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的計算機病毒是怎樣的
計算機病毒不但本身具有破壞性,更有害的是具有傳染性,一旦病毒被複制或產生變種,其速度之快令人難以預防。傳染性是病毒的基本特徵。在生物界,病毒通過傳染從一個生物體擴散到另一個生物體。在適當的條件下,它可得到大量繁殖,並使被感染的生物體表現出病症甚至死亡。以下是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第一個計算機病毒的相關知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電腦病毒的概念其實源起相當早,在第一部商用電腦出現之前好幾年時,電腦的先驅者馮·諾伊曼***JohnVonNeumann***在他的一篇論文《複雜自動裝置的理論及組識的進行》裡,已經勾勒出病毒程式的藍圖。
不過在當時,絕大部分的電腦專家都無法想像會有這種能自我繁殖的程式。
1975年,美國科普作家約翰·布魯勒爾***John Brunner***寫了一本名為《震盪波騎士》***ShockWaveRider***的書,該書第一次描寫了在資訊社會中,計算機作為正義和邪惡雙方鬥爭的工具的故事,成為當年最佳暢銷書之一。
1977年夏天,托馬斯·捷·瑞安***Thomas.J.Ryan***的科幻小說《P-1的春天》***The AdolescenceofP-1***成為美國的暢銷書,作者在這本書中描寫了一種可以在計算機中互相傳染的病毒,病毒最後控制了 7,000臺計算機,造成了一場災難。虛擬科幻小說世界中的東西,在幾年後終於逐漸開始成為電腦使用者的噩夢。
而差不多在同一時間,美國著名的AT&T貝爾實驗室中,三個年輕人在工作之餘,很無聊的玩起一種遊戲:彼此撰寫出能夠吃掉別人程式的程式來互相作戰。這個叫做磁芯大戰***corewar***的遊戲,進一步將電腦病毒感染性的概念體現出來。
1983年11月3日,一位南加州大學的學生弗雷德·科恩***FredCohen***在UNIX系統下,寫了一個會引起系統宕機的程式,但是這個程式並未引起一些教授的注意與認同。科恩為了證明其理論而將這些程式以論文發表,在當時引起了不小的震撼。科恩的程式,讓電腦病毒具備破壞性的概念具體成形。
- 第一個的計算機病毒是怎樣的
- 成功的例子現代名人事例有哪些
- 最有效的運動瘦臉方法
- 女生勵志的微信名字精選_適合女生的勵志微信名
- 電腦主機板識別不了光碟機怎麼辦
- 女人燉什麼補血湯喝好
- 計算機網路教程試題及答案
- 早晨空腹喝水究竟是對是錯
- 寫給女兒二十歲生日的一封信
- 如何說情話討好老公_對丈夫撒嬌的有效方法
- 美女照鏡子打一成語的答案
- 深圳市簡單房屋租賃合同範本
- 有關愛情的經典說說語錄
- 媽媽寫給孩子的文章
- 退款協議書範本
- 情人節對閨蜜說的話
- 員工喜歡老闆怎樣的溝通方式
- 寶寶家長如何與幼兒園老師溝通
- 桌上型電腦獨立音效卡品牌配置
- 讓人難忘的愛情英文詩詞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