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炎的檢查專案

  隨著社會生活壓力的增大,人們的生活作息越發不規律,尤其是飲食規律。因此胃炎也成為消化系統常見疾病之一,那麼,急性胃炎檢查專案有哪些?下面小編帶你一一瞭解!

  

  1、急性胃炎檢查專案之胃鏡檢查及活組織檢查

  胃鏡檢查結合直視下活組織病理檢查,是診斷慢性胃炎的主要方法。淺表性胃炎常以胃竇部為最明顯,多為瀰漫性,胃粘膜表面呈紅白相間或花紋狀改變,有時見散在糜爛,常有白色或黃白色滲出物。萎縮性胃炎的粘膜多呈蒼白或灰白色,皺壁變細或變平坦,由於胃粘膜變薄,使粘膜下血管可透見呈紫藍色,病變可瀰漫或主要在胃竇部。

  2、急性胃炎的其他檢查專案

  胃脫落細胞檢查是一項較簡單的診斷方法,在胃鏡直視下,在胃內可疑處刷取細胞作脫落細胞學檢查有助於鑑別診斷。

  x線胃鋇餐檢查在大多數慢性胃炎無異常發現。

  胃液分析:慢性萎縮性胃炎,胃酸分泌常有障礙,尤以胃體部慢性萎縮性胃炎時最嚴重。

  血清壁細胞抗體試驗和血清胃泌素測定:多數胃體胃炎,血清壁細胞抗體常呈陽性,而血清胃泌素多升高。相反,胃竇部胃炎則血清壁細胞抗體多呈陰性,而血清胃泌素降低。

  3、胃鏡檢查是診斷胃病的可靠方法

  胃鏡檢查是診斷各種胃病的最可靠方法。在胃鏡檢查過程中,胃被照得通明透亮,不僅可以憑肉眼清楚地看到胃的形態和黏膜色澤的改變,還可以在胃鏡檢查的同時,鉗取小塊胃黏膜組織到顯微鏡下做病理檢查,以進一步瞭解胃黏膜的細微病變,有利於及早發現病情。

  正常人的胃,在胃鏡下可餚到胃黏膜色澤均勻鮮豔、光滑柔軟、細緻,顏色為淡橘紅色,表面附有一層透叫黏液,除胃底有時可見到血管網外,正常胃黏膜不應見到血管顯露。

  胃鏡下,慢性胃炎分為淺表性胃炎***非萎縮性胃炎***和萎縮性胃炎兩種。慢性淺表性胃炎在胃鏡下可見胃黏膜表面有充血、水腫、粗糙不平,呈花斑狀紅白相可、以紅為主的變化,可有白或黃色分泌物附著,有時可見侷限性糜爛和小的出血點;顯微鏡下表現為胃黏膜上皮層和復有層的表層有炎性細胞浸潤,而胃腺體正常,因此,來信患者上述的胃鏡檢查報告單上的描述與診斷是致的。

  急性胃腸炎如何檢查

  1、寄生蟲感染

  周圍血嗜酸粒細胞增多可見於鉤蟲、血吸蟲、絛蟲、囊類圓線蟲所致的寄生蟲病,各有其臨床表現。

  2、胃腸道癌腫與惡性淋巴瘤

  也可有周圍血嗜酸粒細胞增高,但屬繼發性,應有癌腫與淋巴瘤的其他表現。

  3、嗜酸性肉芽腫

  主要發生於胃和大腸,小腸呈侷限性腫塊,病理組織檢查為嗜酸性肉芽腫混於結締組織基質中,過敏史少見,周圍血中白細胞數及嗜酸性粒細胞常不增加。

  4、嗜酸粒細胞增多症

  除周圍血嗜酸粒細胞增高外,病變不僅累及腸道,還廣泛累及其他實質器官,如腦,心,肺,腎等,其病程短,預後差,常在短期內死亡。

  檢查急性胃腸炎的方式有很多,在平時的生活中,如果發現有異常的情況的時候,一定要到正規的醫院進行診斷,然後採取針對性的措施進行醫治,避免給患者造成更加嚴重的後果。

  急性腸胃炎的自我檢查

  1、飲食不當或受涼後發生腹痛、腹瀉,可伴有嘔吐、畏寒發熱。這種情況可能是急性胃腸炎、急性痢疾。

  2、飯後飽脹或終日飽脹、噯氣但不反酸,胃口不好,體重逐漸減輕,面色輕度蒼白或發灰。這種情況要考慮慢性胃炎,特別是慢性萎縮性胃炎、胃下垂。

  3、飯後上中腹痛,或有噁心、嘔吐、積食感,病的時間可能已經很長;疼痛有規律,如受涼、生氣、吃了刺激性食物後發作。這種情況可能是胃潰瘍。

  4、經常在飯後2小時左右出現胃痛,甚至半夜疼醒,吃點東西可以緩解,常有反酸現象。疼痛在上腹偏右,有節律。這類情況可能患有十二指腸潰瘍或十二指腸炎症。

  5、飯後腹部脹痛,常有噁心、嘔吐,偶可嘔血,過去有胃病史近來加重,或過去無胃病近期才出現,且伴有貧血、消瘦、不思飲食,在臍上或心口處摸到硬塊。這種情況應高度警惕,因為有可能是胃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