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十足的西米水晶粽子做法及材料
粽籺是一種粽葉包裹糯米蒸煮食品,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慶食物之一。端午節馬上就要來臨了,粽子肯定是應景的。下面給大家分享希望能幫到大家。
米水晶粽子的材料
主料:西米300g、粽葉10張。輔料:軟糖適量
步驟
1.準備原料
2.粽葉用清水浸泡,刷洗乾淨,並沖洗幾遍,用剪刀剪去粽葉的硬蒂,瀝乾水備用
3.西米清洗一下,立刻瀝乾水分
4.取一張粽葉
5.捲成筒狀,
6.填入一勺西米
7.放入幾粒軟糖
8.然後上面蓋一勺西米,
9.兩邊葉子往中間折
10.上面的葉子拉下包住
11.包成粽子
12.用白線捆綁即可
13.依次製作
14.做出不同口味的糖心粽子
15.然後鍋中燒水,水開後,粽子上鍋蒸半小時即可,拿出後稍涼即可食用
包粽子的小貼士
1、我用的是鮮粽葉,幹粽葉要事先泡清水中浸泡至葉子回軟,然後放入熱水中煮一下,粽子葉柔軟不斷裂
2、西米不比糯米,見水就軟,所以只需清洗一下,瀝乾即可用,不必事先浸泡
3、我用軟糖做餡,純屬好玩,豆沙、棗泥、果醬啥的統統可以,只要你喜歡
4、此粽子不能下鍋煮,直接放篦子上鍋蒸即可,否則形狀很難保留
古代包粽子的方法
漢代,粽子是“蘆葉裹米”;到了西晉,變成了“菰葉裹黏米,雜以粟”。
後魏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中記載更為詳細:
《食經》曰:“粟黍法:先取稻,漬之使釋。計二升米,以成粟一斗,著竹內,米一行,粟一行,裹,以繩縛。其繩相去寸所一行。須釜中煮,可炊十石米間,黍熟。”
經過40萬年的春秋更迭,進入石烹時代,先人們已能在地上挖坑,坑中墊獸皮,再注水其中,投入燒燙的石子使水沸騰,煨煮用植物葉子包裹的原料,直至成熟,這就像粽子。
到了明朝,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
“糭,俗作粽。古人以菰蘆葉裹黍米煮成,尖角,如糭櫚葉心之形,故曰糭,曰角黍。近世多用糯米矣,今俗五月五日以為節物相饋送。或言為祭屈原,作此投江,以飼蛟龍也。”
可見,明朝的時候,糯米已經成為粽子的主要原料。
- 創意十足的西米水晶粽子做法及材料
- 關於愛情哲理語言經典語錄
- 唐代詩人賀知章的資料介紹
- 小學生古詩手抄報圖加內容
- 基層領導幹部堅守信仰信念增強規矩意識討論發言稿
- 田園風格吊頂裝修效果圖
- 泰拳有哪些意義_練習泰拳有哪些好處
- 經典酒類的廣告詞大全
- 周公解夢之夢見打鬼
- 幼兒園實習教師工作總結範文
- 怎麼檢視路由器連線數
- 爆搞笑改編經典廣告詞
- 播音主持女生自我介紹
- 男人孤獨寂寞的心情語錄
- 關於我們對青春的理解
- 播音主持面試自我介紹3篇
- 幼兒手冊中班評語怎麼寫
- 海誓山盟的話句子短語
- 有關中秋月亮的詩句
- 嬰兒咳嗽有痰是什麼原因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