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書法字型

  書法是我國傳統藝術形式,薈萃了中華民族文化的精髓。下面小編帶給大家的是,希望你們喜歡。

  欣賞:

  1

  2

  3

  4

  5

  鄧散木:書法臨習中應該注意的幾種情況:

  在“臨帖”的過程中,還有下面幾種情況必須注意,因為這些情況,都是練字者前進途中的障礙,而且隨時可能出現,甚至反覆多次,意志不夠堅強的人,很容易在這些障礙面前低頭而致前功盡棄,所以我在這裡特別提出,好讓大家事先作好思想準備

  一種情況是“見異思遷”。往往有些人學歐字,學了些時,覺得不大對勁,就改學顏字,顏字過了幾時又不對勁,就改學柳字,這樣改來改去,自己沒有一定主見,其結果必然一事無成。也有些人歐字剛學了不久,看見顏柳字帖,認為顏柳都比歐字好看,就丟開歐字,改從顏柳,這樣練字也是永遠練不好的。臨帖必須專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選定了某一本帖,就要一口氣練下去,不到成功不止,這也是練字的訣竅之一。

  一種情況是“流水作業”式的練字。假定這本帖共十頁,今天臨第一頁,明天臨第二頁,後天臨第三頁,十天就臨完了,再從頭裡臨起。這樣臨帖,也是要不得的。因為每天換I臨一頁,等於每天換寫若干生字,要十天方一轉回,帖裡所有的字就不容易全部記住。所以必須每天臨同一頁字,臨他十天八天,臨熟了,方換一頁,如有某一字或某幾字老寫不,好,還得提出來專門臨寫,要到自己覺得滿意了再更換,不然,就會浪費時間而無收效。

  另一種情況是“矜奇立異”有一種入明明自己對寫字從未下過苦功,而目空一切,專批評別人寫的字這個不好,那個不好,就是在選擇字帖時,也嫌這嫌那的,不是說這本帖不好,就是說那本帖俗氣,凡是整齊規矩的字帖都瞧不上眼,專挑冷僻的、殘損的以及字形奇裡古怪的碑帖,作為學習範本,想從這裡面練成一手不同凡俗的字來。這種人,不肯打正規基礎入手,而只是從矜奇立異的動機出發練字,不用說,是決不會有良好結果的。

  再有一種情況是“一曝十寒”有些人練字像犯冷熱病,高興時一天寫上幾百字,不高興時一歇就是半個月,這樣“三天打魚,兩天晒網”式的練字,肯定是不會有好處的。如果能堅持每天練習,雖然寫字多少要看時間而定’,細水長流,總比一曝十寒要好得多。

  第五種情況是“知難而退”開始臨帖時,頭幾天當然會不像或不太像,到後來一天比一天好,越寫越像,自己看到不斷進步,心裡當然高興,因此越臨勁頭越足。過了一個時期,漸漸的覺得越寫越不像;越來越不見進步,有時和初期寫的字對比,反而覺得比前退步,許多人由於這種現象而悲觀失望,先是自怨自艾,到後來乾脆換一本帖,也有的甚至從此停止不練的,如果這樣,過去歷下的一些功夫就成白費。要知寫字是手眼並用的,手只管執著筆寫字,字寫得好不好,進步不進步,要眼睛去觀察評比,而進度則總是眼比手快,手底下的進度是老跟不上眼睛的。常言說“眼高手低”,就是這個道理。臨帖的越臨越像,說明手與眼逐漸跟帖裡的字接近;後來的越臨越不像,則是眼已能進一步看出帖字裡的某些特徵,和自己字課裡的某些缺點,而手還不夠熟練,掌握不住帖字的特徵,克服不了自己的缺點,儘管誠心誠意 地照帖臨寫,而寫出來的字總與帖裡的字不一樣。這是生理 現象的自然規律,不能勉強,也不必灰心喪氣,遇到這種情 況時,只要能咬緊牙關,不管像不像,進步不進步,堅持苦練,闖過了這一關,就會苦盡甘來。不過這種情況,過了些時,到一定階段,又會重新出現,因此,必須樹立起堅韌不拔的決心、信心,方能一關一關地闖過去。

  上面所舉五類情況,是在一般練習過程中比較常見的, 特別是第五種情況“知難而退”,尤為每一個練字的人必然 會遇到的障礙,更要切實注意。根據我個人經驗,中途遇到 越臨越不像,越寫越不高興的時候,乾脆把筆硯字帖收起, 不寫也不想,擱它十天半個月,然後再繼續臨寫,到時自會 覺得別有一種新的境界呈現在眼前,使你恢復過去的興趣。這樣每經一次,就把你的眼法手法向前推進一步,是一種很 有效的方法,不妨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