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版畫的製作工具

  銅版畫是版畫中的獨立版種,有其獨特的藝術特點。隨著社會的發展,藝術家們通過銅版畫充分地表達了自己的情感世界,不斷追求和探索新技法和新元素,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一起來看看吧!

  

  銅版畫的工具大體包括製版工具和上墨工具兩類,因銅版畫的凹版原理,製版工具隨意性較強,即能在版面上產生凹痕的工具皆可利用。上墨工具即能夠使油墨塗刮到版面的凹陷部分,又不損傷版面的材料即可。

  1.製版工具

  ①雕版刀***Burin***

  銅版用雕刀與木口木刻用雕刀類似,刀柄為木質蘑菇形狀,握刀時比較牢固。雕版用雕刀的鋼質較強。刀的尖部為三角形、菱形、圓形、方形和平口等多種刀口,尖部為45°斜面。三角刀用來表現直線、寬窄均勻和平緩的弧線;方形刀能表現有粗細變化的線條;圓型刀多用於表現寬線和弧線;平刀為清理版面之用;排刀表現平行線或交叉線。刀的長度和刀尖的角度很重要,所以在購買時,一定要根據自己手的特徵選擇刀的長度,舒適為宜。如刀過長可以把刀片從木柄上拔出鋸掉一段即可。

  使用方法:用手掌心握住刀柄,拇指、食指、中指把住刀杆,用掌力向前推,三個手指把握方向同時向下用力。各種刀型中角刀較容易掌握方向。

  雕刀的尖部的斷面的角度很重要,打磨時要注意,斷面與磨石面要一致,不能搖晃,要前後方向打磨。

  ②刻針***Needles***

  刻針是幹刻和蝕刻最基本的工具。刻針分兩種:一種為幹刻用,另一種為蝕刻用。幹刻用刻針需要很高的強度,尖部比較鋒利,易產生“毛刺”。國外有一種刻針尖部裝有金剛石***或人造金剛石***的刻針,但比較昂貴。現在國內也有銅版專用刻針,但強度不太理想,用一段時間就需打磨。另外牙醫用的鑽頭鋼的硬度很好,打磨後是非常好的刻針。

  而蝕刻用刻針則不需要太高的強度,用幹刻針做蝕刻的話,不是很理想,因幹刻用針比較尖,所以刻出的線過細,影響腐蝕效果。一般只要能劃破防腐膜即可,但不能太鈍,鈍的話不能完全劃破防腐液,而影響腐蝕。另外蝕刻用刻針也有很多的形狀,可根據需要選用。

  ③刮刀***Scraper***

  刮刀是銅版畫使用的最基本工具之一,刮刀也需要鋼質較強,形狀為三角形,刮刀主要使用刀的三個稜,所以要經常打磨,保持稜角的鋒利。刮刀有很多的用途,在美柔汀技法中,刮出中間調子;在飛塵技法中可以修版,用尖部可做蝕刻和幹刻。

  作畫時應準備幾種不同大小的刮刀,同時也要注意刀尖的角度,腐蝕技法中大面積的修版,可用大號刮刀,雙手用力時,刀稜部分應用膠帶纏上,用著方便的同時,也不傷手。區域性修版或做美柔汀版時,常用一些小號的刮刀,並且多使用尖部分,所以最好準備幾把尖部角度不同的刀,尖部角度大,尖部的使用面積就大,反之就小。所以自制刮刀時要考慮用途。

  ④壓刀***Burnisher***

  壓刀的用途是把版面上的凸凹部分壓平,而獲得各種層次的調子。壓刀有很多的型號、種類,壓刀一般都是尖部微彎,彎曲的角度根據需要有很多變化,在表現細小區域性時,用尖部微彎,頭部較尖的,而刻畫大面積的地方可選擇大號的,彎度較大尖部以圓尖的為宜。在購買壓刀時,要特別的注意尖部分,因壓刀大部分是使用尖部,一般的情況刀尖不要太尖,以形狀光滑的為佳。

  在表現細小的區域性時,應該用握鉛筆的方式使用。而表現大面積時,用五指握住使用。長期使用後,尖部會被磨平,所以要經常打磨,打磨時先用粗砂紙,蘸點兒機油打磨基本形狀,然後再用細砂紙進行磨光。

  ⑤滾點刀***Roulette***

  滾點刀是在金屬桿前有一個會轉的圓滾,滾上有規則的凸點。用力在版面上滾壓的話,就會在版面上產生凹點,那麼交叉的話就會在版面上形成很重的調子。也可以用來表現規則的點線,因為滾上的紋理規則,所以做出的效果有極精密的感覺。

  滾點刀有很多種類,有單片狀的,只能滾出一條點狀線。也有幾條線並行的,一次能滾出很多條平行線。圓滾的寬窄變化很多。滾上的凸點依疏密分很多型號,45#—150#,一般點越密價格越貴,現在國內也生產滾點刀,但質量還有待提高,美國產的滾點刀質量最佳。

  滾點刀雖然能在版面上製造出豐富的調子,但用它做美柔汀版太費力氣,而且長期使用滾點刀做美柔汀版會損傷滾點刀上的凸點,凸點鈍了以後不能打磨,滾點刀也隨之報廢,所以滾點刀最好是用於做幹刻和飛塵時,修補區域性的調子,或表現區域性的明暗,或在美柔汀製版時修改區域性問題,總之滾點刀效果與其他技法靈活運用為佳。另外也可以在塗有防腐液的版面上用滾點刀滾點,然後腐蝕而達到製造調子的效果,同時還不容易損傷滾點刀。

