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發燒怎麼辦

  寶寶的健康成長是每個家長的心願,但是有很多的家長並不知道該怎麼好好的照顧自己的寶寶!夏季細菌多,很多的寶寶容易發燒,小兒發燒的原因都有哪些呢?生活中大家知道好嗎,小兒發燒用藥需要注意哪些呢,接下來小編為大家解答吧。

  發熱是指體溫超過正常範圍高限,是小兒十分常見的一種症狀。正常小兒腋表體溫為36~37℃***肛表測得的體溫比口表高約0.3℃,口表測得的體溫比腋表高約0.4℃***,腋表如超過37.4℃可認為是發熱。在多數情況下,發熱是身體和入侵病原作戰的一種保護性反應,是人體正在發動免疫系統抵抗感染的一個過程。體溫的異常升高與疾病的嚴重程度不一定成正比,但發熱過高或長期發熱可使機體各種調節功能受累,從而影響小兒的身體健康,因此,對確認發熱的孩子,應積極查明原因,針對病因進行治療。

  小兒的正常體溫可以因性別、年齡、晝夜及季節變化、飲食、哭鬧、氣溫以及衣被的厚薄等因素影響有一定範圍的波動。體溫稍有升高,並不一定有病理意義。在小兒體溫升高時,要注意觀察患兒的神態和舉止。體溫在38℃,神情呆滯的孩子,和體溫在40℃,但仍然頑皮的孩子相比,前者更值得我們關注。而機體抵抗力低的孩子,縱使患了嚴重的疾病,很可能也不會發熱。

  發燒是小兒最常見的症狀,尤其是在幼兒和學齡前兒童。引起孩子發燒的原因最常見的是呼吸道感染,如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喉炎、支氣管炎、肺炎等;也可以由於小兒消化道感染,如腸炎、細菌性痢疾引起;其它如泌尿系感染;中樞神經系統感染;麻疹、水痘、幼兒急疹、猩紅熱等也可以導致發燒。3個月~4歲的孩子由於高燒,體溫>39℃可出現熱性驚厥,所以對孩子發燒應引起重視。

  問題1:兒科門診病人中,發燒病人佔很大比例,尤其是晚上來醫院的病人更是如此,多數由於高燒不退,家長非常著急,有些孩子在去醫院的途中或在醫院就診過程中出現高熱驚厥,抽搐,那麼孩子高燒是先去醫院還是先做些退燒處理呢?

  答案:孩子正常腋下體溫為36~37℃。37.5~38℃為低燒;38~39℃為中等度發燒;>39℃為高燒。對於高燒的孩子,家長最好先對孩子做一些降溫處理,等孩子體溫有所下降後再去醫院。到醫院後把孩子在家中發燒情況及處理情況告知醫生即可。有些家長怕降溫後會影響醫生對病情的判斷,我們說一般不會影響。把體溫降至38.5℃以下對孩子才是安全的。

  問題2:孩子發燒後家長常常有些困惑,<3個月嬰兒能用退燒藥物嗎?如果不能用藥物降溫,那這些孩子出現高燒如何處理呢?

  答案:<3個月嬰兒一般不用退燒藥物,如果出現高燒主要是物理降溫。孩子高燒可以應用的物理降溫措施包括:頭枕冰袋或冷溼敷法。用冰袋應注意區域性勿凍傷;最好冰袋外面用布包裹***布套***;注意冰袋有無漏水,冰袋使用後30分鐘測體溫,體溫降至38.5以下時可取下冰袋。溼敷是將小毛巾在冰塊盆內浸溼,擰毛巾至不滴水為適度,放在前額,適時更換,共20~30分鐘。還可以給予酒精擦浴:應用濃度為25-30%酒精,冰袋置於頭部,熱水袋置於足部,小毛巾蘸酒精擦浴,用大毛巾把身上擦乾,腋窩、肘部、腹股溝、膕窩多擦略用力,禁擦胸前區、腹部、項部。因為擦胸前區、腹部會引起孩子不適的感覺。

  問題3:有些孩子的家長不知道給孩子服用哪種退燒藥物合適,也不知道體溫大於多少應用退燒藥物,退燒藥物有哪些副作用,有些家長盲目相信“靜脈點滴”,不知道為什麼靜脈輸液回家後孩子再次發燒。

