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亞歷史劇你可能沒看過

  四百多年來,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哈姆雷特》、《奧賽羅》、《李爾王》、《麥克白》常常被搬上舞臺;四大喜劇《仲夏夜之夢》、《皆大歡喜》、《第十二夜》和《威尼斯商人》也時有演出。但下面的這一部你可能沒看過,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些資料,供大家參閱。

  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版《哈姆雷特》

  在莎翁的三類戲劇作品中,悲劇和喜劇作品有著更高的知名度。

  除了劇作本身就十分優秀以外,它們還有這樣一個共性:對於大多數作品來說,就算更換家族、王國乃至時代,並不會影響劇作核心的劇情和表達的思想。

  所以你會看到,這些作品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國家被賦予多種解讀方式。

  但莎士比亞還有這樣一些作品,它們取材於英國曆史,講述舊王朝的隕滅,新王朝的誕生,舊王的死亡與新王的加冕。

  這就是莎翁的歷史劇。它們與時代緊密聯絡,展現君王的權謀與善變,臣子的忠誠與忤逆。

  凱文·史派西飾演的理查三世讓人印象深刻

  對於英國曆史不是很熟悉的人,很容易對歷史劇望而卻步。理查二世、亨利四世、五世、六世、八世……的確不太分得清。

  為避免講得太多又會引起混亂,這次先跟大家講講莎士比亞第二四聯歷史劇中的第一部《理查二世》。

  這部劇講了這麼一個故事:

  理查二世繼承祖父王位,但是實權被叔父蘭開斯特公爵約翰·剛特***注***把持。

  因此,理查二世記恨蘭開斯特家族,親政後找藉口驅逐了堂弟亨利,並在叔父約翰·剛特死後沒收其領地,剝奪了堂弟的繼承權。

  1399年,亨利在國王從愛爾蘭遠征歸來後舉兵拘捕了國王,並讓議會同意將理查廢黜,由亨利即位。

  毫無疑問,理查二世做的最大的一件錯事莫過於對蘭開斯特家族的趕盡殺絕。

  舉個類似的例子。在美劇《權力的遊戲》中,以瑟曦為首的蘭尼斯特家族只想把史塔克公爵送上長城做守夜人,讓喬佛裡與珊莎結婚,從而合理控制北境。

  然而無腦的喬佛裡卻選擇在珊莎面前砍下了艾德的頭……這件事正是讓維斯特洛陷入五王之爭的導火索。

  理查二世本可以選擇赦免亨利,讓他回到英國繼承爵位,從而與蘭開斯特家族和解,順利成章地向新一任蘭開斯特公爵“請求”資金支援。

  但他卻選擇非法剝奪亨利的繼承權,導致很多貴族倒戈,支援亨利成為新的國王。

  作為一名國王,只憑自己心意做事,罔顧國家利益,但有時又像是古希臘神話中顧影自憐的美少年Narcissus,理查二世具有複雜而多變的性格。

  塑造這樣一位人物,也就成了各位演員們證明自己的方式。

  伊恩·麥克萊恩在1969年將《理查二世》獻給了愛丁堡戲劇節的觀眾們,他塑造的理查二世猶如睥睨眾生的上帝,營造出了一種冷漠疏離的氣氛,直到最後才意識到自己也像一個普通人一樣需要朋友。

  這場演出轟動一時,倫敦西區此後兩個演出季的戲票全部售盡。

  凱文·史派西在重返倫敦戲劇圈的第二年***2005年***出演了由Trevor Nunn導演的《理查二世》,這部劇彰顯了Trevor Nunn的野心勃勃。

  舞臺上的一切都具有詭異而又和諧的現代感,演員們穿西裝,打領帶,臺上有顯示屏、錄影、麥克風、機關槍……

  這部劇讓凱文·史派西充分彰顯了自己在莎翁戲劇中的魅力,王者的氣息由內而外,自然而然地主導了老維克的舞臺。

  小雀斑埃迪·雷德梅尼在成名之前一直活躍在戲劇舞臺上,他在2011年出演了《理查二世》,完美地闡釋莎翁賦予理查二世的自負,一句“他騎著我的巴巴里馬嗎?”擊中了所有人的心。

