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格化管理知識

  網格化管理,直接表現為管理單元的細化,實質是針對現行管理制度弊端,開展的一次行政管理和社會管理的機制創新。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網格化管理屬性

  ***1***網格化管理的區域屬性:按行政屬地、地理佈局、類別性質、管理需要等原則對社群所轄區域進行網格形式劃分。洛陽市一般按500-1000戶的標準劃分為網格;每個網格又按150-200戶的標準進行劃分,做為最基本管理單元由樓棟長、街道長負責;網格為社群負責。

  ***2***網格化管理的自治服務屬性:通過網格的整合資源,統籌協調,把每個網格的黨員、熱心人士、威望人士組織起來,然後進行自治化、服務化管理。

  ***3***網格化管理的資訊屬性:通過精細化的分類分割槽,搭建資料平臺,形成一個從傳統走訪、發現、立案、結案向統計、分析、研判方面發展的過程,從而較大程度的提升了管理效率與水平。

  ***4***網格化管理的管理屬性:做為一個工作方式,網格承接了黨支部、居委會、工作站、綜治辦移交過來的工作,然後把工作細分到所屬的網格里,起到了樞紐轉化的作用。

  網格化服務管理的意義

  網格化服務管理依託統一的城市管理數字化資訊平臺,將城市管理轄區按照一定的標準劃分成為單元網格***一般把一個社區劃分為1個或若干個網格***,把人、地、物、事、組織等內容全部納入其中,實施精細化、資訊化、動態化社會服務管理,是城市管理方式的一種革命和創新。

  網格化服務管理幫助建立和健全問題發現及時、協調有序、處置有力,監督有效、責任落實、服務到位的常態化社會管理服務機制。網格化服務管理使得社會管理服務力量下沉、職責明確、資源整合、運轉高效,實現社會服務“零距離”、社會管理“全覆蓋”、居民訴求“全響應”。

  網格化服務管理通過對動態人員的重點監測、對重點區域或設施的實時監控、對隱患矛盾的及時化解,有效提高政府防控管理水平和應急能力。

  網格化管理的執行機制

  ***一***建立人、地、物、情、事、組織為核心的數字化管理機制。按照“集中採集、動態更新、資訊共享”的原則,全面收集村***社群***內人口、自然、區劃、建築、駐區單位、經濟社會發展情況等資訊,建立基礎資訊資料庫,錄入社會公共管理資訊平臺。

  ***二***建立排查梳理、發現反映、解決反饋問題機制。鄉***鎮***辦綜合服務管理隊伍堅持走訪、巡查制度,及時排查、協調解決轄區內各類問題;超出職責範圍的事項,逐級向上級報告。村***社群***召開民情分析會,對收集到的社情民意進行梳理分類,落實責任人辦理,並及時向群眾反饋辦理情況。

  ***三***完善“長期對口、蹲點聯戶、分片負責”的聯絡分包機制。市直部門派出群眾工作隊,長期對口聯絡鄉***鎮***辦,協助鄉***鎮***辦開展工作,代表市委、市政府對其履職情況進行監督,並負責落實本單位業務工作部署。群眾工作隊蹲點到村***社群***,工作範圍覆蓋整個鄉***鎮***辦,對所聯絡地方全面工作負連帶責任。

  ***四***深化群眾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機制。在村***社群***網格管理中,每戶選出一名家庭代表,然後從若干家庭代表中選出一名聯戶代表,參與基層管理和服務。職能部門和鄉***鎮***辦下派網格工作人員要加強與聯戶代表的聯絡,引導群眾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

  ***五***建立督查考核獎懲評價機制。市堅持依靠群眾推進工作落實領導小組研究制定具體考核意見。督查部門採取明查暗訪、隨機抽查、臺賬跟蹤、媒體聯合督查等形式,定期不定期對各項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督查。


“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