  答案:孩子常用的退燒藥物有:對乙醯氨基酚***如百服嚀、泰諾林等***;布洛芬***如美林、託恩等***;阿司匹林及賴氨匹林等。均屬於解熱鎮痛類藥物,都有肝功能損害等副作用,但短期內應用多是安全的。阿司匹林在血小板減少患者或消化道潰瘍病者慎用,國外認為流感、水痘病人應用阿司匹林可能與瑞氏綜合徵有關,國內尚不多見。體溫>38.5℃應給予退燒藥物。多數孩子應用口服退燒藥物即可,服藥後多喝水,監測體溫變化。一般退燒藥物療效持續幾個小時,藥效過後可以再次發燒。當然不同的疾病、不同的感染病原發燒持續時間不同,疾病控制後發燒自然隨之好轉。

  問題4:孩子發燒後如何護理孩子,孩子還去上學嗎?可以上體育課嗎?

  答案:發燒的孩子應臥床休息,監測體溫***體溫>38.5 ℃應給予退燒處理***,室內溫溼度應適宜,空氣流通,觀察病情變化,如果孩子燒退後精神好,面色紅潤多提示病情不嚴重。對於發燒的孩子飲食應清淡易消化,多喝水,家長應多和孩子溝通,瞭解孩子有哪些不適感覺以更及時的發現異常並告知醫生。對於發燒的孩子我們建議最好不去上學,這樣能保證孩子的休息,也避免孩子間交叉感染。發燒的孩子也不建議上體育課,避免孩子過度勞累,對身體恢復不利。

  問題5:有一位9個月的小嬰兒,發燒3天后退燒了但出現皮疹,到底是什麼病,是麻疹嗎?

  答案:這個孩子患的是幼兒急疹,屬於病毒感染。多見於嬰幼兒,主要特點是發燒3-5天,熱退疹出,不需要特殊治療,只是在發燒時退燒即可。不是麻疹,麻疹當出疹時體溫更高。

  專家點評:發燒最常見的原因是上呼吸道感染,就是我們俗稱的“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多數由於病毒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可以導致一些併發症,如中耳炎、病毒性心肌炎等。也可以發展為支氣管炎、肺炎。所以家長應觀察孩子的表現如孩子是否有耳朵疼痛、是否有心悸、胸悶等不適;咳嗽是否加重,有無喘憋等。這個9個月孩子,發燒3天燒退出現皮疹,最可能診斷是幼兒急疹,是由於皰疹病毒感染引起。不是麻疹。麻疹表現為發燒3~4天出皮疹,但出皮疹時體溫仍高熱。

  問題6:一個6歲的孩子高燒,嗓子疼痛,到醫院檢查醫生說孩子扁桃體化膿,而且醫生做了血常規檢查,白細胞增高,醫生說需要輸液,應用抗生素7~10天,聽說抗生素都有副作用,需要用嗎?

  答案:化膿性扁桃體炎多由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引起,應該使用抗生素治療,首選藥物為青黴素,也可選用頭孢菌素,對於青黴素過敏的孩子可選用紅黴素或阿奇黴素等大環內酯類藥物,療程應>7天。上呼吸道感染病人90%由病毒感染引起可不用抗生素;幼兒急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風疹、麻疹均由病毒感染導致可不用抗生素;秋冬季腹瀉多由於輪狀病毒感染引起不用抗生素;有時醫生會結合血常規檢查結果幫助判斷,如白細胞正常,CRP<8mg/L,患兒一般情況好者也可不用抗生素。如果是下列一些疾病則需要應用抗生素如化膿性扁桃體炎、中耳炎、猩紅熱;細菌性肺炎、支原體肺炎;細菌性痢疾;化膿性腦膜炎;泌尿系統感染;或化驗血常規白細胞高,CRP高者也需要應用。

  結語: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寶寶遠離疾病,健康的成長,但是成長的過程中總是會有許多的問題!寶寶發燒是常見的情況之一,家長們平時要多多瞭解這些寶寶的護理常識哦!希望上述介紹的這些寶寶發燒的常識,能夠幫助大家更好的照顧寶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