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節氣的風俗有哪些_冬至有哪些習俗習慣
冬至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也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冬至的發展和演變的過程中,也逐漸形成了許多的習俗文化,那麼冬至節的風俗習慣有哪些呢?接下來就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冬至的風俗
祭煤窯神、生育神
民間有的地方,還有祭祀煤窯神的習俗。相傳古時候有一位好心的姑娘,寒冬臘月為了躲避凶狠的財主,進了一個山洞。洞裡有一位老爺爺給了她一塊烏黑髮亮的石頭,姑娘拿到後倍感溫暖。好心的她又拿了許多黑石頭髮給鄉親們,鄉親們誰有了黑石頭,家裡就暖烘烘的。原來那位老爺爺就是煤窯神。於是,到了冬至,人們就會去祭祀煤窯神和那位姑娘。另外,廣東東莞的冬至節,有去廟裡祭拜十二孃神析求得子的習俗。
祭祖
人們在這天有冬至祭祖的習俗。祭祖的習俗有多種,如“送寒衣”,即子孫在嚴冬到來之時給故去的祖輩送去禦寒的衣服。又如江南某些地方的“棺材天”,即在冬至節黑夜把老人腐朽的棺材燒掉,把遺骨移入陶甕中。人們認為舉行這樣的洗骨和二次葬,能使祖先安息於九泉之下。
吃餃子
吃餃子是冬至節的一項飲食習俗。相傳漢朝名醫張仲景看到很多窮人臘月時耳朵凍爛了,就把藥材和羊肉一起煮,撈出來後切碎,用麵皮包成耳朵樣子的餃子給人們吃。人們吃後,頓覺兩耳發暖。從冬至這天到除夕,凍耳朵的鄉親都被這餃子治好了。於是,民間就有了冬至吃餃子不凍耳朵的說法。
吃餛飩
冬至節的又一飲食習俗,所謂“冬至餛飩夏至面”。相傳春秋戰國某個冬至時節,沉湎酒色的吳王夫差吃膩了山珍海味,西施就和麵擀皮,做出了簸箕式的麵點,獻給吳王,受到喜愛,據說這是後世餛飩的原型。
冬至過了還冷嗎:會越來越冷
入冬至接下來天氣會越來越冷。進入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節氣。這意味著,一年中最寒冷的時段就要到了。儘管冬至以後,太陽直射點從南迴歸線逐漸向北擺動,但由於地球接受的太陽輻射能量大大小於散失的能量,所以北半球未來一個多月的天氣趨勢就是越來越冷。冬至,和接下來的小寒、大寒這三個節氣,是我國最冷的時段,因此民間把這三個節氣合併稱為“隆冬”。隆冬時節,平均5-7天就有一次冷空氣南下,寒潮、冰凍、暴雪,則是隆冬時節三大主要災害性天氣。
- 冬至節氣的風俗有哪些_冬至有哪些習俗習慣
- 汽車等待的時候文學作品類閱讀原文附答案
- 有關於人口問題論文範文
- 高二物理恆定電流知識點總結
-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易錯知識點
- 成功背後的動人故事優秀作文***2***
- 高考物理力與運動知識點梳理
- 激勵自己成長的名言
- 張姓女孩取名字技巧
- 關於歌頌母愛的散文詩
- 高中物理楞次定律知識點
- 中國古代勵志名人名言
- 關於父親的英文詩歌大全感恩詩歌欣賞
- 如何讓膝上型電腦散熱快
- 美容按摩油的作用
- 房產銷售個人工作總結範文模板
- 初二地理期末複習知識
- 八年級人教版數學下冊期末練習
- 關於冬天楓葉的勵志詩句
- 小學寄宿生管理制度範文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