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的油畫圖片
龍作為我國的傳統吉祥物,有很多人喜歡龍,甚至還會畫龍的油畫作品。那你想知道是怎樣的嗎?今天先和小編一起欣賞這些,希望你會有所收穫的。
欣賞
1
2
3
4
5
欣賞完之後,請和小編一起看一些關於龍的介紹。
龍的形象
《說文解字》載:“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
辭書之祖《爾雅》提到了鳳凰的形象,關於龍卻隻字未提。宋人羅願為爾雅所作的補充《爾雅翼》中,卻有“釋龍”:“角似鹿、頭似駝、眼似兔、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同為宋人的書畫鑑賞家郭若虛在《圖畫見聞志》中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
到了明代,龍的形象更加具體豐滿起來,《本草綱目·翼》雲:“龍者鱗蟲之長。王符言其形有九似:頭似牛,角似鹿,眼似蝦,耳似象,項似蛇,腹似蛇,鱗似魚,爪似鳳,掌似虎,是也。其背有八十一鱗,具九九陽數。其聲如戛銅盤。口旁有鬚髯,頷下有明珠,喉下有逆鱗。頭上有博山,又名尺木,龍無尺木不能昇天。呵氣成雲,既能變水,又能變火。”
在《三國演義》中,羅貫中通過曹操之口,概述了龍的特點:“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雲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於宇宙之間,隱則潛伏于波濤之內。方今春深,龍乘時變”。
清代袁枚則在《子不語》中寫到“雷雨晦冥,龍來哀號,聲若牛吼。”
其中一種較為常見的龍的形象特點為九似:角似鹿、頭似駝、眼似兔、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
龍的產生背景
早期社會生產力低下,人們在嚴酷的自然環境裡生存,還不能獨立的支配自然力,也不能解釋自身來源,對自然界充滿幻想、憧憬乃至畏懼,崇拜各種比人類更強大的自然或超自然力量,這就是圖騰和鬼神產生的社會基礎。
龍圖騰形成的原因,一種說法認為源自黃帝的釜山合符。《史記·五帝本紀》記載:黃帝在打敗炎帝和蚩尤後,巡閱四方,“合符釜山”。這次“合符”,不僅統一了各部軍令的符信,確立了政治上的結盟,還從原來各部落的圖騰身上各取一部分元素組合起來,創造了新的動物形象——龍。
從此,中原大地上各個部族有了共同的龍圖騰,統一中華文明的歷史就此開啟,因而中國人都是“龍的傳人”。
這個故事雖然完美解釋了非自然界原始存在的龍怎樣成為了中華民族的祖先,但史前文化遺址中龍形象的發現,使它不攻自破。
現代大多數學者認為,龍圖騰是由其他動物圖騰演變而來的。早期比較具有廣泛代表意義的是“蛇演變說”,當蛇演變為龍後,我們自然也變成了“龍的傳人”。
但在實際上,龍的傳人這一說法直到五四之後才流行起來。
- 龍的油畫圖片
- 關於兩學一做四講四有做合格黨員優秀演講稿
- 消防演示黑板報版面設計圖
- 因興趣而成功的名言警句
- 西洋參的不同做法和功效
- 上升星座是白羊座怎麼樣
- 柳永的經典古詩句
- 可愛的長毛兔簡筆畫要怎麼畫
- 高考滿分作文素材屈原
- 最新乘務員實習心得體會
- 孩子吃什麼可以補鐵
- 文明禮儀書籍讀後感
- 澳門亞洲成人博覽鋼管舞表演
- 超拽霸氣幽默的個性簽名
- 小學三年級班級文化牆的素材
- 盆栽鬱金香種植
- 致未來的自己勵志說說_正能量激勵自己的說說
- 慷慨解囊造句
-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第三單元複習資料
- 學校學生代表孝老愛親演講稿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