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有關快樂教育理念的論文

  現代教育理念要求教學要“以學生為中心、以活動為中心、以實踐為中心,倡導自主教育、快樂教育、成功教育和研究性學習等新穎活潑的主體性教育模式。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更新教育理念,讓學生快樂學習數學》

  摘 要:許多學生對數學學習不感興趣,感到數學學習枯燥乏味。教師在數學教學中不僅要傳授知識,更要讓學生對數學學習有濃厚興趣,千方百計地幫助學生不斷獲得數學學習上的成功,體會成功的快樂,變苦學為樂學。

  關鍵詞:數學教學 快樂學習 教育理念

  現代教育理念要求教學要“以學生為中心、以活動為中心、以實踐為中心,倡導自主教育、快樂教育、成功教育和研究性學習等新穎活潑的主體性教育模式,以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習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使學生積極主動地、生動活潑地學習和發展”。學生數學成績的優劣,與智力水平的高低有一定的關係,但並非決定性因素,而非智力因素***如興趣、愛好、情感等***在數學學習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果。許多學生對數學學習缺乏濃厚的興趣,甚至厭倦學習數學。我們怎樣改變這一現象呢?我結合日常教學工作,就如何讓學生快樂地學習數學談看法。

  一、聯絡生活事例,挖掘數學之美,讓學生在探究中快樂學習。

  數學,是嚴謹的,它的美深藏在其中,需要去挖掘。它不是玫瑰、牡丹,給你外形美;也不是小品、相聲,給你愉悅美。數學的美是“冷而嚴肅的”,它難以讓人直觀地感受到。而這種美需要你去慢慢地體驗,感悟,一旦你發現了它的美,就會愛上它。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去發現數學的美,一旦學生感受到數學美,由此而產生的學習興趣將是穩定而持久的。例如,在學習《相似三角形》一節時,讓學生解答一道題:如圖1,太陽光下,在同一時刻小明測得2m高的竹竿影長1.5m,一棵大樹AB影長BC=12m,求大樹的高。同學解答完畢後,改變條件,尋求解法:如圖2,若大樹的影子一部分在地面上,一部分投在牆上,測得地上的影長BC=10.5m,牆上的影長CD=2m,求樹高。學生討論解答後,再改變條件,進一步求解:若地面一部分是水平的,一部分是斜面,大樹的影子一部分投在水平面上,一部分投在斜面上,測得水平面上的影長BC=7.5m,斜面上的影長CD=5m,同時測得2m高的竹竿在斜面上的影長2.5m,求樹高。引導學生討論,學生展示***掌聲不斷***。反思小結:談談你對此題解答後的感受***注重知識與技巧的小結***;你認為解答此題累嗎***小結解題的樂趣,體驗數學的美***?你能把它應用於生活嗎***體驗數學的應用價值***?

  只要教師注重挖掘,數學美無處不在。只要有了循循善誘的引導,學生感悟數學美的能力就會與日俱增。

  二、變枯燥無味為生動活潑,調動學生積極性,讓學生在活動中快樂學習。

  學生對數學不感興趣的原因不是數學知識本身,而是傳授知識的枯燥呆板的方式。所以,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於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開展豐富多彩的數學活動。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使數學課堂變得生動活潑。

  1.創設愉快情境,使學生輕鬆學習。良好的課堂氣氛,能使師生心情愉悅、關係和諧,教師教得愉快,學生學得輕鬆。怎樣處理才能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呢?教師樂觀的態度、慈母般的愛是課堂愉快情境的導火線;教師幽默的語言、詼諧的談吐是愉快情境的催化劑;展示美麗的圖片、妙趣橫生的場景使愉快的情境油然而生。教師真誠的表揚使學生心情愉快,委婉的批評使學生樂於接受。

  2.變“講”為“做”,把課堂還給學生,使學生在“做數學”中提高興趣。在數學教學中,教師結合教材與學生實際設計活動,讓學生既動手又動腦,主動探索,是“展示精彩節目”的主演;教師組織、引導、點撥、鼓勵,是把握方向的導演。例如,學習《勾股定理》一節時,讓學生準備一張方格紙***每個方格均為正方形***,每位學生在紙上作以下圖形:***1***以正方形格子的一角為直角,作格點等腰直接三角形,再以三邊為邊長向外作正方形,三個正方形面積之間有什麼關係?***2***將上圖中的“格點等腰直角三角形”改為“格點直角三角形”畫出圖來,這三個正方形面積之間又有什麼關係?改變直角邊的長度再試試,你會得出什麼結論?通過自己親手做一做,學生獲得了真切、可信的知識,而且印象特別深刻,學習興趣也油然而生。

  3.用生活例項引入學習內容,以鮮活事實增強數學的趣味性。初中數學教材中大量例項正是這樣設計的,教師在教學中要進一步加工,就地取材,選用符合學生生活經驗的事例,使學習內容更加生動有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學習“平行線的定義”時,設計這樣的匯入事例:課桌相對的兩邊所在的直線會相交嗎?教室的課桌怎樣擺放比較整齊?由學生非常熟悉的課桌引入了平行性的特徵——“不相交的兩條直線”;由課桌的擺放使學生欣賞到平行線的“美”,把數學與生活緊密聯絡起來。為加深學生對平行線的理解,結合學生實際,提問:我們怎樣坐才更有精神?給人以美的享受?答案自然是與平行線有關的。

  三、改進評價方式,激勵學生,讓學生在表揚聲中愉悅學習。

  《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修改稿***》強調:“……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也要關注學習的過程;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也要關注學生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同樣的學習效果,不同的評價方式,會對學生產生不同的影響。對正確的、好的給予肯定,發自內心地表揚,一個微笑或給以掌聲,他會心情愉悅,興趣倍增;對錯誤的、差的及時指正,並幫助他找出原因,想辦法讓他改正,相信他能做好,他定會發奮努力,一定不會讓你失望。多給予正面的激勵,讓學生體驗成功,這樣學習興趣就會大大提高。表揚,要有理有據,要真誠;批評,要委婉,要謹慎,要讓學生看到希望。

  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數學是每個數學教師的責任,我們應始終堅持不斷地探究,總結經驗方法,讓學生自由自在、快快樂樂地在數學世界裡成長。

  參考文獻:

  [1]段英.淺談數學教學中的愉快教學.

  [2]李貴永.讓數學成為中學生最喜愛的學科.

  [3]佚名,李建華薦.如何讓數學成為中學生最喜愛的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