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的由來優秀作文
元宵節是我們傳統的節日,關於元宵節的由來,大家瞭解有多少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範文一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元宵賞燈始於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裡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該節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
在漢文帝時,已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馬遷建立“太初曆”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
另有一說是元宵燃燈的習俗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
元宵節的節期與節俗活動,是隨歷史的發展而延長、擴充套件的。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裡才落燈,整整十天。與春節相接,白晝為市,熱鬧非凡,夜間燃燈,蔚為壯觀。特別是那精巧、多彩的燈火,更使其成為春節期間娛樂活動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內容,只是節期縮短為四到五天。
範文二
今年2月28日是正月十五元宵節,元宵節裡有吃元宵、舞獅子、觀花燈等習俗。其中,吃元宵是一種獨特的小吃,吃起來香甜甜香的,令人齒頰留香。那麼,你們知道元宵節為什麼要吃元宵嗎,讓我來講給你聽吧!
元宵起源於春秋時期的楚昭王,是楚昭王回國途中乘船在長江時,看見江面上漂著幾個浮物,顏色是白的還有一點兒黃,船工撈起來獻給了楚昭王。昭王在吃的時候發現裡面有紅如胭脂的瓤,味道鮮美。回國後,昭王命令人以山楂為瓤,仿製給臣民食用,以慶祝家國團圓。這一天,正好是正月十五,後代相沿成習。
如今,北方人稱其為元宵,在南方確稱“湯圓。這些與“團圓“音近,取團圓之意,又逢十五月圓之夜,象徵著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人們也用此來思念離別的新人。
範文三
相傳,春秋時節的一天,楚昭王路過長江,看到江面上有漂浮著的東西,便命人打撈上來,仔細一看是一種外白內紅可以吃的東西。為了弄清楚它究竟是什麼,楚昭王便前去請教孔子。孔子看見這種飄在水上的東西之後,說:“這個東西名叫浮萍果,誰要是得到了它,就表明著個人將要復興國家。”楚昭王便下令每年的正月十五,每家每戶都要煮這種外白內紅的元宵吃。
千百年來人們都還在吃著元宵,以表示人們對親人的思念。每當過元宵節的時侯,我們一家人聚在姥姥一起聊天,等爸爸和媽媽把元宵煮好了的時侯,我和表弟表妹一起擁上去爭著吃那又香又甜很滑嫩的元宵後。大家又熱熱鬧鬧地聚在一起看電視,吃糖,大家歡樂無比。
聽姥姥說,原來的元宵僅是放了紅糖,白糖和豆沙等普通的原料。現在已經用了一些上好的黑芝麻,巧克力,水果等。真是應有盡有。現在的元宵和原來的元宵相比味道更好、營養價值更高了。
我特別喜歡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不僅可以吃到美食,還可以讓我門團圓在一起,開開心心地渡過一個歡樂的節日。
看了的人還看
- 元宵節的由來優秀作文
- 八仙之一張果老
- 怎樣處理大大的眼袋
- 戲曲人物的花旦圖片有哪些
- 回南天衣服如何防潮
- 電子自動化專業的學生職業規劃範文
- 防雷檢測個人年終總結
- 唯美憂傷漫畫圖片女生頭像
- 系統管理員工作總結範文
- 關於科學的名言警句大全
- 七夕為什麼叫乞巧節
- 優秀幹部獎學金申請書申請範本
- 家裝業務員個人工作總結
- 客廳酒櫃裝飾效果圖_客廳酒櫃裝修要點
- 小學生英語聖誕節手抄報內容
- 工程造價實習單位評語
- 打滷麵的不同好吃做法有哪些
- 大學大四畢業生登記表自我鑑定範文
- 周公解夢夢見巨龍的寓意是什麼
- 關於月亮的想象作文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