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考表演考試怎樣朗誦文章
朗誦文章是藝考表演專業最基本的一個考試內容,一般是在初試的這個環節,怎樣才能考好朗誦文章呢?下面是有小編為你整理的藝考表演考試朗誦文章,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藝考表演考試朗誦文章:明確主題
研讀就是帶有研究性地去讀作品。研究什麼?研究作品的主題,即作品的中心思想。
作品的中心思想需要朗讀者來表達,所以,朗讀者首先要找到並把握好作品的中心思想。
藝考表演考試朗誦文章:整體把握
作品的中心思想或說主題不是抽象的一句話,而是通過具體情節的描述表達出來的。所謂“具體感受”,就是朗讀者首先被感動;所謂“整體把握”,就是要在作品中心思想的支配下向受眾表述其感人的情節和動人的描寫。
藝考表演考試朗誦文章:確定基調
掌握了中心思想,有了具體感受後,就需要朗讀者調整自己的情緒,使自己的思想感情與作者的思想感情相一致,然後確定朗讀時所要使用的語氣和語調。
藝考表演考試朗誦文章:做好標記
要做到“三讀”:讀準,讀熟,讀清。所謂“讀準”,指的是對語音方面的要求,要規範標準;所謂“讀熟”,指的是對語流方面的要求,要流利順暢;所謂“讀精”,指的是表達方面的要求,要感情真摯,語意明晰。
正式朗讀時要精神飽滿,積極主動,情氣並用,放聲表達。
總的來說,說話是朗讀的基礎,朗讀是說話的昇華。我們只有在乎時認真、正確地把話說好,才能在朗讀時落落大方,,聲情並茂,感動受眾,進而達到感染受眾的效果。
有關如何朗讀文章的推薦
“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是《語文課程標準》小學各學段閱讀教學的共同目標,這足見它的重要性。學生在朗朗讀書聲中感悟了文章,積累了語言,培養了語感,得到審美愉悅,受到情感薰陶。然而指導朗讀難,指導有感情地朗讀更難!這是許多老師的困惑。顯然,怎樣有感情地朗讀是大家共同關心的問題。
一、朗讀的感情從哪裡來
不少老師認為“感情”從認識中來,只要“讀懂”了內容,也就能讀出感情來。一般的教學思路是:呈現***確定***讀的內容——理解意義——讀出感情來。
如呈現《女媧補天》的第一段:
一天夜裡,女媧突然被一陣“轟隆隆”的巨大響聲震醒了。她急忙起床,跑到外面一看,天哪,太可怕了!遠遠的天空塌下一大塊,露出一個黑黑的大窟窿。地被震裂了,出現了一道道深溝。山岡上燃燒著熊熊大火,田野裡到處是洪水。許多人被火圍困在山頂上,許多人在水裡掙扎。女媧難過極了……
初讀這段文字以後,教師問:你看到、聽到了什麼?有什麼樣的感受?女媧心裡感受到什麼呢?當學生回答“感到可怕”、“女媧心裡又難過又著急”以後,教師便要學生把這種感覺讀出來。在閱讀理解中獲得文字所負載的某種資訊或意義以後,進行諸如重音、停頓等讀的方法指導,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是許多老師朗讀指導的路子。然而,這條路走得並不輕鬆,效果也不理想,即使認識“到位”了,卻仍在課文外面繞圈子,進不去自然也就讀不出感情來。這是常見的現象。
什麼是“感情”?它是一種對外界刺激產生比較強烈的心理反映,或由此引起的心情變化。閱讀中能促使學生心理反映和心情變化的“外界刺激”是什麼呢?作用於感官引起心理反映的直接因素不是文字所負載的資訊或意義。眾所周知,課文大多是文學作品,形象性、情感性是其主要特徵,作者是通過描繪意境、塑造形象來表情達意的。確立和認同這一理念具有關鍵的意義。現代語文閱讀學認為,文學作品是資訊或意義不確定的文字,它內涵深邃,有許多認知的“未定點”。閱讀時獲取一定的文字資訊或意義是需要的,但因其模糊性、不確定性,需要學生慢慢去解讀。再說,理性層面的認識很難讓小學生立即轉化為朗讀的情感。上面這段課文要是讓學生通過想象,置身於“天塌之災”的可怕情景中,想象“創造了人類”的女媧目睹了“許多人被火圍困”、“許多人在水裡掙扎”的心情,朗讀時難道還不動感情嗎?這說明閱讀的理性化傾向,或者認識與情感的分離阻隔,是朗讀難以出感情的癥結所在。
二、感受形象、體驗情感是朗讀指導的主要途徑
語言是存在的家,作者的思想感情是寄寓在文字中的,“情動而辭發”。閱讀則是“披文而入情”,感知課文的語言文字,感知課文中的藝術形象,在審美中受到情感薰陶。感情朗讀是情感薰陶的主要手段。這是一個過程,課文所塑造的藝術形象,字裡行間作者所傾注的情感,與學生的情感世界相互作用,學生的情感潛移默化地發生著變化。第一步是學生“潛入課文”,觸控言語形態,引起閱讀衝動;第二步感受形象,體察情感,內化以至物我交融;第三步感情朗讀,激情在朗讀聲中得到釋放。“感情”一詞由“感”與“情”所組成,朗讀先“感”***感知課文***而生“情”;再者,情用讀的形式來宣洩,變成“情感”了。其中,感受課文形象、體驗作者思想感情是朗讀指導的關鍵環節。
由此可見,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是學生閱讀的一種高峰體驗。如同登山,一步一陟,才能登臨險峰觀賞到奇麗的景色。孤立地指導有感情地朗讀,或者蜻蜓點水式感知課文,遊離於課文語言文字、課文形象之外,學生少有真情實感,用一種矯情、虛情來朗讀,是有悖朗讀的規律和目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