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子路是誰

  子路,是春秋時期的魯國人,是著名孔子的弟子,位列七十二賢,是孔門十哲之一。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歷史上的子路,希望對你有幫助。

  歷史上的子路

  仲由***前542~前480***,字子路,又字季路,漢族,春秋末魯國卞***今山東省平邑縣仲村鎮******原籍泗水,其後胤因避戰事遷往微山縣魯橋***見濟寧微山仲廟******人。是孔子的著名弟子,孔門十哲之一,少孔子九歲,也是弟子中侍奉孔子最久者。亦為《二十四孝》中為親負米的主角。仲由性格爽直率真,有勇力才藝,敢於批評孔子。孔子瞭解其為人,評價很高,認為可備大臣之數,“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並說他使自己“惡言不聞於耳”。做事果斷,信守諾言,勇於進取,曾任衛蒲邑大夫、季氏家宰,是孔子“墮三都”之舉的最主要合作者之一。後為,衛大夫孔悝家宰,在內訌中被殺。

  子路的生平簡介

  仲由生於周景王三年九月初七日。周敬王四十年冬閏十二月,衛亂,先賢仲子結纓而卒。周敬王四十一年三月初三,衛莊公賜葬澶淵。乃孔子得意門生,以政事見稱。其嫡長子孫南宋以前居山東濟寧,自40代嫡長孫仲基護康王趙構南渡後,其嫡長子孫世居江蘇省蘇州市吳江縣盛澤鎮。

  其為人伉直魯莽,好勇力,事親至孝。仲由除學六藝外,還為孔子趕車,做侍衛,跟隨孔子周遊列國,他敢於對孔子提出批評,勇於改正錯誤,深得孔子器重。孔子稱讚說:“子路好勇,聞過則喜。”又說:“我的主張如果行不通,就乘木伐子到海外去。那時跟隨我的怕只有仲由了。”初仕魯,後事衛。孔子任魯國司寇時,他任季孫氏的宰,後任大夫孔悝的宰。公元前480年***衛莊公元年***,孔悝的母親伯姬與人謀立蒯聵***伯姬之弟***為君,脅迫孔悝弒衛出公,出公聞訊而逃。子路在外聞訊後,即進城去見蒯聵。蒯聵命石乞揮戈擊落子路冠纓,子路目毗盡裂,嚴厲喝斥道:“君子死,而冠不免。”毅然繫好帽纓,從容就義。仲由為人果烈剛直,有勇力多才藝,事親至孝。18歲時,適逢孔子東遊到卞,受到孔子賞識,然欲凌暴孔子,孔子設禮相誘給仲由講了道理使其信服,收其為弟子。子路性格爽直,為人勇武,信守承諾,忠於職守,以擅長“政事”著稱。對孔子的言行,雖然常提出意見,但卻是個好弟子。曾協助孔子“隳三都”,都跟隨孔子周遊列國。是孔門七十二賢之一。他為人伉直好勇、重朋友、講信義,是孔門弟子中性格較為獨異的一位。仲由後做衛國大夫孔悝之蒲邑宰,衛國貴族發生內訌,因參與鬥爭而被殺害。

  他一生追隨孔子,保護孔子,積極捍衛或努力實踐孔子的思想學說,對儒家的貢獻、對後代的影響也是很大的。他為子至孝,善政為民,誠實守信,忠義仁勇,聞過則喜,聞善則行,見義必為,見危必拯。其德其行如日月在天、江河行地。光照人間潤澤華夏,他位列十哲,世稱先賢。被仲氏尊為始祖,仰為旗幟,感召後人修身治世、忠勇報國。

  子路的小故事

  孔子正式辦學那年,子路21歲,孔子30歲。但在這之前,子路就與孔子認識了,他們兩個早已是朋友了。有書記載,子路是在19歲那年認識孔子的。關於子路與孔子的相識是一個歷史之謎。首先,孔子在哪年開始辦學?史書沒有確切記載。後人有種種揣測,有人認為孔子從27歲就開始辦學了,也有人認為孔子是從30歲那年正式辦學的。任繼愈老先生就是這種觀點,憑什麼這樣說呢?就是從孔子自述判斷而來。孔子說,十四十五志於學,三十而立。什麼是三十而立?這個三十而立不是泛泛而說,而是說自己在三十歲那年創立了辦學的事業。因此,我們斷定孔子辦學的時間是在他三十歲那年。這一年子路21歲,已經認識孔子兩年了。

  那麼,在辦學前的兩年裡,兩人都幹了些什麼?兩人是什麼關係?這裡面大有研究。搞清楚子路與孔子的關係,就基本上可以弄清楚孔子教育事業的發展史。俗話說,不打不成交。子路與孔子的初遇是通過交惡而開始的。也可能是子路一開始看不慣孔子文縐縐的樣子,《史記》記載子路初次見孔子時,揮舞著長劍,凌暴孔子。後來怎麼成為了朋友,可能是相互瞭解之後。而當初結為朋友時,他們倆也不一定是師徒關係,最有可能的是古代社會最常有的做法:結為兄弟。所以,孔子與子路的關係很可能是從兄弟和朋友關係開始的。

  有一個事實是大家都知道的,這就是自孔子有了子路這麼個弟子和朋友後,就不再遭受別人的侮辱了,也就是說就沒人敢欺侮和漫罵孔子了。從這一事實可以看出子路武力的威力以及在孔子早期教育事業中的重要性、孔子對子路的依賴性、以及子路在孔子眼中的特殊性。

  子路的歷史評價

  子路是豪爽大方的,孔子曾經問子路的志向,子路說,我願意跟我的好朋友一起享用我的好車,好衣服,即使是弄壞了也無所謂。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子路是喜歡交朋友的,當然這是子路的志向,也就是說還沒有實現。但是從這裡可以看出子路的為人。

  子路是勇敢的,孔子對於子路是非常瞭解的,所以孔子說“由也好勇過我”。我想孔子一定是一個勇敢的人,而孔子卻評價子路的勇敢超過了自己,所以子路一定是一個非常勇敢的人。

  子路也是好學並且勇於實踐的,子路經常問孔子一些問題,並且《論語》中說子路“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聞。”從這裡可以看出子路並不是死讀書的一個人,是積極的實踐的,對於不能及時實踐的知識並不希望聽到,因為不能實踐聽到了會覺得內疚。

  子路是一個直爽的人,一個非常自信的人,子路曾經說:“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子路是一個絲毫不矯揉造作的人,一個非常率真的人。另外,子路可以說是唯一一個敢於頂撞孔子的弟子,從這一點上也可以看到起直爽的性格。

  子路又是一個迂腐的人,這一點從子路之死就可以看到,明明知道自己去了會有生命危險,但是卻還是去送死,在其與敵人戰鬥的時候竟然看重君子的帽子,而不去關注君子的性命,死的那麼慘烈,讓人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