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實攝影的感悟

  真正掌握攝影這門藝術,駕馭好手中的相機並不是那麼容易,“入門容易、成名成家難上難”。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對於,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一、攝影是什麼?

  現今沒有權威的答案。我認為攝影就是通過光和介質記錄景物。

  攝影師以光線繪畫,通過圖片藝術創造地表達個人對景物情感,如同作家用文字、畫家用畫筆渲染對景物情感一樣。

  二、紀實攝影是什麼?

  紀實攝影是攝影者直接用光和介質描繪現實社會中的人、物與環境。 1985年,美國人斯蒂芬尼.安克萊恩在《紀實攝影的新定義》中說:紀實攝影是由一個技藝高超,富有獻身精神的攝影家以任何畫幅的照相機拍攝的系列照片,它能抓取人類狀況的現實本質,展現生活條件,無論是好是壞。 中國“紀實攝影”概念最早由王惠敏在1984年《國際攝影》提出來。

  紀實攝影是尊重被攝物件,不虛構、不粉飾、不誇張,大多以抓拍的方式記錄的真實的情景。紀實攝影作品無論美好或是醜陋,目的都在於表現一個真實的世界,引起人們的關注,喚起社會良知,記錄特有的世界文化歷史。

  紀實攝影是尊重被攝物件,不虛構、不粉飾、不誇張,大多以抓拍的方式記錄的真實的情景。紀實攝影作品無論美好或是醜陋,目的都在於表現一個真實的世界,引起人們的關注,喚起社會良知,記錄特有的世界文化歷史。

  三、攝影的介質

  攝影介質主要分為傳統相機和數碼相機***手機相機***兩大類。從1826年到2007年的180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把溼板變成了幹板,又把幹板變成了膠捲,又用CCD替代了傳統膠捲,數碼相機代替傳統相機。從圖片的後期製作來看,數碼攝影意味著不再需要傳統的化學暗房,圖片稍加調整聯上印表機就出照片。有人預測,隨著科技的發展,生物感光器來替代現有的數碼相機CCD***CMOS***。但不管記錄的媒介怎麼變,攝影的本質是不會改變的。

  攝影是貴族玩的藝術,是一門深奧的藝術。但是,經過180年來攝影技術的發展,攝影過程變得越來越簡單,極大地降低了這門藝術的門檻,使攝影走進了千家萬戶。

  公元前388年,春秋時期魯國人墨翟在《墨經》中有8條論述了幾何光學知識,它闡述了影、小孔成像、平面鏡、凹面鏡、凸面鏡成像,還說明了焦距和物體成像的關係,這應該是照相機***原理***的祖師。這些比古希臘歐幾里德***約公元前330~275***的光學記載早百餘年。實事求是地說,不管是一百多年前的笨重箱機,前幾十年的各種膠捲相機,還是今天的數碼相機,其成像原理和《墨經》記載的針孔成像都是同一個原理。

  1、傳統器材

  1826年法國人尼埃普斯***JosephNièpce,1765~1833***終於找到了第一種膠捲瀝青。他把感光後能變硬的白瀝青塗在錫合金板上,裝進暗箱裡對著窗外曝光了8小時,得到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張照片。 1839年,法國人達蓋爾發明了一種銀版攝影術,用碘化銀替代白瀝青,用鍍有碘化銀的鋼板在暗箱裡進行曝光,以水銀蒸汽進行顯影,再以海波溶液定影,最後得到了十分清晰的金屬照片。銀版攝影曝光大約需要10到30分鐘。這種照片寶利來一次成像照片相似,沒有底片。

  英國人塔爾博特才是攝影術的真正發明人。1844年,塔爾博特在倫敦出版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本攝影畫《ThePencilofNature》,大自然的筆,印數150冊。

  1851年倫敦人阿切爾***FrederickScottArcher,1813-1857***發明了***碘化銀混合的***火棉膠***Collodion***攝影法,又稱溼板攝影法***WetPlateProcess***。溼板法進一步降低了底片成本,而且曝光時間減少到了一分鐘之內。

  1871年之後幹版法替代了溼板,並將曝光時間進一步縮短為1/25秒***室外光線下***。巨大的進步啊。1/25秒意味著可以手持相機了。在這之前,所有的拍攝都必須用三角架。

