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教育本科論文

  在素質教育全面推進的今天,美術教育逐步被人們認識。美術教育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學科,有其獨持的教育規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情商培養下的職業學校美術教育論文

  一、美育中情感培養的任務

  1.在美育中學會認知他人的情緒

  情商也是個人和他人情感把握和調節的一種能力,在人際交往中,只有學會識別他人的情緒,才有可能與他人進行比較順利的溝通和交流。在職業學校的美術教學中,教師常常採用小組合作的形式,給學生提供了合作的機會,增加了學生之間互助的頻度和強度,從而讓學生學會與人溝通、交流,強化團隊精神。比如在動漫短片製作教學中,讓學生分組討論,先編寫劇本,根據故事情節來設計分鏡頭,由小組裡的每個人分別完成一個畫面,共同製作成一部比較完整的動畫小短片。而在室內設計教學中,教師則讓學生分組研究不同居室的特點,並根據要求設計和製作居室裝飾效果圖。在創作過程中,學生體會到了相互協作的重要性,而對作品的觀摩和討論則起到了相互學習、鞏固教學成果的作用,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創作興趣,同時也建立了和諧的同學關係和師生關係。這種以小組形式開展的美術學習和創造活動,幫助學生學會認知他人的情緒。這是與他人正常交往,實現順利溝通的基礎。既能讓學生學會互幫互學、取長補短,更能強化集體榮譽感和協作精神。

  2.在美育中學會淨化心靈,陶冶情操,完善品德

  美術欣賞是感知與理解、感情與認識相統一的一種精神活動。畫家總是試圖把自己對生活的感悟,對世界的認識融合到作品中,以引起觀眾在情感上的共鳴,從而起到教育的作用。因此,美術作品對欣賞者的教育作用,主要表現為一種“潛移默化”的過程,也就是對人的思想情感的陶冶過程。對學生進行美育,要引導他們深入到現實的和藝術的美的意境中去,激起情感上的共鳴,使美融化於心靈。如欣賞齊白石的畫,感知到的不只是花鳥蟲魚,而是那清新的春天般的氣息引起的喜悅;看梵高的作品,感知的不只是畫面的色彩,更要感受到畫家狂熱的生活激情以及不被世人理解的孤獨感;浪漫主義畫家德拉克羅瓦通過《自由引導人民》,號召人們去為自由和民主而鬥爭;法西斯的殘酷,讓畢加索在義憤填膺中創作了《鴿子與少女》這幅驚世之作,通過繪畫語言表現了畫家對戰爭的痛恨,對手無寸鐵的百姓的同情以及對和平的嚮往。只有對感知的美有深刻的情緒體驗,才會產生對美的熱愛,對生活的熱愛,從而陶冶情操,完善品德。

  二、美育中情感培養的途徑

  職業學校的美術教育應該要求學生不斷地與社會接觸,與自然交流,要調動學生積極思考,開拓創新,要培養學生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要求既要有腦的教育,更要有心的教育,即情感教育。

  1.走進自然

  印象派畫家結合自然科學對色彩與光線變化研究得出的規律,運用了更為客觀的再現色彩的方法,使印象派繪畫煥發出了耀眼的光彩。當我們在聆聽江南絲竹的《紫竹調》時,眼前不禁浮現出江南水鄉的秀麗景色,讓人聯想到陳逸飛的畫作《雙橋》,而《雙橋》又將人引入“小橋流水人家”的意境之中,耳邊又彷彿能聽到溫軟細膩的錫劇或蘇州評彈。這就是藝術家將自然中的點滴轉變成藝術,帶給人的審美享受。但是美好的畫面從來都不是隨手可得的,它需要我們去發現,選擇並經過取捨和加工。這就要求作者對生活要充滿激情,要有健康的審美觀,善於在自然的平凡的景色中去發現和提煉動人的畫面。課外訓練是職業學校美術專業的學生技能學習的基本途徑。自然美本身不表現情感,但它作為審美物件可以激發人的情感,所謂觸景生情,就是說欣賞自然景物可以牽動人的情感。有情才能有意,才能意在筆先。不管是藝術作品還是各種設計作品,都反映著人們對大自然的嚮往,對美好事物的渴望以及對自身審美理想的訴求。大自然是一座豐富的藝術殿堂,她給藝術家們以無窮無盡的素材。教師可以帶學生走進大自然,接觸大自然,用畫筆去描繪大自然。以自然為師,培養從大自然中感悟美的能力以及運用造型藝術手段美化自然和生活環境的能力。

