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養生食療小常識有哪些

  中醫認為,冬季是個非常適合養生的時節,那麼冬季應該如何養生呢?下面小編整理了冬季養生食療小常識以供大家閱讀。

  冬季養生食療小常識

  1、蘿蔔可降火

  白蘿蔔***甜脆者佳***1個***約500克***,切碎絞汁,生用加白糖適量調味,含漱口腔後徐嚥下。方中蘿蔔養胃消食、清熱生津。適宜口腔潰瘍兼胃脘脹痛、噯氣厭食者。

  2、喝杯黃瓜汁

  把新鮮的黃瓜用糖醃製一下,或者直接放入榨汁機中,加點冷開水榨汁。飲用黃瓜汁的時候,如果覺得有點苦澀,可以適量加一點兒蜂蜜,也可以根據個人口味搭配水果如獼猴桃。獼猴桃也有一定的解熱止渴功能,二者合用能潤口脣,緩解身熱、煩渴、咽喉腫痛、口腔潰瘍的效果更好。

  3、吃雪梨可清熱化痰

  雪梨是一種常見的水果,它藥用能治風熱、潤肺、涼心、消痰、降火、解毒。醫學研究證明,梨確有潤肺清燥的作用。因此對急性氣管炎和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出現的咽喉幹、癢、痛、音啞、痰稠、便祕、尿赤、祛痰均有良效。冬季上火,適當吃梨不但能夠清熱降火,同時也有助於輔助降壓。

  4、喝些“花茶”

  乾燥季節大家一定要注意多補充水分,也可以泡些花草茶來飲用保健。例如針對實火可喝些菊花茶、金銀花茶來清熱;陰虛者則可用麥冬、沙蔘、枸杞等泡茶飲。雖然說藥食同源,但中藥性味不同、每個人的體質也有所偏差,所以想用中藥泡茶飲的話,最好能先諮詢醫生,在專業醫生指導下使用。

  5、常喝冬瓜湯

  冬瓜含蛋白、糖類、胡蘿蔔素、多種維生素、粗纖維和鈣、磷、鐵,且鉀鹽含量高,鈉鹽含量低。具有清熱解毒、利水消痰、除煩止渴、祛溼解暑。用於心胸煩熱、小便不利、肺癰咳喘、肝硬化腹水、利尿消腫、高血壓等功效。

  6、決明子泡水喝

  肝火旺盛的主要表現就是眼睛發紅、發腫、疼痛、心情煩躁、容易發火;還有些人會感覺兩肋脹痛,痛點來回移動;早上醒來口渴的同時,還會感覺嘴裡發苦,這時人們可取決明子兩小勺泡水喝,如果症狀持續存在,可以在決明子中加入少許野菊花。如果眼睛的症狀不是紅、腫、痛,而是乾澀,同時感覺手腳心發熱、煩躁、盜汗,要考慮是肝虛火所致,這時就不要用決明子了,而要用枸杞15克,加上少許杭白菊一起泡水喝。每天晚上睡覺之前,還可以吃兩勺炒熟的黑芝麻。

  7、柚子有助清火

  中醫認為,柚子果肉性寒,味甘、酸,有止咳平喘、清熱化痰、健脾消食、解酒除煩的醫療作用;柚皮又名橘紅,廣橘紅性溫,味苦、辛,有理氣化痰、健脾消食、散寒燥溼的作用。

  8、喝碗綠豆粥

  綠豆粥具有養生、美容的效果。冬季吃什麼東西敗火?可別忘了綠豆粥哦!吃綠豆粥不但可以幫助減輕火氣,而且具有清熱解毒、護肝養顏的功效,冬天一碗熱騰騰的綠豆粥是敗火的極佳選擇。

  冬季養生茶飲

  1.蘿蔔茶。

  白蘿蔔100克,茶葉5克,食鹽適量。先將白蘿蔔洗淨切片煮爛,加少許食鹽,再將茶葉用開水泡5分鐘後倒入蘿蔔汁內服用,每日2次,不拘時限。白蘿蔔清熱化痰,茶清肺熱。久服有理氣開胃,止咳化痰之功。

  2.銀耳茶。

  銀耳20克,茶葉5克,冰糖20克。先將銀耳洗淨加水與冰糖燉熟,再將茶葉泡5分鐘,取汁對入銀耳湯中,拌勻服用。有滋養潤肺,止咳化痰之功。

  3.橘紅茶。

  取橘紅3~6克,先用開水沖泡,再放鍋內隔水蒸20分鐘後服用。每日1劑,隨時食用,有潤肺消炎,理氣止咳之功。適用於咳嗽多痰,黏痰多者效果較好。

  4.姜蘇茶。

  生薑、蘇葉各3克。先將生薑切絲,蘇葉洗淨,用開水沖泡10分鐘代茶飲用。每日2劑,上下午各服1劑。具有疏風散寒、理氣和胃之功效。適用於胃腸性感冒。

  5.枸杞桂圓茶。

  桂圓肉10克,紅棗10枚,枸杞3克,蓮子20克,紅茶5克,紅糖適量,將桂圓肉、紅棗、枸杞、蓮子加紅糖用紅茶湯燉服,桂圓乾補血,蓮子固精,紅棗補血補氣,枸杞補腎養肝。

  6.參桂茶。

  人蔘2克,肉桂4克,黃芪3克,甘草3克,紅茶3克,用沸水泡5分鐘後喝,可以益氣溫中,治氣血兩虧。

  7.茴香茶。

  茴香5克,紅茶3克,紅糖10克。用沸水泡喝,可溫腎散寒,和胃理氣。

  8.冬蟲夏草茶。

  冬蟲夏草3克,紅茶3克,用沸水沖泡5分鐘後喝,可以補虛益精。

看了的人還看:

1.冬季有哪些養生的食譜

2.冬季養生素食食譜大全

3.冬季養生健康食譜

4.冬季養生保健菜譜

5.冬季進補養生食譜有哪些

6.冬季養生湯食譜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