  1888年,伊斯曼正式開始出售賽璐璐片基的卷裝柯達膠片。當時這種膠捲感光度為ISO12.很快感光度ISO100以上的膠捲也研製出來,至此,攝影底片的問題被徹底解決,接下來一百年膠捲就沒再有什麼大變化了。也許後來彩色膠捲算是一大發展,但鄙人認為色彩是攝影最後考慮的因素。

  1888年卷裝柯達膠捲上市後,照相機和底片尺寸都越做越小。 1890年左右的時候出現了6X6釐米尺寸的膠捲,也就是今天我們常用的120膠捲。據說是愛迪生把當時伊斯曼柯達公司最新的70毫米膠捲從中間裁開,並在兩邊打上易於卷片的小孔,就成了我們今天常用的35毫米膠片,它的實際尺寸是每張24X36毫米。 1914年,在德國萊茲***Leitz***顯微鏡廠工作的工程師巴納克***OskarBarnack***製造了世界第一臺使用35毫米膠捲的135相機,這就是大名鼎鼎的萊卡原型機Ur–Leica。從此那些笨重的木頭箱子開始被拋棄,精密機械和光學的產物135相機開始一統天下。剛開始是以萊卡為代表的旁軸取景135相機,到1948年,東德蔡司***Zeiss***公司生產出一種取景和拍攝可以共用一個鏡頭的135相機,這就是我們現在用的單鏡頭反光照相機,簡稱單反***SLR***。 2、數碼相機

  2數碼相機

  數碼相機:***又名:數字式相機英文全稱:DigitalCamera簡稱DC***,是一種利用電子感測器把光學影像轉換成電子資料的照相機。 數碼相機與普通照相機在膠捲上靠溴化銀的化學變化來記錄影象的原理不同,數字相機的感測器是一種光感應式的電荷耦合-{zh-cn:器件;zh-tw:元件}-***CCD***或互補金氧半導體***CMOS***。在影象傳輸到計算機以前,通常會先儲存在數碼儲存裝置中***通常是使用快閃記憶體;軟磁碟與可重複擦寫光碟***CD-RW***已很少用於數字相機裝置***。 第一個里程碑,數碼相機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1939年推出世界上第一臺黑白電視機,1951年賓•克羅司比實驗室發明了錄影機***VTR***,這種新機器可以將電視轉播中的電流脈衝記錄到磁帶上,1954年推出RCA彩色電視機,1956年,錄影機開始大量生產,它被視為電子成像技術產生。

  第二個里程碑,1970年美國貝爾實驗室發明了CCD,當工程師使用電腦將CCD得到的影象資訊進行數字處理後,所有的干擾資訊都被剔除了。後來“阿波羅”登月飛船上就安裝有使用CCD的裝置,就是數碼相機的原形。“阿波羅”號登上月球的過程中,美國宇航局接收到的數字影象如水晶般清晰。

  1981年8月在一款電視攝像機中首次採用CCD,將其用作直接將光轉化為數字訊號的感測器。

  1991年,柯達***Kodak***公司向市場釋出了其研製成熟的民用消費型數碼相機DC40。這被很多人視為數碼相機市場成型的開端。DC40使用了內建為4MB的記憶體,不能使用其它移動儲存介質,其38萬畫素的CCD支援生成756×504的影象,相容Windows3.1和DOS。蘋果***APPLE***公司的QuickTake100也同時在市場上推出。當時兩款相機都提供了對電腦的串列埠連線。

  伊士曼柯達公司EastmanKodakCompany,簡稱柯達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影像產品及相關服務的生產和供應商,總部位於美國紐約州羅切斯特市,是一家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的上市公司,業務遍佈15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球員工約8萬人。中國已經成為柯達全球第二大膠捲市場,僅次於美國。伊士曼柯達公司在影像拍攝、分享、輸出和顯示領域一直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一百多年來幫助無數的人們留住美好回憶、交流重要資訊以及享受娛樂時光。2012年1月19日,美國伊士曼柯達公司宣佈已在紐約申請破產保護,以爭取渡過流動性危機,確保業務繼續運營。

  3、攝影技術術語連結

  焦距:是指鏡頭距底片***CCD或CMOS***的距離。如果焦距合適,景物反射的光通過鏡頭能夠聚集在成像平面上,成為一個點照片清晰,反之則成為一個圓,從而導致照片模糊。