  2.走進社會

  職業學校的美術教育不僅要重視學生的職業技能訓練,還要重視學生的人文、科學等素質的提高,應鼓勵設計專業的學生將美術、藝術設計與社會實踐緊密聯絡。比如在POP廣告教學中,從最初校內的藝術節、音樂節等活動的宣傳海報,到校外的超市、商場等各商業場所的商品價格海報,我們都力求讓學生參與制作。又如室內設計,讓學生參與到真實的案例中,這不僅讓學生真切地體會到美術與社會之間的關係,而且促使學生獨立自主地進行學習研究。通過一系列的社會實踐活動,學生漸漸地開始關注身邊的設計藝術,並對廣告、裝潢裝飾和動漫等藝術設計有了比較詳細的瞭解,提出了許多有意義的想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職業素養。這不僅是課堂教學的延續和補充,更是拓寬學生知識面、豐富實踐經驗、培養其個性情操的重要手段。學生不僅增強了社會參與意識,而且對於培養他們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和開朗、樂觀的個性心理品質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3.走進生活

  藝術來源於生活。比如羅中立的《父親》,畫家以深沉的情感、超寫實的手法,刻畫了一個勤勞樸實、歷經滄桑、忍辱負重的老農形象,畫面訴說著父輩的苦難和艱辛,具有悲劇性的、強有力的震撼,發人深省。法國畫家米勒在他的作品《拾穗者》中,沒有對3位農婦做任何美化,真實地描繪了生活中的田間勞動者,這是對勞動者最好的頌歌。美術作品在描寫生活的同時,體現著藝術家對生活的評價和看法。當然,人的內心豐富到什麼程度,對藝術就能理解到什麼程度。藝術設計離不開生活,生活方式的不斷變化以及生活觀念的轉變,使人們對生活質量要求越來越高,對生活品位的追求也日益突出。生活方式通常反映出個人的情趣、愛好和價值取向,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和民族性。因此,美術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關,生活方式改變的同時也帶來美術形式的變革。美術作品的魅力在於對生活的思考、反觀生活、啟發人生。而走進生活的美術教育則能夠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和評價生活,評價生活中的人。

  三、結語

  職業學校的美術教育中情商的培養不能只限於學校,它應當與自然融合,與社會接觸,與生活相連。自然景色的優美、思想品德的高尚、人際關係的和諧等都能起著美育的作用,即能抒發人的情感、增強美的感受、怡情養性、陶冶人的情操、培養和提高人的情商。職業學校的美術教育可以讓浮躁的心靈平靜下來。美術創作就是表達心裡的感受,畫出來的是作品,留在心裡的是享受。美術更是一種心境,沒有這種心境,就無法體會生活中的藝術,讓學生在生活中體會美術這門情感藝術,在美術教育中培養情商,使他們能夠擁有一個藝術的、美好的人生。

  範文二:中職學校美術教育論文

  1中職美術教育核心價值的意義

  美術教育教學一直被許多人片面地理解為繪畫技術教育,素質活動教育的一種形式,豐富學生課餘生活的一種手段,學習美術知識技能對學生的全面發展有一定的幫助,但不是學生生存和發展的必備技能。其實,美術學科教育能夠推動美育發展,而美術教育又能作用於人的成長和發展美術學科教育的核心價值是什麼?知道的人更是少之又少,無從談起。那麼美術教育到底是如何影響學生的成長和發展的呢?其實,美術教育作用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體現。