  ⑥搖點刀***Rocker***

  搖點刀的形狀如同扇形,一側有一排排均勻的凹線,向外側有一斜面,從而使凹線的尖部形成一排尖齒。正是這排尖齒能在版面上搖出無數的凹點。由於尖齒長時間在金屬版面上搖點時很易鈍,所以搖點刀的鋼質一定要很硬。搖點刀根據齒的密度分45﹟、65﹟、85﹟、100﹟、120﹟、150﹟等,從粗到細分很多目數。另外搖點刀的寬窄也分很多種,可以根據自己的習慣選擇刀的大小和目數。

  搖點刀的打磨:搖點刀因長期使用而鈍時,就需要打磨,但打磨搖點刀需要一定的技術性。首先,把刀尖側面的斜面對準磨石***或砂紙***,角度一定要準確,而且要小心,如果失誤的話,就不易彌補。然後呈弧線型前後打磨,一定要用細的磨石***或砂紙***並滴些機油,打磨好後可在紙上確認齒是否磨好,然後再用更細的砂紙處理,最後再用真皮反面上點兒油進行拋光處理。

  ⑦車刀

  即車床用車刀,是腐蝕技法中大面積修版時的工具。由於其鋼質較硬且呈方形,修版就用方形直面稜角與版面呈30°角向前推,並靠手的力度掌握深淺。

  2,印刷工具

  ①調墨刀

  一般調墨刀大都用膩刀來代替,但這種膩刀過厚,而且缺少彈性。進口的專用調墨刀薄而富有彈性、不易斷、不易生繡。一般應準備大小型號的多把調墨刀,一種顏色一把為宜。

  ②刮墨膠板

  一般的間接製版技法都可以用刮板上墨,刮板可用絲網用刮板,根據畫面的大小,斷成5㎝—10㎝大小,絲網用刮板也有軟硬兩種,依需要選擇,深度腐蝕的版面可選擇軟刮板,而一般蝕刻的版面可用硬刮板。

  ③油滾

  油滾也應根據需要準備大小尺寸的油滾5㎝—50㎝,專業用油滾分硬滾和軟滾兩種,特別是在海特技法中,油墨就是通過油滾的軟硬度上墨。另外在印美柔汀版時,也必須用油滾上墨,因刮墨膠板容易損傷美柔汀的“毛刺”,而以油滾上墨就會避免這種現象。

  ④紙夾

  在銅版畫印製過程中,手上常常粘有油墨,易弄髒版畫紙。另外,有些紙經加溼後變軟、易破損,所以最好做兩個紙夾,這樣拿紙比較方便,紙夾最好用薄銅片來做,銅板的彈性比較好不宜鏽蝕。紙夾的四角要剪成圓形,以免劃破紙張。

  銅版畫的藝術特點

  線是銅版畫的主要藝術語言。線條的藝術創造可以在抽象與寫實兩個層面上進行,但在寫實的語境中同樣含有抽象語言。再現中的線條有很多其實是主觀性和客觀性的結合,它們都是藝術家操作利用工具特性的結果。線是銅版畫的基礎,大自然中不存線上條,再細的線狀物在放大鏡面反射下觀察也會有面。,線是人類的發明,線條是主線和形體骨架,是想闖入無定型號世界的人創造的嚮導,它引導我們穿過自然物體的迷宮。沒有線條,我們會寸步難行。

  銅版畫用線的物理性質是多種多樣的,它可以是筆直或彎曲、短或長、窄或寬、Z字形或螺旋形的,各種不同的線都使人有著微妙的心理聯想,線條可以組織或分解畫面,線條的方向、位置、規模、型別,雕刀和刻針的彈性或粗細、在金屬版上鐫刻用力的大小,通過畫家的藝術處理,都不得能產生不同的效果。藝術家是線條的控制者,通過線條的描繪或腐蝕,可以傳達出藝術家的能力、經驗、意圖和精神力量,使人感受到線條的內在含義:均衡或失重、明確或含糊、緊張或輕鬆。線條的個性或感情主要依賴於所描繪表達的物件,倫勃朗的銅版自畫像就是一個例子,細密交叉的線表現出物件豐富的層次和物體質感。

  通過構圖與表現,有些線條是主導的,有些是輔助的,但所有的線條作品中都是極其重要和相關聯的; 雖然銅版畫的線條可經被單獨欣賞,表現物件的線條可以是抽象或簡潔的,也可以像倫勃朗那樣豐富而細密。經過腐蝕而豐富的線可以表達物體的粗細深淺和質感,它有著自身美,就像惠斯勒的銅版畫作品。線條漸漸加深,分層次腐蝕是線腐蝕的關鍵。必須掌握以線為主要表現手段的基本功,這對銅版畫的直接法***幹刻法、雕凹線推刀法、美柔汀***和腐蝕法都是同等重要的的。在銅版上塗沫上防腐的塗層,然後用銅版刀進行刮刻的腐蝕銅版畫技法,某種程度上很像畫家用鉛筆畫素描的草稿,與當時的木版畫等式邏輯版種相比,具有很大的靈活性和自由性。更值得說明的是,腐蝕銅版畫技法中,有經過銅版三角刀的削磨,可以反覆修改和新增筆觸,從而增加最腐蝕的次數,達到畫面十分豐富的效果的技法。它還具有和幹刻法一樣的表現手法並可以和幹刻法同時使用,為版畫的蝕作增添了許多的可能性,使鏈長畫向無限的表現邁進了一大步。

  在銅版畫的製作技法中,還有一種重要的製版方法,我們叫它飛塵法也叫細點法。這種方法可以比較完善地表現出水彩畫的跡象效果。跡象的出現使得銅版畫的製作過程充滿了創作的痕跡,銅片畫的制性之強決定了銅版的製作過程同時也是創作過程。

猜你喜歡:

1.銅版畫製作方法

2.水印版畫的工具及製作方法

3.銅版畫的製作技法

4.版畫油墨怎麼調

5.銅版畫創作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