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養生湯怎麼做
暑夏的高溫已有所降低,進入秋季,空氣溼度相對降低,氣候偏於乾燥,且在燥氣中還暗含秋涼。所以,秋季養生要防燥防涼,特別在飲食上要注意養陰防燥合理搭配,下面給大家分享秋季養生湯吧。
秋季養生湯烹調方法
秋季養生湯之一:蘿蔔絲鯽魚湯
主料:鮮鯽魚、白蘿蔔
輔料:蔥、姜
調料:油、濃縮雞汁、料酒、鹽。
做法:
1 鯽魚去鱗、腮和內臟,洗淨拭乾水,在魚身雙面斜劃三刀。
2 白蘿蔔去皮洗淨,切成細絲;蔥去頭尾切成段,姜去皮切片。
3 燒熱鍋內3湯匙油,爆香薑片,放入鯽魚煎至雙面呈金黃色,盛起待用。
4 鍋內注入3碗清水,倒入蘿蔔絲與鯽魚一同煮沸,改小火燉煮30分鐘至湯呈奶白色。
5 灑入蔥段,加入2湯匙濃縮雞汁、1湯匙料酒和1/2湯匙鹽攪勻調味,即可出鍋。
功效:蘿蔔絲鯽魚湯是一道減脂瘦身湯,有化痰止咳、開胃消食、消脂瘦身的作用,還可以提高人體免疫力和預防感冒。蘿蔔有健脾胃、化痰止咳之效,與能補氣血、溫脾胃的鯽魚一同燉煮成湯,很適合大家秋冬季節飲用。
秋季養生湯之二:當歸生薑羊肉湯
主料:羊肉一斤,當歸一兩
輔料:生薑二兩。
當歸生薑羊肉湯
做法:
1.羊肉洗淨、切塊,用開水拖過,瀝乾水;當歸、生薑分別用清水洗淨,生薑切片。
2.將生薑下鍋內略炒片刻,再倒入羊肉炒至血水乾,剷起,與當歸同放砂煲內,加開水適量,武火煮沸後,改用文火煲2--3小時,調味供用。
功效:主要用於補益補身湯。有補氣養血,溫中暖腎作用,適用於婦女產後氣血虛弱,陽虛失溫所致的腹痛,同時,此湯還可以治療血虛乳少,惡露不止等症狀。
秋季養生菜有那些
1、紅棗山藥粥
材料:大米、紅棗、山藥、薏仁、紅糖。
做法:將大米同薏仁一起洗淨倒入鍋中大火燒開,轉小火慢煮;將山藥去皮洗淨,紅棗洗淨去核;山藥切塊與紅棗放入熬熟的粥中同煮,待粥黏稠後即可,食前放入紅糖。
功效:暖胃補氣。山藥性平、味甘,有補脾養胃,生津益肺之功效。薏仁可健脾益胃,補肺清熱、祛風溼。
2、百合秋葵
材料:百合4個、玉米半根、胡蘿蔔1段、黃瓜1根、秋葵3株、油鹽適量、蒜瓣1粒。
做法:玉米剝粒、上鍋煮熟,胡蘿蔔切丁,秋葵洗淨切塊,百合洗淨掰片備用,胡蘿蔔和秋葵焯水斷生後撈出。炒鍋放少許油,爆香蒜末,倒入胡蘿蔔、玉米、秋葵、炒勻。再倒入百合、快速炒均勻。調入少許鹽即可。
功效:秋葵的根在中醫上有清熱解毒、去膿和疏通血脈的功效,還能治筋骨損傷。秋葵含胡蘿蔔素及維生素A,對眼睛、面板都有幫助。
3、涼拌綠豆芽
材料:綠豆芽150g,萵筍80g,鹽1g,醋5ml,香油2ml,白糖1g,生抽5ml。
做法:豆芽摘去鬚根,清洗乾淨;萵筍去皮、洗淨,切絲;豆芽焯水後撈出,瀝乾水分;將豆芽、萵筍絲混合,放入調味料拌勻即可。
功效:夏末秋初,天氣溼熱,容易有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的症狀。綠豆芽除了含有降血脂和降血壓的成分,還能補充維生素A和C,此外還可以解百毒,清除人體內的毒素,清熱解毒,明目。
4、蓮藕排骨湯
材料:排骨300克,蓮藕300克,香蔥2棵,生薑1塊。
做法:排骨洗淨,砍成3釐米長的節,刮盡蓮藕表面的粗皮,切成塊,洗淨。生薑洗淨切成兩半。鍋內放適量水,放入半塊生薑、香蔥、料酒,燒沸後,下入排骨,汆水後撈出待用。炒鍋置火上,加水,下入排骨、半塊生薑、香蔥,用大火燒沸,去盡浮沫後改用小火,燉約20分鐘。把蓮藕、排骨及湯汁一起倒進砂鍋,再燉30分鐘,揀出生薑、香蔥不用,放精鹽、胡椒、味精即可。
功效:本湯可清熱消痰、補血養顏,凡貧血、心慌失眠者皆可食用。
- 秋季養生湯怎麼做
- 小學生講故事比賽文字稿本
- 關於中秋幼兒聽的小故事
- 微信傷感短的個性簽名
- 初二學生如何高效學習物理
- 初三青春勵志演講稿五篇
- 怎樣對待月經期的性愛
- 很逗比的搞笑女生網名_很搞笑的奇葩暱稱
- 走進新時代簡譜_走進新時代歌詞歌譜
- 中國工筆花鳥畫圖片大全
- 端午節掛艾草習俗由來的傳說_端午節掛艾草的傳說
- 冬季活動上的領導講話稿
- 聯通光纖貓怎麼下接無線路由器
- 創意企業文化牆圖片的展示
- 自主創業心得
- 驚蟄時節吃梨有哪些好處
- 五分鐘精彩演講稿夢想
- 高中生怎樣緩解學厭學情緒
- 土豆炸醬麵怎麼做好吃
- 比較成熟的個性簽名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