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日閱讀練習及答案
《端午日》中作者憑著對端午節民俗的細緻觀察和深切感受,描寫了龍舟競渡和趕鴨競賽的歡快場面,展現了茶峒人同慶端午的淳樸民風。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端午日》閱讀材料
端午日,當地婦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額角上用雄黃蘸酒畫了個王字。任何人家到了這天必可以吃魚吃肉。大約上午11點鐘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飯。把飯吃過後,在城裡住家的,莫不倒鎖了門,全家出城到河邊看划船。河街有熟人的,可到河街吊腳樓門口邊看,不然就站在稅關門口與各個碼頭上看。河中龍船以長潭某處作起點,稅關前作終點,作比賽競爭。因為這一天軍官、稅官以及當地有身份的人,莫不在稅關前看熱鬧。划船的事各人在數天以前就早有了準備,分組分幫,各自選出了若干身體結實、手腳伶俐的小夥子,在潭中練習進退。船隻的形式,與平常木船大不相同,形體一律又長又狹,兩頭高高翹起,船身繪著硃紅顏色長線,平常時節多擱在河邊乾燥洞穴裡,要用它時,拖下水去。每隻船可坐十二個到十八個槳手,一個帶頭的,一個鼓手,一個鑼手。槳手每人持一支短槳,隨了鼓聲緩促為節拍,把船向前劃去。坐在船頭上,頭上纏裹著紅布包頭,手上拿兩支小令旗,左右揮動,指揮船隻的進退。擂鼓打鑼的,多坐在船隻的中部,船一劃動便即刻嘭嘭鐺鐺把鑼鼓很單純的敲打起來,為划槳水手調理下槳節拍。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聲,故每當兩船競賽到劇烈時,鼓聲如雷鳴,加上兩岸人吶喊助威,便使人想起梁紅玉老鸛河時水戰擂鼓的種種情形。凡是把船劃到前面一點的,必可在稅關前領賞,一匹紅布,一塊小銀牌,不拘纏掛到船上某一個人頭上去,都顯出這一船合作努力的光榮。好事的軍人,當每次某一隻船勝利時,必在水邊放些表示勝利慶祝的500響鞭炮。
賽船過後,城中的戍軍長官,為了與民同樂,增加這個節日的愉快起見,便派士兵把30只綠頭長頸大雄鴨,頸脖上縛了紅布條子,放入河中,盡善於泅水的軍民人等,自由下水追趕鴨子。不拘誰把鴨子捉到,誰就成為這鴨子的主人。於是長潭換了新的花樣,水面各處是鴨子,同時各處有追趕鴨子的人。
船與船的競賽,人與鴨子的競賽,直到天晚方能完事。
《端午日》閱讀題題目
1.第一段主要描寫了哪三個場面?在原文上用“/”劃分層次。
第一個場面:
第二個場面:
第三個場面:
2.這是一篇端午日賽龍舟場面的短文,全文緊扣******,展開思路。
3.全文三段文字,按什麼順序來安排材料?
4.歸納這三段的段意。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5.文章提及了茶峒人端午日哪幾種習俗?
6.文章開始三個“莫不”句有什麼表達作用?
7.作者憑著對******民俗的細緻觀察和深切感受,描寫了龍舟競渡和趕鴨競賽的歡快場面,展現了茶峒人同慶端午的淳樸民風,表現******的民族精神。
《端午日》閱讀題答案
1.第一個場面:***開頭至“莫不在稅關前看熱鬧”***,寫茶峒人傾城而出到河邊觀看划船。
第二個場面:***“划船的事各人在數天以前”至“擂鼓的種種情形”***,寫划船前的準備、船上賽手的配置和龍舟競渡的盛況。
第三個場面:***“凡是把船劃到前面一點的”至段末***,寫划船竟賽的優勝者領賞和軍人放鞭炮慶賀的情景。
2.端午日
3.答案:時間順序。
4.第一段:賽龍舟的場面;
第二段:競追鴨子;
第三段:結束賽事。
5.答案:用雄黃蘸酒在額角上畫個王字、划船競渡、追趕放鴨。
6.答案:文中三個“莫不”展現了人人蔘與、一個不漏的場景,為下文龍舟競渡為什麼如此吸引人設定了懸念。
7.湘西端午。奮發向上、合作爭先
- 端午日閱讀練習及答案
- 高校報考指南高校報考簡章
- 幼兒園中班家長會發言材料
- 學校春季運動會閉幕式講話
- 如何防止電腦宕機
- 散文雜文精選
- 醫院工作轉正自我鑑定申請書
- 給人像攝影新手的溝通必殺技
- 比較好玩的腦筋急轉彎
- 七年級語文下冊作業本答案浙教版
- 最新青島旅遊景點推薦
- 炒香辣螃蟹的做法滋補又美味
- 小公司半年工作計劃
- 艾灸可暖宮助孕的原理以及調理方法
- 給男朋友留言生日祝福的話
- 如何做家務活會又幹淨又輕鬆
- 夏季小朋友國旗下講話稿
- 小學生必讀的經典好書籍排名
- 勵志早安心語女人篇
- 經典的名言警句摘抄大全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