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待禮儀重要性
中國有五千年文明史,素稱“禮儀之邦”。是什麼?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一些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禮作為精神原則
即儒家所倡導的仁德。仁是人們的內心的道德情感和要求。孔子把“仁”定義為“愛人”,並解釋說“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泛愛眾而親仁”。“愛人”是仁德的精神內涵和情感本質,禮則是仁德的外在表現。由此,孔子明確指出:“人而不仁,如禮何?”若是“人而不仁”,禮也就無從談起。只有具備莊重、寬厚、誠實、勤敏、慈惠品行的人,才會明禮、守禮、達禮。仁字從人從二,其本義義是指人與人之間的尊重和友愛。孔子要求人們不要忽視禮的精神,忘記了禮的這種本真的仁愛情感,而只在乎禮的形式。
:禮作為一種制度安排
即所謂禮制。在中國古代,禮的功能性目標就是維護等級制。生在“禮崩樂壞”時代的孔子,強調“安上治民,莫善於禮。”***《禮記??經解》***他一生為恢復合乎周禮宗法等級制的社會政治秩序和倫理秩序而奮鬥。孔子及後之儒者特別喜歡講等級名分,什麼都要分出貴賤尊卑,這是儒家思想的一個重要缺陷。孔子強調 “立於禮”,“不學禮,無以立”、“不知禮,無以立也”。禮之立人,首先在於禮是個人適應社會的方式,在等級森嚴、尊卑有序的社會政治倫理的等級結構中,你首先要明確自己所處的身份、地位而不越位。這種等級的而非平等的思想觀念,對中國傳統的倫理理念和人們的禮儀行為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
:禮作為文明禮貌的行為
是個人在社會交往活動中表現出來的修養和素質。作為教育家的孔子將禮作為要求學生掌握的六種基本才能即所謂六藝之一。一個人要使自己成為一個文質彬彬、溫柔敦厚的君子,修養良好個人素質,協調和諧人際關係,必須學禮、知禮、達禮。對於具體的禮儀形式,孔子表現了一種開放的、辨證的態度。孔子所更為看重的是禮儀形式的情感內涵,是人與人之間應有的本真關係,而不應拘泥於形式,並反對繁瑣禮儀。《論語·八佾》記載:“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甯戚。’”同時,孔子看到禮儀行為形式不是一成不變的,必然會因時代變化而有所損益。禮儀具有相對的靈活性和變化性。
毋庸置疑,現代禮儀的基本精神是平等、尊重和友愛。中國傳統的禮儀文明中的以人與人之間尊重和友愛的本真關係作為基本價值,看重禮儀形式的情感內涵的觀念,以及尊老敬賢、儀尚適宜、禮貌待人、容儀有整等禮儀規範,仍然具有現代價值。
- 接待禮儀重要性
- 獅子座跟白羊座配嗎
- 豆漿機壞了是不是還可以修理
- 學生自主實習申請書範文
- 如何正確有效的學習安卓程式設計
- 帶圖片的經典情感語錄
- 番茄炒雞蛋的家常做法有哪些
- 連結無線路由器後電腦網速變慢的原因是什麼
- 慶三八表彰大會主持詞
- 適合上班族的養生食物有哪些
- 太陽星座落在雙子座怎麼樣
- 八一建軍節部隊演講稿
- 半夜睡不著說說_失眠睡不著的句子說說
- 白菜燉豆腐的常見做法
- 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總複習
- 桌上型電腦如何安裝記憶體條最好
- 關於勇氣的勵志故事大全
- 論唐詩意象的密度中考語文現代文閱讀題及答案
- 三年級六一兒童節手抄報圖片大全_三年級六一兒童節手抄報內容資料
- 被壓在五行山下的猴子素描畫圖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