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式太極拳入門坐站走
孫式太極拳是一種漢族傳統拳術,屬於太極拳流派之一,清末河北省完縣***今順平縣***人孫祿堂***1860-1933***所創。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歡迎閱讀!
我教拳不從三體式入手,因為要想把三體式站對很難,對初學者尤甚。我的經驗,打基礎時就是坐、站、走三步,稱之為“三要”———要坐、要站、要走。
孫式太極拳入門坐
坐高矮適中的凳子***無靠背,高矮以大腿與地面平行最好***,把從頭頂到尾閭的軸的形狀坐出來,重點解決塌腰問題,附帶把頂頭豎項、鬆肩墜肘、含胸拔背的感覺找到。
塌腰是一個困惑已久的極具普遍性的問題,至今仍然在被爭論不休。
其實沒有那麼複雜,就是要把腰部向前的自然曲線拉到向後微微拱起,使整個脊椎從頭頂百會到尾閭成為一個完滿的拱形,從而形成彈拱結構。
人在在坐著***坐正,不靠椅背***時腰部是非常自然、近乎完美的拱形,而這種形狀在站立時、哪怕是曲腿站立時都很難尋找正確。
當站立找不到感覺時,就坐下,然後在保持腰部形狀不變的前提下站起來,開始可以把凳子弄高一點,讓自己站起來時容易些,也可以請別人幫忙把凳子撤走,自己極力維持住姿勢不變,從而找到塌腰的感覺。
人在騎自行車時腰背部的形態其實是最完美、最自然的。
需要說明的是,坐只是輔助訓練方法,真正的目的還是要站得正確。當然,這種坐法也完全可以用來作為靜坐修行的姿勢。
孫式太極拳入門站
保持坐時尾閭以上身體的姿勢不變,離開凳子站立起來,大、小腿夾角135°,初學時膝蓋微彎即可。
要求兩腳分開不寬於肩***中間以一腳寬為準***,膝蓋前端不過腳尖,鬆胯,將身體重心儘量後收,所謂坐滿後腳跟是也。
開始站雙腳支撐,是雙重,但由於兩腳距離不過肩,所以與單重差距不大,很容易轉換成單重。
站到一定功力***雙腿可站20分鐘以上***後,把重心由兩腳上移動到一腳上,同時注意保持身體整體姿勢不變,兩腳交替站。
站到每一腳都能堅持三分鐘以上,就可以改練三體式了。把非支撐腳擺到與支撐腳成45°的位置,向前邁出一腳半的距離,再把兩手抬起到位,即為三體式。
通過這樣的辦法轉換到三體式比起直接站更容易達標。
孫式太極拳入門走
有了站樁的基礎,下一步就要動起來,走。
雙腿彎曲,規矩一如站樁,向前慢走,前滾後拔,輕提輕落,穩住重心,緩緩而行。
走好的要點是鬆胯,頭頂百會,腳踏湧泉,邁步時三裡前頂,命門後撐,形成自我對稱。雙手自然下垂,腹內鬆靜,不可腆肚子,將丹田深藏於骨盆之內,方為氣沉丹田。
前滾者,每邁步以腳跟先落地,如何逐次全腳掌落下,仍然要求坐滿在後腳跟,腳趾抓地,湧泉穴吸地。後拔者,把後腳拿上來時儘量勾著腳尖,也就是足三裡鼓起。
抬腳不需過高,與腳踝齊。兩腿要磨踵而出,不可分得太遠。兩腳始終保持平行,不可八字腳。邁步的大小距離以前走不費力為準,不可過於追求步輻的大。
許多拳中的問題都可以在走中解決,正可謂“一走了之”,比如明勁、暗勁、化勁,前走時,如果用的是後腿蹬的力,則是明勁;讓給用的是前腿向後扒的力,則是暗勁;兩種勁有機結合,完成前進的動作,就是化勁了。
再比如,正確使用膝蓋的問題,每走一步都在實踐著大腿與腳平行,膝尖與腳尖一致,膝蓋不過腳尖的規矩,久而久之,習慣成自然,膝蓋自然不會扭傷。
再比如坐滿在後腳跟的問題,也是每一步都在體驗著,隨著重心從腳跟逐漸滾動著移動到前腳掌,你就對把握重心位置有著明確的感覺,想控制在哪就控制在哪,絕對心中有數、腳下有分寸。
單重、一軸到底、雞腿力、鞭杆勁、柔性節點、彈拱結構、滾拔式運動、臨界態訓練,孫拳的這八條要領都可以在這一走之中體驗。
- 孫式太極拳入門坐站走
- 感恩作文評語
- 商務談判情景對話談判
- 大學教學經驗交流發言稿
- 向公司借錢的借條
- 動物頭簡筆畫圖片大全
- 好聽唯美的個性簽名唯美文藝的個性簽名
- 逐夢路上演講稿範文適合小學生
- 校園交通安全黑板報
- 滑鼠在桌面經常失靈怎麼辦
- 音樂療法的方式有哪些
- 幼兒園開學典禮邀請精選的範文
- 教你如何插入藝術字
- 新錄用公務員培訓心得體會範文
- 龍眼吃多了會上火嗎
- 廚房新手如何用電飯鍋進行煮飯
- 學生會自薦表個人評價優選範文
- 電腦出現頁面崩潰怎麼解決
- 一年級美術繪畫圖片素材
- 蘇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第一單元試卷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