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祛溼吃哪些中藥
盛夏雨水多,人體很容易出現溼氣重的症狀,想要祛溼,中藥是個好選擇,那麼夏季祛溼吃什麼中藥呢?不如跟著小編一起來學習夏季祛溼吃的中藥吧!
夏季祛溼的中藥1、茯苓
茯苓味甘淡,性平,人心、脾、肝、腎經,具有健脾和胃、補腦健身、利水滲溼、寧心安神等功效,被譽為中藥“八珍”之一。茯苓特點是補而不峻,利而不猛。藥性平和,既能扶正,又能祛邪,是脾虛溼盛者必不可缺的健脾祛溼中藥。
夏季祛溼2、五指毛桃
五指毛桃食藥兼之,在眾多祛溼食材中它的補虛作用較強,又能補脾肺之氣,中醫認為它能健脾補氣、養胃祛溼。體內溼氣較重時,利用五指毛桃煲湯煮水飲用,有助祛溼養生!
夏季祛溼3、蒼朮
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茅蒼朮和北蒼朮的根莖。芳香能化溼,味苦也能化溼,故祛溼力較強,溼濁去而脾運健,故有健脾作用。適用於脾為溼困、運化失司引起的食慾不振、脘悶嘔惡、腹痛洩瀉、舌苔白膩等,常與厚朴、陳皮等同用。
夏季祛溼4、綿茵陳
綿茵陳是廣東民間十分熟悉的祛溼類中藥,在春溼夏暑時常入藥入湯,它價格十分便宜且隨處可見,但它早在《神農本草經》時就被列為上品。中醫認為它能清溼退熱、利膽去黃,尤善治三焦溼熱,以及黃疸、肝炎、小便不利、風癢瘡疥等。
夏季祛溼5、五加皮
五加皮為祛風溼類中藥,具有祛風溼、強筋骨和利水的功效,同時它還有補肝腎、壯筋骨的作用。五加皮的藥用主要為治疝氣、腹痛、男子陽痿、小便餘瀝、女人腰脊痛、兩腳疼等。地處潮溼的區域,特別適合在端午節喝五加酒。
夏季祛溼6、白朮
白朮具有補脾益胃、燥溼和中、止汗、利尿、安胎的功能。《本草匯言》中記載,白朮“乃扶植脾胃,散溼除痺,消食除痞之要藥也”。白朮能改善脾胃虛弱、消化不良、食慾不振、易洩瀉等症狀,黃疸、容易出汗、水腫之人以及小便不利者亦可使用。
夏季祛溼7、赤小豆
赤小豆味甘,入心、小腸經,具有利水除溼、和血排膿、消腫解毒的功效。它清熱作用比綠豆弱,但利水祛溼作用更強,不但可以治療一般的水腫,甚至可以治療“大腹水病”,即肝硬化腹水。赤小豆一般用來熬粥或做餡。
夏季祛溼8、砂仁
砂仁昧辛,性溫,歸脾、胃、腎經。能化溼開胃、溫脾止瀉、理氣安胎。該品辛散溫通,氣味芬芳,其化溼醒脾,行氣溫中之效均佳,古人視其為醒脾調胃的、要藥。故凡溼阻或氣滯所致之脘腹脹痛等脾胃不和諸症可以常用,尤其是寒溼氣滯者最為適宜。
夏季祛溼9、茅根
白茅的根部,是利尿祛溼之好材料。中醫認為,茅根性寒、味甘苦,入肺經、胃經、小腸經,主要作用是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常用於治療一些熱病,如肺熱所致煩渴、咳嗽,胃熱所致的嘔吐等;也治療一些血癥,如吐血、尿血等;同時,可治療水腫、黃疸、小便不利等。
夏季祛溼10、薏米
薏米,在中藥裡稱“薏苡仁”,《神農本草經》將其列為上品,它可以治溼痺,利腸胃,消水腫,健脾益胃,久服輕身益氣。在溼氣較重的季節或地區,可用薏米煮湯喝。因薏米性微寒、偏涼,所以平時怕冷的陽虛體質者不宜長期服用。
夏季祛溼11、燈芯花
燈芯花為利水滲溼類中藥,具有清心降火、利尿通淋之功,尤其清心降火功效顯著,且不會過分寒涼,味又甘淡,常為廣東民間入湯入粥入藥之用。
- 夏季祛溼吃哪些中藥
- 女人補氣血的中藥有哪些
- 給上初中孩子的一封信優秀範文
- 成長傷感的說說
- 人生信念的名言
- 兒童卡通畫簡筆畫圖片大全
- 小學五年級的暑假作文素材
- 小學語文教學隨筆感言範文
- 有關逆境與成功的名言
- 傷心欲絕的句子精選
- 村鎮銀行面試自我介紹範本
- 資料分析練習題帶答案解析
- 關於愛的教育的讀書筆記大全
- 好吃的玉米饅頭怎麼做
- 子宮切除術後要注意什麼
- 魏姓男孩取名方法與霸氣的名字
- 適合公司早上聽的歌曲
- 物流專業實習心得與體會範文
- 小學五年級數學教師工作總結
- 單詞怎麼記得又快又牢_一天記500個詞的簡單方法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