行債券通常需要經過向有關管理機構申請報批等程式,同時還要作一些印刷、宣傳等準備工作,而申請信貸可由借貸雙方直接協商而定,手續相對簡便得多。通過銀行信貸融資要比通過發行債券融資所需的時間更短,可以較迅速地獲得所需的資金。

  ***5***在融資的期限結構和融資數量上有差別。一般來說,銀行不願意提供鉅額的長期貸款,銀行融資以中短期資金為主,而且在國外,當企業財務狀況不佳、負債比率過高時,貸款利率較高,甚至根本得不到貸款,而債券融資多以中長期資金為主。因此,企業通過債券融資籌集的資金通常要比通過銀行融資更加穩定,融資期限更長。

  ***6***對資金使用的限制不同。企業通過發行債券籌集的資金,一般可以自由使用,不受債權人的具體限制,而信貸融資通常有許多限制性條款,如限制資金的使用範圍、限制借入其他債務、要求保持一定的流動比率和資產負債率等。

  ***7***在抵押擔保條件上也有一些差別。一般來說,政府債券、金融債券以及信用良好的企業債券大多沒有擔保,而信貸融資大都需要財產擔保,或者由第三方擔保。

  相關閱讀:

  債券融資的優勢分析:

  債券融資和 股票融資是企業 直接融資的兩種方式,在國際成熟的資本市場上,債券融資往往更受企業的青睞,企業的債券融資額通常是 股權融資的3~10倍。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現象,是因為 企業債券融資同 股票融資相比,在財務上具有許多優勢。

  1.債券融資的 稅盾作用。債券的 稅盾作用來自於債務利息和股利的支出順序不同,世界各國稅法基本上都准予利息支出在稅前列支,而 股息則在稅後支付。這對企業而言相當於 債券籌資成本中的相當一部分是由國家負擔的,因而 負債經營能為企業帶來稅收節約價值。我國 企業所得稅 稅率為25%,也就意味著企業舉債成本中有將近1/4是由國家承擔,因此,企業舉債可以合理地避稅,從而使企業的 每股稅後利潤增加。

  2.債券融資的 財務槓桿作用。所謂財務槓桿是指企業負債對經營成果具有放大作用。 股票融資可以增加企業的 資本金和抗風險能力,但股票融資同時也使企業的 所有者權益增加,其結果是通過 股票發行籌集資金所產生的收益或虧損會被全體股東所均攤。

  債券融資則不然,企業 發行債券除了按事先確定的 票面利率支付利息外***衍生品種除外***,其餘的經營成果將為原來的股東所分享。如果納稅付息前 利潤率高於利率, 負債經營就可以增加稅後利潤,從而形成財富從債權人到股東之間的轉移,使股東收益增加。

  3.債券融資的資本結構優化作用。 羅斯的 訊號傳遞理論認為,企業的價值與 負債率正相關,越是高質量的企業,負債率越高。

  ”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