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百萬英鎊觀後感

  《百萬英鎊》改編自馬克·吐溫的小說,故事本身倒是不用擔心質量不夠,很幽默風趣的喜劇片,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百萬英鎊觀後感,希望大家喜歡!

  百萬英鎊觀後感篇一

  根據馬克吐溫的名著改編,由格里高利派克主演。愛德華時代的倫敦,兩個有錢的老兄弟突發奇想,互相打賭,把一張一百萬支票給了身無分文初來乍到的美國人亨利 亞當斯,規則是亞當斯不能兌現這樣支票,在一個月後要原物奉還。兩兄弟其中一人認為僅僅擁有這張支票就能使亞當斯順利的進入倫敦上層社會,不僅錦衣玉食,還受人尊敬;而另一人則覺得如果亨利沒辦法兌現這張支票,那它就一文不值,絲毫不能幫助亨利擺脫窘境,更別提享樂了。

  故事從亨利到一家餐館吃飯開始,之前看他破衣爛衫對他態度惡劣的人知道他有一張百萬英鎊的支票後,態度180度大轉彎,從此亨利像乘上了東風,住高階酒店,穿定製的衣服,參加貴族的宴會,並且邂逅了漂亮的波姬婭小姐。雖然大家對他的態度都畢恭畢敬,阿諛奉承,以攀上他這樣的美國富豪而引以為傲。但忠厚老實的亨利還是忍不住心虛,可是支票引起的效應像是多米諾骨牌,憑他一己之力根本無法阻擋。尤其是當支票被人惡作劇藏起來之後,他的地位急轉直下,讓他認清了所有人的真面目。心愛的波姬婭不顧姑媽的反對,明知亨利丟了支票,變成了窮人之後,還是來到了他身邊。

  終於在一波三折的一個月之後,亨利把支票安全的送回到兩兄弟手中。勝負很明顯,這一張寫著一百萬英鎊的小紙片真是神通廣大,不用兌現,僅僅是一種有錢的象徵,就能讓所有人都圍著它團團轉。當兩兄弟提出給亨利找個好工作作為報酬的時候,這位老實的美國人還是拒絕了,恐怕他已經受夠了倫敦。索性的是,他還有波姬婭,雖然當他得知她是兩兄弟之一的乾女兒的時候著實嚇了一跳。當然,經過過去這一個月電梯似的上上下下的折騰之後,他的承受能力已經很強了。

  借《百萬英鎊》,馬克吐溫又一次成功的揭示了眾生百相。只不過他把亨利,一個美國人,放到了英國倫敦上流社會,用這個年輕的美國人身上的誠實和天真狠狠調戲了一下他周圍的英國人。

  百萬英鎊觀後感篇二

  《百萬英鎊》改編自馬克·吐溫的小說,故事本身倒是不用擔心質量不夠,很幽默風趣的喜劇片,該讚揚的都讚揚了,該諷刺的也全都沒落下,最後的結局是團團圓圓熱熱鬧鬧,大家各取所需了。你別說,這有錢人有時候的確是閒得沒事兒幹哈,用這個來打賭,真給是吃飽了撐的無聊到一定程度才能想的出來的娛樂方式。

  英國還真是一個名聲、信譽至上的國家,對待一個紳士在很多地方是很寬容的。在付款賒賬方面,看過的一些片子裡對待大學生還可以有很長的賒賬期呢,當然那時能上得起牛津劍橋的怎麼也給是個中產階級有點兒身份地位的,要不怎麼《法國中尉的女人》裡查爾斯只在聽到合約裡“自我放棄紳士權利”那條顯得尤為激動呢,名聲壞了這個人一輩子就完了。不過不管怎麼說,賒賬到電影裡這個地步恐怕也是戲劇上極大值的處理了。

  在馬克吐溫生活的那個年代並沒有“福利國家”的概念,因此我們可以斷定當時社會的貧富差距是很大的,我們能從飯店老闆驚訝的表情看得出來,我們能從裁縫店服務員的眼淚中看出來。他們肯犧牲他們的利潤來討好那所謂的“百萬富翁”。這是為什麼?難道他們並不在乎這些利潤嗎?他們當然在乎。如果亨利以一個窮人的身份走進這兩家店。即在他並沒有得到那張支票的情況下,我相信他一定會被老闆們毫不猶豫地趕出店外。但在他拿出這張百萬英鎊的支票後一切都變了,這其中的原因是什麼呢?我們常說“多個朋友,多條路”也許這是其中一個原因,誰沒有困難的時候,總得給自己留條後路。然而,當亨利是“百萬富翁”的訊息登報之後,原因就絕不是給自己留條後路這麼簡單。他們可以借亨利之名來為自己賺取利益,這也許就是他能免費的過著高品質生活的原因。也確實有人拿著他的名字去用了。

  丘吉爾在鐵幕演說中說:“沒有永恆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這句話本用來形容國家之間的關係,但我覺得把它用在這裡也未嘗不可。

  結局無疑是溫和的,不知為何我的腦中突然有了這一奇怪的想法,如果將《百萬英鎊》以魯迅先生的風格呈現出來,我想結局一定是悲慘的吧。必定是血淋淋的。但電影中的這個結局***原著中的結局***卻更能激起人們對愛情的美好向往。

  這一張支票,兩兄弟口中的“廢紙”照出了社會醜惡的一部分,也照出人性中美好的部分,我想還是稱其為“鏡子”吧。“照妖鏡”反而不適合它。

  百萬英鎊觀後感篇三

  這部片子講述了一張美國窮小子亨利·亞當斯在倫敦的一次奇遇。倫敦的兩位富翁打賭,把一張無法兌現的百萬鈔票借給亨利,看他在一個月內如何收場。一個月的期限到了,亨利不僅沒有餓死或被捕,反倒成了富翁,並且贏得了一位漂亮小姐的愛情。影片以其略帶誇張的藝術手法再現大師小說中諷刺與幽默,揭露了20世經初英國社會的拜金主義。

  金錢真的那麼重要嗎?金錢真的可以把不可能變成可能嗎?讀完這本書,許許多多的問題不斷在我腦海裡浮現。人們之所以那麼尊敬他,就是因為他們眼中的錢,同樣,要是我們換個角度思考這個問題,假如他沒有錢,人們還會不會那樣尊敬他,對他畢恭畢敬?答案是,不會!錢或許能滿足你一時的要求,讓你能夠更舒服地待在這個社會上,但是,錢總歸還是錢,它不會像榮譽、成就那樣,能讓你得到真正的尊敬與愛戴。錢讓你得到的尊敬都是虛偽的。

  電影中的一些情節讓我影像深刻,其一是:這位年輕人去了一家小餐館,老闆看他穿得像個乞丐似的,還怕他付不起錢。當老闆看到那張支票後,驚訝中帶有貪婪,彷彿想一手把那張支票拿在手中,永遠是自己的了。

  離開飯店後,年輕人認為他的衣服太破了,要買一套新的,不要被人瞧不起。所以,他去了一家大型的衣服店,店裡的店員看他衣服又骯髒又破舊,都不約而同的避開他,店老闆還認為他的到來會打擾店的氣氛,想打發他走。當奉命打發他的店員看到那張支票時,彷彿被電閃了一樣,不會動了。老闆見狀,立刻跑過來,看到那張支票後,渾身都在顫抖,那種激動、驚訝、貪婪的表情一一顯露了出來。

  看完了這兩段故事後,我認為,做人不能太貪婪,太拜金,讓人有一種自然的反感,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