獼猴桃的種植技術是什麼

  種植獼猴桃只要把好了園地及架式選擇、合理施肥、修枝蔬果、病蟲防治、適時採收“五道關”,就一定能夠獲得高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獼猴桃的種植技術,一起來看看。

  獼猴桃的種植技術

  選擇山區交通便利、光照充足、靠水源,雨量適中、溼度稍大地帶,疏鬆、通氣良好的沙質壤土或沙土,或富含腐殖質的疏鬆土類的丘陵山地作建園地為佳。場地確定後,先規劃道路、排灌系統以及肥料管理房等,然後規劃種植地通氣暗溝。

  獼猴桃適宜在海拔400~1200米的丘陵、山地種植。宜在10度~15度坡度的丘陵、山地建園。以大棚架為宜,冬季重度修剪,及時更新復壯。重施基肥,大水大肥,及時灌溉,忌忽幹忽溼,以防裂果。

  獼猴桃多采用平頂大棚架,可就地利用原有的小徑樹作活樁,再加一些可替換的竹木髒,關鍵部位使用混凝土樁。就地架高1.8米,用10-12號鐵絲縱橫交叉呈”井”字形網路,鐵絲間距60釐米左右。根據獼猴桃品種、計劃達到的產量和土壤肥力狀況決定施肥量。種植前坑槽內每株可一次施入果木肥2.5千克,幼期樹採用少量多次施肥法。其後一般每年施肥3次,追肥2次。基肥也即冬肥,在果實採收後施入,每株施有機肥2千克,並混合施入1.5千克磷肥。第1次追肥在萌芽後施入,每株施氮磷鉀複合肥2千克,以充實春梢和結果樹;第2次在生長旺期前施入,可施入果木肥或複合肥。因獼猴桃的根是肉質根,要在離根稍遠處挖淺溝施入化肥並封土,以免引起燒根。旱季施肥後一定要進行灌水。

  株枝整形根據搭架方式而定,要充分利用架面,使枝條分佈均勻,從而達到高產優質的目的。

  獼猴桃生長環境的要求

  影響獼猴桃生長髮育的主要生態因子是溫度、溼度、土壤、光照等。

  1.溫度:溫度是影響獼猴桃生長髮育的重要因子之一,在年平均溫度11℃以上地區可以正常生長。獼猴桃的萌芽對氣溫的要求非常敏感,其萌芽對氣溫要求的平均溫度是相對穩定,它的生物學零度是8℃,如果日平均溫度高於8℃,它開始萌動生長,日平均氣溫低於8℃,它的生長就會受到影響。夏季的久晴高溫和乾旱的天氣,也會影給獼猴桃的生長髮育帶來影響,會出現落葉、落果或枯梢現象。

  2.水分:水分是獼猴桃最基本的組成部分。其各種生命活動都必須有水分的參入。水分不足或過多都會對獼猴桃的生長髮育產生影響。獼猴桃的根系淺,不耐旱,因此獼猴桃在生長季節,高溫,乾旱時要及時合理灌溉,補充足夠的水分,降低樹體的溫度。獼猴桃在降雨1000毫米左右,空氣相對溼度在70﹪-80﹪的環境下可生長髮育良好。

  3.土壤:土壤是獼猴桃生長髮育的基礎,它所需要的養分,水分主要取之於土壤。土壤的各種物理、化學效能直接影響它的生長髮育。獼猴桃喜歡土層深厚,肥沃疏鬆,保水排水良好,腐殖含量高的砂質土壤。因此在栽培時要注意對土壤進行選擇改良。獼猴桃對土壤的酸鹼度也有一定的要求,獼猴桃在土壤PH5.5-6.5範圍能生長正常。在PH7.5以上偏鹼性土壤就出現缺鐵黃化,那就要及時採取措施,改善獼猴桃所需要的條件,才能收到生長結果良好的結果。

  4.光照:獼猴桃對光照的要求隨年齡而不同,幼苗期喜歡陰涼,成年植株則喜光,在良好陽光條件下,樹勢健壯,開花結果。影響產量和品質獼猴桃在自然分佈區的日照時數多在300-2600小時之間,就一般滿足其生長髮育時對光照的要求。

  5.海拔高度,要求海拔400-1000米之間,500-800米處最好。其次獼猴桃的生長髮育與坡向也有影響,獼猴桃的自然分佈一般以半陰坡較多且生長旺盛,結果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