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福的簡介
劉永福,字淵亭,清末民初軍事人物,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
劉永福***1837—1917***,字淵亭,漢族客家人,廣西欽州***今屬廣西防城古森洞小峰鄉***人,祖籍博白東平,清末民初軍事人物,原是反清的黑旗軍將領,1883年率黑旗軍參加中法戰爭,屢次大敗法軍。甲午戰爭期間,奉命赴臺抗日,但最終失敗。1895年5月25日臺灣割讓後,擁立巡撫唐景嵩為臺灣民主國總統,自稱大。同年6月自立為大總統。1917年1月病卒。
1866年,劉永福帶領餘部200多人同另支起義軍首領吳鯤匯合,經過擴充整編,組建一個旗,劉永福被任為旗頭。由於劉永福“膽藝過人,重信愛士”,深得部下愛戴和擁護,不久便成為吳鯤農民軍中坐第三把交椅的“三哥頭”。劉永福著手操使士兵,整肅紀律,選擇人才,統一軍令。當時他紮營于歸順州***今靖西***安德圩的北帝廟,看見北帝廟神像旁邊的周公像手執著一面繪有“北斗七星”圖案,鑲有狗牙白邊的黑色三角旗,就仿造黑旗作為自己隊伍的旗幟。從此以後,這支隊伍就舉黑旗作戰,稱為黑旗軍。
中法戰爭
1873年11月20日,法國當局派安鄴帶兵180名和兩艘炮艦突然轟擊河內。劉永福見義勇為,挺身抗暴,親自率軍2000人,翻越宣光大嶺,日夜兼程,南下抗法。12月21日黑旗軍在河內郊外羅池與法軍開戰,擊斃了法國主將安鄴這個不可一世的戰爭狂人,其部屬百餘人也成了黑旗軍刀下鬼,取得了“誘斬安鄴,覆其全軍”的羅池大捷。法軍被迫退出河內。這是劉永福扞衛國疆,支援友邦抗法的首次戰功。越王擢升劉永福為三宣副督,又賜印信一顆,文曰:“山西、興化、宣光副提督英勇印”。以彰表功績,並命劉永福扼守紅河兩岸。
1874年 8月,在興化等地助剿黃崇英有功,獲授正領兵官。越南王正式允許黑旗軍在保勝設關收稅,以補軍用。同年10月,越南政府進剿黃崇英,命劉永福權充三宣副提督,督率四路大軍。
1882年4月,法國又進攻越北,直窺我國雲南。劉永福率黑旗軍三千人。兩軍相遇於河內西面的紙橋,劉永福見敵人在武器上佔優勢,決定採用伏擊戰,取得紙橋大捷。越南國王晉升劉永福為三宣提督,一等男爵。
1883年農曆三月初八,唐景嵩同志作為天朝派來的“聯絡員”進駐黑旗軍,成了劉永福的軍師,為其出謀劃策——可以說:這是黑旗軍從流寇成為正規軍的第一步的開始——而且讓劉永福歡欣鼓舞的是:唐景嵩給他帶來了可以恢復他和他的部隊大清國國籍的確定回答——“天朝寬大為懷,凡我華夏子孫,但能御外侮,衛國疆者,皆是大清的好子民。”
1884年中法戰爭爆發。8月,清政府正式對法宣戰以後,收編了黑旗軍,授予劉永福記名提督。1883年法國國會任命李威利為總司令,率領法軍2000人先後攻佔河內和南定。接著又分兵進犯越南國都順化及北寧、山西。劉永福滿懷“為越南平寇,為祖國屏邊”的巨集願,於5月6日率領黑旗軍3000人挺進河內,發揮近戰、夜戰的優勢,誘敵深入,使法兵腹背受敵,陷入重圍。這一仗打死李威利及以下軍官30多名,打死法兵200多名,奪得軍械彈藥無數。這就是舉世聞名的紙橋之役。越王為了表彰劉永福紙橋大捷的軍功,晉升他為三定提督,加賜一等義勇男的爵號。
1883年取得紙橋大捷。中法戰爭爆發後黑旗軍在越南的山西等地抗法,翌年,劉永福接受清政府給的“記名提督”頭銜,成為清朝的官員。
1885年,清政府為了逼劉永福率部回國,一個月內就連下九次上諭,採取脅迫利誘,恩威兼施的手法,賜予劉永福“依博德恩巴圖魯”和“三代一品封典”的榮譽。