  之後的事情你我都知道了。

  經過戲劇舞臺打磨的小雀斑逐漸褪去了青澀,在2014年憑藉《萬物理論》比小李子更早地拿到奧斯卡小金人。

  今年年初,皇家莎士比亞劇團帶著“王與國”系列《亨利四世》***上下篇***、《亨利五世》來滬,一時席捲了上海。

  遺憾的是,由於《理查二世》主演大衛·田納特的檔期原因,這部劇未能給上海的觀眾奉上現場演出,莎翁的第二聯歷史劇四部曲缺了這麼一部。

  為了彌補這一遺憾,上海大劇場後續引進了這一版本的高清放映版,先在5月登陸北京,即將在10月與上海的觀眾見面。

  與NT Live不同,皇莎的Live錄製的是他們在莎翁故鄉主劇場演出的莎士比亞劇作,力圖打造最原汁原味的莎劇。

  至於皇莎和環球兩個劇團具體有哪些不同,你可以戳這裡。

  此次飾演理查二世的大衛·田納特因在BBC神劇《神祕博士》中塑造的第十代神祕博士而聞名,他本人也一直都是一名戲劇演員。

  他曾稱戲劇是他“預設的生存方式”,並用行動詮釋著他的言語:

  在1996年加入皇家莎士比亞劇團之後,大衛·田納特出演了多部莎劇:《皆大歡喜》、《李爾王》、《威尼斯商人》、《羅密歐與朱麗葉》……

  在2009年出演《哈姆雷特》之後,大衛·田納特繼續演繹莎翁的劇作。

  這部於2013年首演的《理查二世》收穫了很多好評,它在豆瓣的評分是9.2,在IMDB的評分是8.4。

  劇中的理查二世身著絲綢長袍,如耶穌一般披散著長髮,前一刻還在以倦怠的姿態看著眼前的貴族互相指責,下一秒就以銳利的眼神望向被放逐的毛勃雷——唯恐他說出一同謀殺了自己的叔父葛羅斯特公爵的事實。

  田納特極其擅長角色情緒的多變,而他自身所擁有的像男孩一般脆弱的特質也為理查二世增添了不少魅力。

  先是在威爾士隨意地丟下王冠,並輕佻地將它戴在他喜愛的堂弟奧墨爾的頭上;但在回到倫敦的威斯敏斯特大廳後,他卻手拿王冠挑釁亨利:“來拿啊!”

  田納特對人物解讀鞭辟入裡,理查二世的乖張、任性、對權力的不捨被他表現得淋漓盡致:突然的吶喊“天佑吾王”張力滿滿,後一句“儘管我不再是了”則極具諷刺意味。

  第四幕開場這段實在是太精彩,話不多說,直接放視訊吧……

  以上這段視訊,正是皇家莎士比亞推出的《理查二世》高清放映版片段。雖然是放映版,但它在拍攝質量方面毫不含糊。

  錄製現場的舞臺周圍鋪滿了軌道,共有60名工作人員為此忙碌。

  他們得確保攝影機正常工作、麥克風錄下每一位演員的聲音、衛星傳送資料正常***做現場直播***……現場還有一臺大型搖臂Moviebird 44。

  對,就是這個大傢伙……

  以原汁原味著稱的皇莎在舞臺設計方面同樣用心:劇場是仿照古時莎士比亞戲劇演出的環形舞臺,觀演關係完全是正統莎劇範兒,與巡演時多遇到的鏡框式舞臺設計完全不是一種體驗。

  此外,它充分利用現代技術為戲劇服務,巧妙卻不炫技,只為達到“讓演員在劇中的每一個瞬間都出現在最好的位置”。

  注:理查二世的叔父在1340年生於法蘭德斯的岡特,按照貴族以出生地作為稱呼的傳統,他應被稱為岡特的約翰。

  為方便理解,本文采用朱生豪先生中文譯本,將其稱為約翰·剛特。另外,約翰·剛特娶了蘭開斯特伯爵的女兒布蘭奇,因此成為蘭開斯特公爵。

  這樣一部誠意滿滿的《理查二世》高清放映版,還不快去劇場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