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創公司的企業估值

  什麼是初創公司?一個初創公司可能僅僅只有一個想法或一個計劃,公司也許有,也許沒有營業收入。今天小編整理了分享給大家,歡迎閱讀,僅供參考哦!

  

  初創公司的估值對公司評估師來說是一個獨特的挑戰,其過程通常沒有科學性。另外,採用對非公開招股公司常用的估值方法對初創公司估值時得出的結論,通常是沒有意義的。

  本文將討論初創公司的特點,為什麼初創公司需要估值,以及被證明最有效的初創公司估值方法,包括各種估值方法的優缺點。

  什麼是初創公司***Start-Up***

  一個初創公司可能僅僅只有一個想法或一個計劃,公司也許有,也許沒有營業收入。但是,所有初創公司都以下相同的特點:

  1、 營業歷史很短;

  2、 還沒有產生利潤;

  3、 預測收入及利潤會大幅增長,可以為投資者豐厚的回報。

  在運用標準的估值方法時,這些特點給公司評估師造成一些特殊的問題,這些問題將隨後討論。

  為什麼要要對初創公司估值

  首先要了解為什麼初創公司需要估值服務。估計初創公司的合理市場價值的原因包括:***1***引起投資人注意並與之談判;***2***制定和實施不同型別的股權激勵機制;***3***贈予稅和不動產稅務籌劃;***4***訴訟支援;***5***無形資產估值;***6***交易分析***兼併、收購、出售***

  - 吸引潛在投資者

  初創公司通常由於沒有名氣,而處於不利地位。因此,積極地向債權人或股權投資人推銷,對於獲得公司運營所需的資金是非常關鍵的。獨立合理的市場價值評估通常是保證初創公司獲得融資非常有價值的工具。銀行和股權投資人在考慮是否給初創公司提供財務支援時,通常會依據獨立評估報告的公正意見。

  - 股權激勵機制

  許多初創公司都想招募一些有才能,有能力的人,這也許需要公司投入額外的資源。但是,初創公司的有限資金不允許他們給這些潛在員工支付市場價的薪水。初創公司通常通過發行股票期權的方式來彌補低薪水,以吸引有能力的員工。

  由於初創公司處於的發展階段***通常公司價值較低***,股票期權以非常低的行權價格發行。如果公司能夠實現預期的增長水平,或是實現IPO,行權後股票的資本增值將會大大彌補低於市場價的薪水。要估算股票期權在授予日的公平市值,需要對初創公司的股票進行估值,提供一個可以在未來比較的基礎。

  當初創公司準備IPO時,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需要審查並決定的一個關鍵問題是IPO之前授予的股票期權的行權價格是否合理,是否並非對員工的一種補償形式。“廉價股票”是指股票期權在授予時的行權價格比普通股的公平市值低。對初創公司的獨立評估為期權價格提供支援,在期權授予時或授予前後的評估結果在跟SEC討論時非常重要,SEC

  通常在這個問題試圖增加補償開支,來降低公司的利潤。

  - 稅務籌劃

  初創公司的主要股東經常需要評估服務,以求在贈與稅和不動產稅方面減輕稅負。例如,在進行初次上市發行之前,為進行贈與稅的籌劃,評估師經常要評估小公司普通股中少數股東權益的公平市場價格。

  - 訴訟支援

  初創公司經常會請企業評估師提供訴訟支援和爭議解決服務,因為這些公司經常被牽涉到訴訟糾紛,比如股東糾紛、無形資產侵權、合同糾紛,等等。

  - 無形資產估值

  初創公司在出售或收購時,需要評估服務來確定公司的無形資產或收購的無形資產的價值。

  - 交易目的

  初創公司在出售其全部或部分所有權,通常需要請企業評估師進行價值評估,買方可能是另外一家公司、一個天使投資人或風險投資公司。在股份合併或現金合併時,也需要進行估值。

  通常估值是為了財務和稅務目的,並與交易一同完成。買方的目的是通常是為了稅收目的,儘快將資產收購作為費用以儘量減少應稅利潤;賣方的目標不僅是獲得一個儘量高的價格,同時合法地支付最少的稅金。

  方法

  理論上,被廣泛接受用於非公開招股公司的估值方法與初創公司的估值方法類似,這些方法如下:

  1、 市場法;

  2、 收入法;

