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種題型解析現代文閱讀的解題技巧

  現代文閱讀是語文考試的一個重點,掌握相關的知識,及其答題技巧能夠幫助你快速上分。下面是關於現代文閱讀的答題技巧,希望小編整理的對你有用,歡迎閱讀:

  一、有關語言修辭的題型:

  描繪類

  提問方式:某句話中某個詞換成另一個行嗎?為什麼?或:文章的某個句子說成另一個句子好不好?為什麼?

  答題模式:不行。因為該詞生動具體***形象、準確***地寫出了+物件+效果,換了後就變成+不好的效果。或:不行,因為該詞比另一詞的感情更強烈***或該詞比另一詞更切合物件的性格特徵***。

  答題示例:山間林密,泉隱其中,有時,泉水在林木疏朗處閃過亮亮的一泓,再向前尋,已不可得。那半含半露、欲近故遠的嬌態,使我想起在家散步時,常常繞我膝下的愛女。每見我伸手欲攬其近前,她必遠遠地跑開,仰起笑臉逗我;待我佯作冷淡而不顧,她卻又悄悄跑近,偎我腰間。好一個調皮的孩子!***節選自謝大光《鼎湖山聽泉》***

  問:“好一個調皮的孩子”,為什麼不說成“真是可愛的孩子”?

  答:因為“好一個”比“真是”感情更強烈,“調皮”比“可愛”更切合愛女的性格特徵。

  結構類

  提問方式:某兩個或三個詞的順序能否調換?為什麼?

  答題模式:不能。因為***1***與人們認識事物的規律***由淺入深、由表入裡、由現象到本質***不一致***2***該詞與上文是一一對應的關係***3***這些詞是遞進關係,環環相扣,表達了……

  答題示例:“記住:想佔便宜的人,往往佔不到便宜!”父親指著碗裡的荷包蛋告誡兒子……“記住,想佔便宜的人,可能要吃虧!”父親指著蛋教訓兒子說……“不想佔便宜的人,生活也不會讓他吃虧!”父親意味深長的對兒子說。***節選自《荷包蛋》***

  問:文中的“告誡”“教訓”“意味深長”三個詞的順序能否調換?為什麼?

  答:不能。因為文中這三個詞語是遞進關係,表達了父親對兒子的關愛之情。

  修辭類

  提問方式:這句話運用了什麼修辭方法?這樣寫在表達上有什麼好處?

  ***1***、確認所用的修辭手法,點明所用修辭手法。

  ***2***、明確答題方向。答題時,一定要結合語句內容分析每一種修辭手法的具體作用。

  答題模式:確認修辭手法+修辭本身的作用+結合句子語境

  一般說來:描繪類的修辭手法作用為使描寫物件生動形象。主要有比喻、擬人、誇張;結構類的修辭手法作用為突出強調,主要有對偶、排比、反覆;表達類的修辭手法作用為增強語氣,主要有反問和設問。

  具體如下:

  比喻——使事物生動、形象、具體,給人以鮮明的印象;化無形為有形。使深奧的道理淺顯化,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具體形象生動地突出本體的什麼特點,從而增強文章的趣味性、生動性。

  答題格式:生動形象的寫出了+物件+特性

  擬人——使物具有某種情感,便於抒發某種感情。能使讀者對所表達事物產生鮮明的印象,產生強烈的感情,引起共鳴。***比擬:色彩鮮明,描繪形象,表意豐富***如果在人稱物說成“你”等,不僅具有使物具有人的某種情感,便於抒發某種感情,而且有顯得親切自然的表達效果。

  排比——強烈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增強氣勢、加強語氣、一氣呵成、突出強調。議論文往往增加語勢,起到了強化論證觀點的作用。用來說理,可把道理闡述得更嚴密、更透徹;用來抒情,可把感情抒發淋漓盡致。

  答題格式:強調了+物件+特性

  誇張——可以引起豐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徵,表達感情更強烈,引起讀者的強烈共鳴。放大觀點感情,強調愛憎是非,美醜更加鮮明。

  對偶——形式上音節整齊勻稱、節奏感強,具有音律美;內容上凝練集中,概括力強。

  設問——無疑而問,明知故問,引人注意,啟發思考,突出效果。引起讀者興趣,引起讀者思考。用在一段的開頭或結尾處,除引起思考外,還有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用在議論文中,能使論證深入,脈絡清晰。