  曝光:開啟快門時,光線透過鏡頭,經過光圈,進入暗室,最後照在成像介質上,這個過程稱為曝光。

  曝光量:曝光量是由光圈值和快門速度共同決定的。曝光量是指一次***多次***曝光中,光聚集在成像平面上的多少。曝光量過低,會使得照片顏色發暗;曝光量過高,會使照片顏色發白,過低或過高都會使照片丟失細節。

  光圈值:是指暗室視窗的大小,光圈值越低,視窗越大,則透進的光越多,使得曝光量增加,反之亦然。

  當今,新媒體向網路化、移動化、即時化、融合化、社交化方向拓展,微博在中國的興起就是順應新媒體大勢的一個重要成功案例,紀實攝影,關鍵是瞬間的捕捉。 第一要素:場地

  選擇自己熟悉併合適的場地,對拍攝成功作品的關鍵。選擇熟悉或之前研究過的地方,對所拍攝的環境、人和事要了如指掌,拍攝成功的機會多。相反,一個陌生的環境、人和事,拍攝中要邊拍攝、邊思考,開放的心態,認真拍攝,是有回報的。

  第二要素:器材

  任何數碼相機都可以。我平時總帶一架卡片數碼相機,相機越小越好,注意,最好使用大光圈鏡頭,以免過慢的快門速度錯過拍攝瞬間。最近,新一代拍照手機擁有1400萬畫素攝像頭,3倍光學變焦可是一場產業革命的開始。 第三要素:敏捷

  鐵路多經行業的紀實攝影要把握機遇。自己一定要時刻保持敏銳的注意力,隨時做好拍攝準備,將相機準備好,一旦發現目標就能快速做出反應,敏捷捕捉瞬間。不等、只管拍攝,機遇總是稍縱即逝的。 第四要素:守法

  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遵守集團公司和單位有關的規章制度。多拍攝本單位的;少多拍攝外單位的;對敏感的、有政治傾向少拍攝、不拍攝。

  第三要素:冷靜

  當你看到鐵路多經行業的紀實攝影機遇來了,記住,最關鍵的就是觀察好和把握好。第一次,你可能會感到緊張,行內稱“玩心跳”,以後慢慢就會變得輕鬆多了。紀實攝影充滿了樂趣,通過相機可以觀察到同事、同行們在日常工作中的行為和形態。機遇來了要冷靜,如果你真的老是拍攝不好,沒有好的攝影圖片,不要心灰意冷,要堅持,要對自己有信心,成功就在你的眼前。 第六要素:全方位

  應該從不同角度、不同方位,把活動現場、人物和過程儘可能多地拍攝下來。在攝影過程中,既要有全景、中景、近景、特寫等全方位、多角度的拍攝,也要有對重要人物的重點突出。同時,讀卡器、閃光燈、鏡頭、三角架等都要備齊。

  手機中的數碼照相機的畫素不斷攀升,成為一種平民化的數碼相機和攝影影像傳播的媒體。手機相機作為即興捕捉影像和實時傳播影象的新媒體,已經慢慢滲透進了社會生活。手機攝影的圖片拍攝者,通過微博傳播攝影圖片資訊,而其微博的受眾則通過反饋參與評議,成為了所發表內容的新的“編碼者”。這樣,使攝影圖片的傳播由傳統的單向不迴圈轉變為多向迴圈,形成為互動的傳播,攝影在新的傳播環境下開始走向“對話”。

  四、互補性氧化金屬半導體CMOS

  晶片沒什麼差別,主要是利用矽和鍺這兩種元素所做成的半導體,使其在CMOS上共存著帶N***帶-電***和P***帶+電***級的半導體,這兩個互補效應所產生的電流即可被處理晶片紀錄和解讀成影像。CMOS的缺點就是太容易出現雜點。在相同解析度下,CMOS價格比CCD便宜,CMOS器件產生的影象質量相比CCD來說要低一些。

  前幾年,高階數碼相機使用CCD作為感應器;普通數碼相機使用CMOS感應器。由於CMOS感測器便於大規模生產,且速度快、成本較低,將是數字相機關鍵器件的發展方向。目前,新的CMOS器件不斷推陳出新,接近了CCD的成像質量。作為數碼相機的核心部件,CMOS感光器以已經取代CCD感光器,併成為主流的感光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