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茶茶道的術語

  功夫茶並非一種茶葉或茶類的名字。而是一種泡茶的技法。之所以叫功夫茶,是由於這種泡茶的形態極為講究。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嗅茶:主人取來上好的茶葉,告知該品種的特點。風味,依次傳遞賞識嗅品一番。

  溫壺:未放置茶葉之前,先將開水衝入空壺,謂之“溫壺”,溫壺之水倒進茶船——即茶盤,一種紫砂淺盆。

  裝茶:應備有茶匙。漏斗,不宜用手抓茶置放,以免手氣。雜味混入,通常將茶葉裝至茶壺的2/3,甚至滿溢,數目之多令人咂舌。

  潤茶:沸水衝入壺中,至滿,使竹筷颳去壺麵茶沫,立即傾於茶船或茶海——一種較大的茶杯。

  沖泡:再衝入開水,但不要沸滾的,這便是第一泡茶。

  澆壺:蓋上茶蓋澆之開水,使壺內壺外溫度一致。

  溫杯:等候茶水泡好確當兒,用剛才溫壺及潤茶的茶水,就在茶船中清洗茶杯——這是一種比酒盅略小的小茶盅***便是茶壺本身也不外一個拳頭大小***。

  運壺:在泡好第一泡茶時,提壺沿茶船邊緣執行數週,俗稱“遊山玩水”,為的是不讓壺底水滴入茶杯串味。

  倒茶:將溫洗好的小茶盅一字排開,依次往返澆注,又稱“巡河”,或將壺中茶水先倒入茶海再注入杯中,切忌倒茶時一杯倒滿再倒第二杯,免得濃淡不均,這是一般飲者輕易犯的錯誤。

  敬茶:尊老愛幼。互相謙讓,這是中國人的世代相傳的精神美德,尤以敬第一杯茶最為重要,受之者必在座“首席”。

  品茶:功夫茶全套方法中最講究的一環,從賞識茶色。茶味。茶香到嗅。啜並舉,玩味再三,確如白居易詩云:“盛來有佳色,咽罷餘芬芳。”蘇東坡也說:“從來佳茗似佳人。”可見個中之味,餘味無限。特別看見那些個精於此道,鬚髮皆白的老“茶迷”,3個指捏1枚四螺般大拇指大小的袖珍小茶盅,騰挪於鼻脣之間,或嗅或啜為所欲為。且雙目微閉,如痴如醉,彷彿打坐的道人,外界萬物全然不覺,讓人不能不驚奇名茗的神奇功效。

  功夫茶的泡茶程式

  焚香靜氣:焚品檀香,造就幽靜、平和氣氛

  葉嘉酬賓:出示所泡茶葉讓客人觀賞

  火煮山泉:泡茶用山溪泉水為上,用火煮沸

  孟臣淋漓:即湯洗茶壺,惠孟臣是明代紫砂壺製作家,後人把名茶壺喻為孟臣

  烏龍入宮:把烏龍茶放入紫砂壺內

  懸壺高衝:又稱高山流水,把盛開水的壺提高沖水,充分激盪茶葉,使茶葉翻動,清潔茶葉

  春風拂面:用壺蓋輕輕颳去表面白色泡沫,使茶葉更清潔***不喝***

  重洗仙顏:用開水淋洗茶壺,即洗淨茶壺外表又提高壺溫

  若琛出韻:即湯洗茶杯,***若琛清初***,以擅長製茶杯而出名,後人把茶杯喻為若琛甌

  玉液回壺:即把已泡好的茶水倒入另一個茶壺使茶湯更為均勻

  遊山玩水:沿著杯壁斟茶一圈

  關公巡城:依次來回往各杯低斟茶水

  韓信點兵:壺中茶水少許時,則住各杯點斟茶水***又稱蜻蜓點水或觀音滴水***

  三龍護鼎:用母指食指扶杯,中指托杯,此法既穩當又雅觀,三根手指比喻三龍,此時另一手可做護杯姿勢

  喜聞幽香:即聞烏龍茶的香味

  鑑賞三色:認真觀看茶水在杯中的上中下三種顏色,故稱三色

  初品奇茗:觀看、聞香後開始品茶湯味道***三口為一品***

  盡杯謝茶:起身喝盡杯中之茶,以謝茶農栽種,製作佳茗,恩典感謝茶藝小姐盡心熱情敬獻茶藝、茶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