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歲錢的來歷有什麼寓意

    春節有個重要習俗,那就是可以討壓歲錢,這也是小朋友非常期待春節的理由之一。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壓歲錢的來歷的相關資料,供大家參考!

  壓歲錢的來歷

  最早的壓歲錢出現於漢代,又叫壓勝錢,並不在市面上流通,而是鑄成錢幣形式的玩賞物,有避邪的功能。錢幣正面一般鑄有“萬歲千秋”、“去殃除凶”等吉祥話和龍鳳、龜蛇、雙魚等吉祥圖案。

  關於壓歲錢,有一個故事。傳說古代有一個叫“祟”的小妖,黑身白手,他每年年三十夜裡出來,專門摸睡熟的小孩的腦門。小孩被摸過後就會發高燒說夢話,退燒後也就變成痴呆瘋癲的傻子了。人們怕祟來傷害孩子,整夜點燈不睡,就叫“守祟”。

  據說嘉興府有一戶姓管的人家,夫妻老年得子,十分珍愛。在年三十晚上,為防止“祟”來侵擾一直逗孩子玩,小孩用紅紙包了八枚銅錢,包了又拆,拆了又包,睡下以後,包著的八枚銅錢就放在枕邊。半夜裡,一陣陰風吹過,黑矮的小人正要用他的白手摸孩子的頭,突然孩子枕邊迸出一道金光,祟尖叫著逃跑了。

  於是這件事傳揚開來,大家紛紛效仿,在大年夜用紅紙包上錢給孩子,祟就不敢再來侵擾了。因而人們把這種錢叫“壓祟錢”,“祟”與“歲”發音相同,日久天長,就被稱為“壓歲錢”了。

  長輩給孩子們“壓歲錢”,代表著對孩子新一年的祝福,其實,“壓歲”不一定要用錢,古今不用錢為孩子“壓歲”的不乏其例。宋代大文豪蘇軾給其子蘇邁的就是一隻普通的硯臺,並以親手刻在硯臺上的“以此進道常若溫,以此求進常若驚,以此治財常思予,以此書獄常思生”的硯銘激勵兒子。

  如果長輩們在春節送給孩子們的是能夠激發引導他們健康成長的“壓歲物”、“壓歲言”,可能會更有意義,也不失為一種好風尚。同學們對於自己的“壓歲錢”要合理使用,有的放矢,為自己的學習更好的服務。

  春節對聯大全

  上聯:五更分兩年年年稱心

  下聯:一夜連兩歲歲歲如意

  橫批:恭賀新春

  上聯:五湖四海皆春色

  下聯:萬水千山盡得輝

  橫批:永珍更新

  上聯:喜居寶地千年旺

  下聯:福照家門萬事興

  橫批:喜迎新春

  上聯:喜滋滋迎新年

  下聯:笑盈盈辭舊歲

  上聯:天增歲月人增壽

  下聯:春滿乾坤福滿樓

  橫批:四季長安

  上聯:一帆風順吉星到

  下聯:萬事如意福臨門

  橫批:財源廣進

  上聯:一帆風順年年好

  下聯:萬事如意步步高

  橫批:吉星高照

  上聯:一乾二淨除舊習

  下聯:五講四美樹新風

  橫批:辭舊迎春

  上聯:一年好運隨春到

  下聯:四季彩雲滾滾來

  橫批:萬事如意

  上聯:一年四季春常在

  下聯:萬紫千紅永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