  3、 資產法。

  但是,在應用每種方法時,有一些特殊的因素,會使得對初創公司的評估過程比較複雜。

  - 市場法

  市場法要挑選與初創公司同行業可比或參照的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參考法***或在估值前一段合適時期被收購的公司***兼併收購參考法***。基於上市公司或併購交易的定價依據作為參考,從市場得到的定價乘數則從各種基礎財務指標***如:利潤,現金流,收入,賬面值,等***中匯出。

  對目標公司的基礎財務指標運用定價乘數,以估計一個公平的市場參考價值。但是,由於初創公司有限的經營歷史和負利潤,大部分的財務指標對估值沒有什麼意義,這種估值方法唯一適用的指標是基於收入的倍數。

  市場法中的另外一個方法是預測參考上市公司方法。這種方法從參考公司的預測利潤中匯出市場定價乘數,再對目標公司的預測利潤運用定價乘數。但是,很多初創公司很多年也不能實現正的預測利潤,另外,對於生物科技、網際網路等易於產生初創公司的行業中的參考公司,分析師也不預測盈利,所以也就沒有有意義的定價乘數。

  運用市場法對初創公司估值的另外一個難點是選取合適的參考公司。大部分有經營記錄的上市公司在收入和資產規模上要比初創公司大得多,而且經營更多樣化。

  初創公司的預測增長水平通常比參考公司高一些,這使得對比更為困難。

  以上的每一個因素都會使市場法的應用變得困難,但是,將初創公司與同行業的上市公司進行對比還是有好處的,同時還可以提供一個潛在的利潤增長指標。另外,行業的P/E***價格/利潤***乘數在第三方投資者貼現率和回報率預期方面能夠提供有用的資訊。如果運用適當,與其他估值方法聯合使用時,市場法是很有用的。

  - 收入法

  收入法通過以合理貼現率計算預測現金流的現值的方式確認未來收益。收入法可以分成兩種應用方法:***1***單階段法;和***2***多階段法。

  單階段法就是將一個連續有代表性的經濟收益***如淨利潤,現金流等***除以***或乘以***一個貼現率***或資本化率***,貼現率***或資本化率***可以是也可以不是基於對比/參考公司。

  多階段法先預測未來不連續週期的經濟收益,然後運用貼現率對這些收益進行貼現。現金流貼現法就是一個標準的多階段法,通常也是對初創公司估值最適當的方法。

  現金流貼現法估算公司的公平市場價值為兩個組成部分,首先計算一段有限期間***通常不超過10年***的預測淨現金流,終值代表一個永續的價值,通過以適當的資本化率,資本化末期***或是預測期的最後一年***的預測現金流得到。期間內的現金流和終值都要以適當的貼現率進行貼現,貼現率通過計算股權和債權的市場回報率得出。

  貼現率是處理預測風險的最有效的方法,因為初創公司的預測現金流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其貼現率比成熟公司的貼現率要高得多。

  尋求種子資金的初創公司的資本成本也許在50%-100%之間,早期的創業公司的資本成本為40%-60%,晚期的創業公司的資本成本為30%-50%。

  對比起來,很多有更加成熟的經營記錄的公司,資本成本為10%-25%之間。

  儘管依賴於眾多預測來估算公平市場價值,收入法通常是初創公司最有用的估值方法。只有這種方法是僅僅基於公司未來經濟表現,也是初創公司絕大部分的價值所在。


 

  - 資產法

  資產法是基於置換原則,這個基本的經濟原則認為資產的置換成本是資產的公平市場價值,換句話說,一個謹慎的投資者不會支付超過與目標公司同樣效用的置換資產的收購成本。

  這個方法給出了最現實的資料,通常是以初創公司發展所支出的資金為基礎。

  資產法的不足之處在於假定價值等同於使用的資金,投資者沒有考慮與初創公司運營相關的所有無形價值。另外,資產法沒有考慮到預測經濟收益的價值。所以,對於初創公司,資產法會給出最低的價值。

  缺少交易性的折扣

  運用以上所

  有的企業估值方法估算的公平市場價值都假定所有者權益隨時可以交易並且很容易變現,但是,初創公司需要估值的普通股並沒有上市交易,所以不是可交易的。

  一旦交易性降低,就產生了額外的投資風險。這種投資風險叫做“流動性風險”。通常,需要對“流動性風險”在價格上進行讓步,足以抵消非公開招股股票與相應的公開交易投資的風險/回報關係。

