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求職時如何談判薪酬

  薪酬是員工因向所在的組織提供勞務而獲得的各種形式的酬勞。狹義的薪酬指貨幣和可以轉化為貨幣的報酬。廣義的薪酬除了包括狹義的薪酬以外,還包括獲得的各種非貨幣形式的滿足。那麼?

  大學生談判技巧一、做好前期調研

  專家表示,在以前,要想知道你的同事和其他業內同行的收入還是比較困難的,不過如今就有很多途徑了。部分求職網站都根據求職者的職務、所在城市及工作經驗給出了相應的薪酬範圍。有些也許還能查到你所應徵那家公司公佈的薪酬狀況。

  大學生談判技巧二、不要輕易洩底

  申請表上都會要求你給出自己對於薪酬的確切要求。專家的意見是,儘量不要給出確切的數字。如果你開的價碼太高,很可能就沒法進入下一階段的面試。太低的話,僱主會以為你無法勝任這份工作,或者以為你是非常迫切地需要這份工作。

  專家說,假使面試者還是堅持要求你說出預期薪酬,不要給出確定的數字,而是給出一個上下浮動的範圍,低值是你所能承受的底線,高值則是你很滿意的薪酬水平。

  專家表示,如果在面試過程中,對方堅持要了解你目前的薪酬,那你就告訴他你的“整體薪酬”,悉數報上你的工資、福利、獎金以及現任僱主給予的其他報酬。如果新公司沒有類似的福利,那麼人力資源部經理會在工資裡把這些考慮進去的。

  大學生談判技巧三、不要撒謊

  專家說,“對於人力資源部的人來說,去核實你自報的薪水是否真實是易如反掌的,雖然他們不見得會這麼去做。”即便你最終成功得到了工作機會,公司對你進行背景調查時也會發現你虛報薪酬的,你也許會就此失去這個工作機會,至少也會令你的新老闆很不爽。

  大學生談判技巧四、不要接受對方第一次開價

  專家表示,多數僱主都預期應聘者會討價還價,所以他們第一次開出價碼時會預留上漲的空間。可能的話,安排一次跟你未來直接上司的直接面談,而不是隻跟人力資源部的人談談就拉倒了。阿卡納表示,直接上司通常都更容易變通。專家表示,雖然經濟低迷時期工資會受到一定的影響,要求對方在開出的價碼上再加10%是絕對不會錯的。

  專家說,如果你的未來上司表示,因為預算的限制,他沒法給到你要的工資,那麼可能是因為這個職位的薪酬級別是由人力資源部來“評定”的。可以試著問他是否可以找相關人員重新評定薪酬級別,問一問總是沒錯的,大不了他回答你說,“不行。”

  現代薪酬存在弊病

  一、脫離企業戰略管理

  公司為什麼找不到想要的人才?除了公司管理氛圍、公司品牌、文化等因素,對於人才吸引與保留無非是二個層面的激勵與亮點:一是精神激勵,二是物質激勵。從管理的常態中總結與市場相關資料調查發現,目前處於物質激勵的人才還是佔絕大多數,因為人都是經濟人,利益的驅動體,當我們知道員工的真實需求時,那我們在制定薪酬策略時一定要結合二個方面的考慮:一是企業戰略,二是市場薪酬水平。缺一不可,企業戰略告訴我們公司往哪個方向發展與前途,在發展的過程與各個階段中,人才的定位與標準也將隨之修正與調整。而市場薪酬水平則直接告訴我們,公司的支付水平處在什麼樣的階段,與行業相比、與市場相比,公司差距在哪裡,特別是一些重要、核心的崗位,公司將採取哪一種策略薪酬?a低於市場工資、b與市場工資持平、c超越市場工資並領先於市場工資水平,所以公司戰略將會直接影響到薪酬策略的制定與預算的整合。

  薪酬管理與企業戰略管理保持一致,並不是指策略與戰略完全相同。我想每次的薪酬調整,不可能讓所有員工都滿意,至少有一小部分員工是不滿意的,甚至抱怨,這些現象的發生,無須大驚小怪。既然是戰略、策略,就一定有所重點、有所突出,所以於其讓所有人不滿意,不如讓關鍵的、核心的崗位與人才先滿意,留住企業的核心人才,發展可晉升的人才,這樣才能讓年度的薪酬調整中儘可能的不要造成嚴重震盪,以免讓優秀的人才流失。每逢年未,HR管理者甚至企業CEO一談到年度調薪的事,既高興又擔憂。高興的是又能加薪了,擔憂的是薪酬不調還好,一調則普遍聽到怨聲載道,HR被罵不是人,老闆被罵的更不是人,原因何在?就是事前我們沒有考慮企業戰略、企業發展不同的階段性、經營的產品、業務特點等因素制定相吻合、相匹配的薪酬策略,所以最終也就失去薪酬激勵的意義與作用,反而造成好心做壞事的局面。

  二、薪酬調整缺乏透明性

  絕大多數企業都認為薪酬的調整是公司管理層才有許可權知道的,總是藏藏掩掩。嚴禁員工傳播、打聽、議論有關公司薪酬結構、職級工資標準,年度調薪幅度等等,那我想請問各位企業家與HR管理專家們,你們公司薪酬真的保密了嗎?員工之間真的不議論、不打聽嗎?誰能給出一個肯定的答案?我想能夠有十足底氣的回答者應該寥寥無幾,這就充分說明一個問題,大家都知道這是一個形式問題、表面問題,為何我們還要死死的保密到底,永不公開呢?

  這種不透明度反而挫傷了優秀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在年度調薪的時候,總能看到各個業務部門與分管領導神神祕祕在計算每一個員工應該加多少工資,而員工卻不知道什麼時候該調薪,調薪的標準、依據是什麼?哪些人應該調薪?調薪原則與條件又是什麼?直接受益的人不清楚,反而造成員工之間私下裡不正常的打聽、議論,長此以往,企業卻形成了一個怪現象,這就是惡性的迴圈,不公開的公開討論。這樣的氛圍對優秀的員工而言卻是嚴重的傷害。

  將薪酬調整的情況公開透明化,能達到一種持久的激勵作用。因為公開透明意味著相對的公平、合理、平衡。就是要告訴員工企業在什麼時候為統一調薪時間,讓員工有一個期盼。企業除了公開調薪的黃金時間,還要明確告知員工,公司調薪的範圍是什麼?依據標準由何而來?不同的級別所調整的比例?這樣的公開透明有利於形成一個良性的競爭、多一份理解,少一些抱怨與不公開的公開議論。集中精力去努力工作,放棄一些惡性的行為與舉止。正所謂,公開透明度就是等於企業管理的美譽度。任何事情不要總是看到消極的一面,作為企業領導與相關管理者更應該看到積極的、正向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