  1***通過美術教育教學活動,開發學生的智力。現代腦科學研究證明:人的大腦約佔全腦的四分之三,分為左右兩半球。兩個半球具有同樣的高階智力功能。理論思維主要定位於左半球,形象思維則主要定位於右半球。而作為美育主要形式之一的美術教育,則可以激發和調動“右半球”的積極性與能動性,促進右腦智力發育,使兩個半球平衡協調地發展,充分挖掘大腦的潛力,全面開發學生的智慧,讓學生變得更加聰明。

  2***通過美術教育活動,提高學生表達和創作的能力。一系列的美術學科知識教學,無疑會大大提高學生對世界的認知和感受能力,而專業技能的訓練,一定會教給學生表達情感的新方法,使學生擁有表達自己內心感受的新方式。

  3***通過美術教育活動,提高學生的審美素養。一切教育的最終目標都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而作為美育主要形式的美術教育,其培養目標也不能僅停留在培養和提高學生對美的感受力、鑑賞力和創造力,其最終目標是要美化人自身,幫助學生樹立美的理想,發展美的品格,培育美的情操,形成美的人格,在整個學科教育教學活動中,要積極鼓勵學生在感受、體驗、參與、探究、思考和合作等學習活動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基本的美術知識與技能,體驗美術學習的過程和方法,形成有益於個人和社會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而傳統美術教育教學中過於注重知識傳授和技法訓練的教學模式其實是對美術教育的錯誤理解,有本末倒置之嫌。

  2中職美術教育的核心價值內容

  美術教育在中職教育體系中的重要性是有目共睹的。美術教育不是為了將學生培養成為藝術家,也不是單純地為了傳授學科技能技巧,它是以促進學生思想進步,健康向上,全面發展為目標的重要學科,不可替代。

  2.1學生成長的需求

  面對競爭激烈的世界,中職學生的成才必須是全方位的,職業技能的培養很重要,而良好行為習慣和思想品德的塑造更為重要,要想使他們通過短暫的職高階段學習,就完全適應社會需求,光靠簡單的職業技能培養還遠遠不夠。我們知道,中職學生主要來源於應屆初中學生髮展不平衡的同學,他們的知識水平、能力要素、綜合素質、自律要求都不是太高,尤其令人擔憂的是學生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素養沒有形成,欣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沒有得到培養。面對這樣的現狀,面對這樣的生源,中職學校美術教育的育人價值就顯得十分的重要了,通過豐富多彩的美術教育活動觸動學生內心,引導學生自強、自律,促進學生優良品格內化,形成有益於個人和社會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成了中等職業學校美術教育教學的必然選擇之一。

  2.2社會對人才的需求

  學生的整體水平和現有基礎,清楚的告訴我們,我們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好高騖遠,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是明確的,中等職業教育的主要任務是培養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要求相適應、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具有綜合職業能力,在生產、服務、技術和管理第一線工作的高素質勞動者和中、初級專門人才。這就對中職學生的培養提出了兩個方面的要求,一是綜合職業技能的培養,二是良好行為習慣和思想品德的塑造,對後者的要求明顯高於前者。作為美育主要學科的美術教育,其在促進學生品格良好發展方面的作用就顯得尤為重要了,這就要求我們職業學校須加大審美教育的力度,高度重視審美教育,以美術學科為載體,充分發掘美術學科教育的潛力,創造豐富多彩的藝術學習情境,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積極體驗,以外在體驗,情境薰陶促進內心感悟,促使學生內心認知提高,良好品德內化,努力使學生明確自己的發展目標,理順自己的成長思路,提高自己是非判斷能力,提升學生自律能力和品德要求。在廣泛的文化情境中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努力提高學生的審美素養,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念和提高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培養學生正確思想觀念、提高學生辨別是非善惡能力為主要目標,讓學生在寬鬆、愉快的教學活動中健康全面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