1885年8月,劉永福被迫率領黑旗軍三個人從越南保勝啟程入雲南省文山縣南溪,於同年10月,劉永福率3000黑旗軍入關回國,清政府下令將黑旗軍裁減大半,只留1200人。
1885年正月,黑旗軍在左育與法軍援師血戰,予敵重大殺傷後敗潰。同年劉永福回廣西博白祭祖,慈禧太后賜“福”字大匾掛於華尖嶺劉家祠堂。
1886年4月,任劉永福為南澳鎮總兵。此後,黑旗兵又被歷年裁撤,最後只剩300餘人。
1886年春清政府委任劉永福為閩粵南澳鎮總兵。
1887年 5月,調署碣石鎮總兵。8月任職。
赴臺抗日
1894年7月,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清政府命劉永福赴臺幫巡撫邵友濂辦理防務。8月,劉永福率黑旗軍赴臺北,後又奉命駐守臺南,並先後在潮汕、臺灣等地招募新兵,將黑旗軍擴充至八營,決心為保衛臺灣血戰到底。
1895年4月,清政府戰敗求和,與日本簽訂了《馬關條約》,把臺灣、澎湖列島割讓日本。為了迫使臺灣人民投降,日本派北白川能久親王率領日軍主力近衛師團,於5月27日從沖繩出發,分兵兩路進攻臺灣。其中一路日軍從貂角強行登陸,攻佔基隆。接著,又進犯臺北。巡撫唐景崧等人畏日如虎,紛紛逃回大陸。6月7日臺北被日軍攻陷。這時劉永福在臺南發出聯合抗日的號召,表示為保衛國土“萬死不辭”,“縱使片土之剩,一線之延,亦應倉促,不命倭得”。6月28日,臺南地方紳民推舉劉永福為臺灣民主國總統,領導抗日鬥爭。劉永福堅持不受,仍以幫辦之職,統率防軍與臺灣義軍抗敵保臺。
1895年8月中旬,戰爭轉入臺中。為了保衛彰化,黑旗軍和臺灣義軍在大甲溪一帶同日軍展開激戰,取得全勝,繳獲日軍槍械甚多。後來,日軍不甘失敗收買奸細帶路,偷襲黑旗軍後路,大甲溪遂為日軍佔據。大甲溪失守後,日軍步步進逼,攻佔臺中等地。劉永福被迫率軍退守彰化。
1895年8月28日,日軍以強大兵力進攻彰化城北的八卦山,黑旗軍和義軍與日軍展開肉搏戰,擊斃日本號稱最精銳的近衛師團一千餘人,打死山根信成。在這場悲壯的血戰中,義軍首領吳湯興中炮犧牲,劉永福部將吳彭年英勇戰死。劉永福黑旗軍的精銳七星隊三百餘人也壯烈殉難,彰化失守。爾後,雲林、苗栗亦相繼淪陷,接著嘉義告急,劉永福命令黑旗軍統領王德標迅速率領所部七星隊北上增援,又派部將楊泗洪率黑旗軍各營及各地義軍密切配合,並親赴嘉義前線坐鎮指揮。由於黑旗軍與義軍的英勇善戰,在劉永福的指揮下,各路義軍協力作戰,此役獲大勝,殺敵近千人。並相繼克復雲林、苗粟、反攻彰化。但黑旗軍和義軍在連續苦戰之後,斷晌缺械,劉永福派人回大陸求援,清政府不但不予救濟,反而將內地募捐援臺款項強烈扣留,並下令嚴密封鎖沿海,斷絕對臺增援。劉永福痛心疾首,發出“內地諸公誤我,我誤臺民”的悲嘆!
1895年9月11日,日本又派第二師團增援臺灣。嘉義一戰,日酋近衛師團長北白川能久重傷斃命。10月15日,日軍進攻臺南東南的打狗港。劉永福的養子劉成良率軍多次打退日軍的進攻,後來守衛炮臺的兵士飢餓不能戰,劉成良率部退守臺南。這時,據守曾文溪的黑旗軍和義軍將士,與進攻的日軍展開白刃格壯舉,孤軍不敵,臺南最後一道防線失守。
1895年10月18日,劉永福召集部將會議,商討戰守之計,未得結果,次日,日軍大舉進攻安平炮臺,劉永福親手點燃大炮,轟擊敵艦。當晚,日軍攻城益急,城內彈盡糧絕,在艱苦的惡戰中,士兵筋疲力盡,至不能舉槍揮刀。當時城內大亂,劉永福欲衝回城內,部屬極力勸阻。劉永福見大勢已去,仰天捶胸,呼號哭說:“我何以報朝廷,何以對臺民!”當天深夜,劉永福帶領養子劉成良等十多人乘坐小艇,然後搭上英國商船“迪利斯”號內渡廈門。21日臺南陷落,臺灣全境被日軍佔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