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象山旅遊攻略

  象山位於鎮江市焦山風景名勝區內,西臨東吳路、南鄰江濱大道、東接焦山風景區南***、北臨金山湖,與焦山隔湖相望。象山是長江大斷裂得以儲存至今的物證,焦山-象山剖面對於長江大斷裂的研究具有獨特的意義。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浙江象山的旅遊攻略,供大家參考!

  浙江象山歷史文化

  關於象山名城,據清《丹徒縣誌》記載:“石公山在城北九里江邊。石公山頗握險要,與江中焦山相對峙。因山形如雙象,故又名象山。”有關志書記載象山堤沿江長一百五十丈。

  象山的歷史文化資源十分豐富。石隱庵一名石隱精舍,位於象山北麓,建於南宋乾道年間,原名普濟寺或普賢寺。象山過去是焦山定慧寺的塔陵之所,舊時還曾有普賢洞,傳說為文殊與普賢菩薩坐騎所化。

  清代張崇蘭在他的《悔廬文鈔》中記錄了象山十景,這十景分別是峨嵋洞、韓公墩、送江亭、釣月磯、石公山房、綠竹軒、翠蘿屏、青蓮花石、臥看雙峰閣、立鷺灘。《潤州事蹟詩抄》載有象山十景詩。

  此外,鄭板橋有《送友人焦山讀書》長詩一首,“焦山須從象山渡,參差上下一江樹。高枝倒挽行雲住,低枝搏擊江濤怒。枯藤盤拿蛇走壁,怪石崚嶒鬼峽路。日落煙生江霧昏,微茫星火沿江村。忽然飛鏡出東海,萬里一碧開乾坤。夜悄山中更悽肅,顴鶴無聲千樹禿。鄰屋時聞老僧咳,山魈遠在雲端哭。”

  石公山***象山***山頂有亭,名“來鶴”。清末金鶴望某日遊至來鶴亭,導遊者笑著說:“來鶴,鶴來。此亭待君三百年矣!請賜一聯。”金鶴望進撰一聯:“問鶴幾時來?我本去來無定跡;逢山且小住,君知去往有前緣。”

  沒有象山的話,焦山就顯得孤獨。定慧寺枕江閣佚名題“鸞島白浮空,月湧江流間室夢;象山情入座,潮來窗外有龍吟。”即可見象山與焦山的密切聯絡。

  浙江象山軍事遺址

  象山曾是宋元江防要地,傳說南宋大將韓世忠曾在此駐兵,山上有韓公墩***指揮台***,名將張世傑在此防禦元兵。

  焦山、象山隔江對峙,封鎖長江,晚清象山也曾建過炮臺,象山東麓的古炮臺遺址為同治年間所造江防炮臺。1841年副都統海齡守鎮江,加緊巡查防範,並“添派滿營官兵移置大炮四位,安設象山東碼頭隘口,逐日演放,以壯軍威,藉資熟練”。1842年7月15日,英軍派多艘軍艦進入鎮江江面,清軍象山炮臺的守軍曾開炮射擊,擊退英軍。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重建焦山和象山炮臺。焦山八座,象山十一座。

  象山山頂的炮臺為光緒年間所造。《續丹徒縣誌》卷七中,記載有“續增象山新式炮臺四座,象山西炮臺九座,象山巔快炮臺二座”。

  象山上還曾建有“半山臺”“閱武臺”“瞭望臺”等。“同治十三年移庵建臺掘河取土以填臺基。”“象山東臺電報局,內設電報生一人,光緒十九年設兵房辦公房屋一所,洋樓一所***以居洋教習***,望遠亭***在象山東峰山中新湘營統領陳荃湘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