  缺少交易性的折扣在對初創公司估值時會放大,初創公司的特點是未來有高速成長的機會,並導致有額外的風險。原意投資這類公司的投資人也有限。無法在一個合理期限內出售所有權,交易性的缺乏就需要一個比非公開招股企業的平均折扣率高的折扣率來補償。根據其特殊環境,估算每個公司的折扣率是評估師的評估範圍。

  初創公司的估值***2***

  當vc將一份投資協議條款***term sheet***擺在你的面前時,想知道你的公司投資前估值是多少嗎?從根本上說給初創公司估值比給成熟公司估值困難,因為風險高,通常收入很少或者沒有收入,傳統的定量估值方法如P/E法或自由現金貼現法沒有什麼用處,初創公司的估值主要是基於定性分析。

  

  以下是小編的推薦閱讀:

  如何估算創業企業

  創業企業一方面意味著機會,另一方面意味著風險,說嚴重點有時就是陷阱。如一個目標公司被很多投資人追捧,有些投資人可能會願意降低自己的投資回報率期望,以一個高一點的價格拿下這個投資機會。 投資人給被投資公司一個投資前估值,那麼通常他要求獲得股份就是:投資人股份=投資額/投資後估值

  比如投資後估值1000萬美元,投資人投200萬美元,投資人的股份就是20%,公司投資前的估值理論上應該是800萬美元。但通常投資人要求公司拿出10%左右的股份作為期權,相應的價值是100萬美元左右,那麼投資前的實際估值變成了700萬美元了。700萬實際估值+$100萬期權+200萬現金投資=1000萬投資後估值。相應地,企業家的剩餘股份只有70%***=80%-10%***了。

  把期權放在投資前估值中,投資人可以獲得三個方面的好處:

  期權僅僅稀釋原始股東。如果期權池是在投資後估值中,將會等比例稀釋普通股和優先股股東。比如10%的期權在投資後估值中提供,那麼投資人的股份變成18%,企業家的股份變成72%:20%***或80%***×***1-10%***=18%***72%***。可見,投資人在這裡佔了企業家2%的便宜。

  期權池佔投資前估值的份額比想象要大。看起來比實際小,是因為它把投資後估值的比例,應用到投資前估值。在上例中,期權是投資後估值的10%,但是佔投資前估值的25%:100萬期權/800萬投資前估值=12.5%。

  如果你在下一輪融資之前出售公司,所有沒有發行的和沒有授予的期權將會被取消。這種反向稀釋讓所有股東等比例受益,儘管是原始股東在一開 始買的單。比如有5%的期權沒有授予,這些期權將按股份比例分配給股東,所以投資人應該可以拿到1%,原始股東拿到4%。公司的股權結構變成:100%=原始股東84%+投資人21%+團隊5%。換句話說,企業家的部分投資前價值進入了投資人的口袋。  風險投資行業都是要求期權在投資前出,所以企業家唯一能做的是儘量根據公司未來人才引進和激勵規劃,確定一個小一些的期權池。

  很多時候投資人給公司估值用P/E倍數的方法,目前在國內的首輪融資中,投資後估值大致10-15倍左右,這個倍數對不同行業的公司和不同發展階段的公司不太一樣。投資後估值***P***=P/E倍數×下一年度預測利潤***E***。如果採用12倍P/E,預測利潤100萬美元,投資後估值就是1200萬美元。如果投資300萬,投資人股份就是25%。如果投資人跟企業家能夠在P/E倍數上達成一致,估值的最大的談判點就在於利潤預測了。如果投資人的判斷和企業家對財務預測有較大差距,可能在投資協議裡就會出現對賭條款,對公司估值進行調整,按照實際做到的利潤對公司價 值和股份比例進行重

  新計算:

  投資後估值***P***=P/E倍數×下一年度實際利潤***E

  對賭協議除了可以用預測利潤作為對賭條件外,也可以用其他條件,比如收入、使用者數、資源量等等。公司估值是投資人和企業家協商的結果,沒有一個什麼公允值;公司的估值受到眾多因素的影響,特別是對於初創公司,所以估值也要考慮投資人的增值服務能力和投資協議中的其他非價格條款;最重要的一點是,時間和市場不等人,不要因為雙方估值分歧而錯過投資和被投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