  答題格式:引起讀者對+物件+特性注意和思考

  反問——以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表達鮮明,目的是加強語氣,起強調、強化作用。

  反覆——緊湊、有氣勢、表達效果強烈。如1998年第29題即可答為:運用反覆的修辭手法,將一個個節氣緊湊地銜接起來,強調時光的飛逝。層層鋪開,逐步擴大,強化了文章的主旨。

  借代:生動活潑、使語言形象鮮明、利於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引用:增添文句意蘊,豐富文章內容,增中表達效果,增強說服力。

  ***附:引號的作用:引用、強調、特定稱謂、否定、諷刺、反語 ***

  破折號用法:提示、註釋、總結、遞進、話題轉換、插說。

  雙關:表達含蓄,語意豐富。一方面可使語言幽默,另一方面能適應某種特殊語境的需要,使表達含蓄、曲折,生動活潑,以增強文章表現力。

  答題示例:兩千多年前的這個關於知音的傳說,已經深深地珍藏在無數華夏子孫的心坎裡,有時發出細微的聲響,讓人們欣慰地咀嚼和回味;有時卻又像颶風似地咆哮,催促人們趕快付諸行動。神往和渴求充滿了崇高友誼的知音,是一種多麼純潔而神聖的情操。***節選自2002年全國卷《話說知音》***

  問:怎樣理解這一段中“有時發出細微的聲響,讓人們欣慰地咀嚼和回味;有時卻又像颶風似地咆哮,催促人們趕快付諸行動”的表達作用?

  答:此處運用了比喻、比擬的修辭手法,形象生動地表達了知音的傳說帶給人們的美感和鞭策作用。

  二、有關佈局謀篇的題型:

  提問方式:某句***段***話在文中有什麼作用?

  解題思路:

  1、確認指定句段在行文中的位置。

  2、明確句段的作用,明確答題的方向。具體賞析從三個方面考慮:內容***寫了什麼,選材有什麼獨特之處***;形式***寫作方法,語言特色,修辭***;感情***文章的社會價值、意義作用等***

  答題模式:

  A、開頭段:開篇點題:渲染氣氛;埋下伏筆;設定懸念;為下文作鋪墊;總領下文;統攝全篇;開門見山;上下文形成對照;渲染氣氛;奠定基調;揭示主題。

  B、中間段:承上啟下***概括上文某一內容,引起對下文的什麼內容的敘寫***;總領下文;總結上文;埋下伏筆;鋪墊蓄勢;詳略結合;充實內容

  C、結尾段:點明中心,深化主題;照應開頭;呼應前文;畫龍點晴;昇華感情;卒章顯志;含蓄有餘味;寄託作者感情。使結構首尾圓合;言已盡而意無窮。

  3、結合段落位置及在文章中所起作用作答

  答題示例:我怕我父親,他打我是真打。看著他瞪圓了眼,一步一步逼近,還不敢躲,繃緊了肌肉等著,於是一巴掌扇過來,於是腦袋嗡的一聲……***節選自韓羽《父子之間的怯意》***

  問:請簡析第一自然段***即上文***在作品中的作用。

  答:***1***為下文寫父親對“我”的愛作反襯;***2***為文末寫父親對“我”的怯意作鋪墊;***3***照應了“父子之間的怯意”這個題目。

  三、有關表現手法的題型:

  解題思路:

  ***1***、確認所用表現手法。

  ***2***、明確常見表現手法的作用如下文:

  象徵:引申事理,含蓄形象鮮明,使抽象事物具體化,激發聯想,感染力強

  抑揚:有先抑後揚或先揚後抑,其作用可使文章曲折有波瀾,突出喜歡、讚美或批評、諷刺的感情

  對比:使形象鮮明把兩種對立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兩個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較。

  突出作者對這一事物或者道理的某種感情。運用對比,或使對立事物的矛盾鮮明突出,揭示本質,給人深刻啟示。或使對比事物的兩個方面互相映襯,相得益彰,給人深刻印象,使形象更鮮明,特點更顯著,道理更深刻,矛盾更尖銳。和襯托相比,對比沒有主次。

  襯托:突出所要表現的事物持點,強化思想感情。有主次之分。

  渲染:為行文設定鋪墊,營造氛圍。

  類比:以淺寓深,生動形象,通俗易懂。

  以小見大:表現人、事。

  反語***反諷***:有2種作用:表示人與人之間的親暱感情和揭露批判。辛辣諷刺,幽默有趣,使文章富有戰鬥性。遇到其他手法請及時補允。

  ***3***、明確所用表現手法並結合文句內容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