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顆針的功效與作用
三顆針,中藥名,為小檗科植物刺黑珠、毛葉小檗、黑石珠等的根皮或莖皮。三顆針具體有什麼樣的功效與作用呢?一起來看看吧。
1、清熱利溼
三顆針味苦性寒,苦能燥溼、寒能清熱,有清熱利溼之效。用於黃疸、赤痢、咽痛等證。
2、清肝明目
肝開竅於目。肝火上攻於目,目赤腫痛,羞明流淚,心煩口苦,苔黃脈數。三顆針入肝經,味苦性寒,清降肝火,故主治之。
3、散瘀消腫
跌打損傷初起,瘀血內阻、血流不暢,區域性紅腫熱痛。三棵針入血分,涼血止血,散瘀消腫,用於血熱瘀滯者相宜。
三顆針的藥用價值(僅參考)
【藥名】三顆針
【別名】銅針刺***《天寶本草》***,刺黃連***《貴州藥植目錄》***。
【入藥部位】小檗科植物刺黑珠、毛葉小檗、黑石珠等的根皮或莖皮。
【性味】苦,寒。
【歸經】肝,胃,大腸經。
【功效】清熱,利溼,散瘀。
【主治】治赤痢,黃疸,咽痛,目赤,跌打損傷。
【炮製方法】取莖枝颳去外皮,剝取深黃色的內皮,陰乾。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0.5-30g;或泡酒。外用:適量,研末調敷。
【使用注意】脾胃虛寒者慎用。
三顆針的配伍應用(僅參考)
1、配梔子:二藥合用,清熱利溼,消退黃疸,梔子通便,三棵針利尿,使溼熱從二便分消,用治陽黃,收效甚佳。
2、配黃連:黃連大苦大寒,清熱燥溼為治痢專藥;三顆針雖苦寒不如黃連,但涼血止血,善清血中熱毒;二藥合用,治療赤痢,清熱利溼,涼血止血,效果更佳。
3、配薄荷:薄荷氣味清香,體輕上浮,清解風熱,專利咽喉;三棵針味苦寒涼,瀉上焦之火,涼血消腫。二藥合用,同走肺經,故清肺利咽,化解毒熱,功效大增。
4、配菊花:菊花性涼,花體輕揚,辛香發散,清肝清目;三顆針味苦寒涼,瀉火解毒;二藥合用,清瀉並施,療效大增。
5、配續斷:續斷辛甘苦溫,入肝腎二經,辛行血脈,甘溫補益下元,接續筋骨,為骨傷科良藥;三顆針味苦寒涼,涼血止血,散瘀止痛,亦為骨傷所常用;前者偏補,補而不滯;後者涼血,血不妄行,二藥合用,補瀉兼施,治療跌打損傷,新病久疾,均能奏效。
- 三顆針的功效與作用
- 初中生學期數學評語
- 年度優秀員工自我鑑定
- 安全知識保證書
- 電腦顯示器老是閃黑屏怎麼回事
- 打呼嚕磨牙怎麼回事
- 孩子換牙過早的原因是什麼
- 高考聽力高分答題技巧:學會預讀
- 夢見買彩票中獎了的含義
- 淬鍊過的金子會發光閱讀答案
- 遵規守紀文明禮儀黑板報圖片
- 2017高三寒假複習計劃
- 消費者購房意向的調查問卷題目
- 合作學習的基本教學方法有哪些
- 六年級好看的垃圾分類手抄報
- 我的好媽媽作文三年級
- 兒童睡前故事小貓釣魚
- 常喝紅棗銀耳蓮子湯的功效和作用
- 夢到與男友吵架的預兆是什麼
- 兒童睡前故事書推薦故事3個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