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的答題模式和選擇題的解題策略

  想要喲在高考中取得比較好的成績,學生最好掌握一些的答題模式,下面的小編將為大家帶來高考地理的答題模式的介紹,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考地理的答題模式

  1、瀏覽全捲心中有數。

  拿到考卷,先把各種個人資訊按要求填塗好,然後就開始通盤瀏覽試題。瀏覽試卷的目的是:第一,先看看每道題主要是考查哪一模組知識的;第二,再感覺一下這份試卷的總體難度情況,以便合理安排做題時間。這樣,就能做到心中有數,不再慌張。

  2、細緻讀圖搜尋資訊。

  在每年高考試題中,地理試題的圖、表資料總是最豐富的,很多同學並不會很好地利用這些圖表。因此,在這裡提醒大家,有圖表的題目一定要細讀圖表,從中查詢有用資訊,分析其意義,得出結論,這是做地理試題的最重要的解題方法之一。

  3、選擇題要給出理由。

  選擇題在地理高考試題中最為重要,因為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雙項選擇題每小題3分,不細做選擇題,不經意間就會失去很多分數。因此對每道選擇題,特別是地球、地圖和自然地理部分的選擇題有一定思維難度,所以答案落筆前一定要給自己一個理由,在心裡做個簡單的分析。當然,還有些常規的做選擇題的方法,也是很有實效的,比如:正確答案唯一法,即根據資訊已得出正確答案,然後直奔正確選項;錯誤答案排除法,即雖不太清楚正確的結論,但從選項中可分析出哪些是錯誤的,排除掉後即可得出正確選項。

  4.簡答題要套用“八股”。

  運用正確的地理語言進行簡單表述,這也是近兩年地理高考的新趨勢,也是學生們認為的難點。這類題目往往是區域地理國土整治方面的問題,看起來也不難,但不易得分,主要難在學生答不到關鍵點上。其實做這類試題的技巧是:學生要提前準備好以前高考或模擬考中各類經典的簡單題答案,如:如何改善環境問題?工、農業地域型別的成因?如何改進工、農業發展方向?城市聚落形成原因和分佈特點等等,都可以套用地理“八股”式答題模式。

  高中地理的選擇題的解題策略

  1.比較研究型選擇題

  [題型特徵]比較研究是一種對彼此有聯絡的事物加以對照、比較,確定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並分析產生異同的原因的研究方法,是認識事物發展規律性的重要手段。比較研究方法在地理學研究方面一直佔有很高的地位,特別是在區域地理研究中,比較研究有其他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高考這樣具有導向性的考試中,有意識的設定比較型題目,目的是要我們加強在學習過程中對比較研究方法的運用,培養對區域地理基礎知識的掌握和分析比較能力,通過橫向和縱向比較,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

  [應對策略]在複習時不應把區域割裂開來,應對有相似性的、有聯絡的的部分加以關注,並聯系相關知識進行橫向和縱向的分析比較。特別是在進行兩個區域間的比較時,應該首先對要比較的區域特徵有較深刻地瞭解,熟悉區域發展的特點,並且能夠迅速再現區域特徵,才能對區域間的相同點和差異性做出比較。地形地勢特徵、氣候特徵、河流水文特徵、土壤和植被特徵、經濟特徵以及人口、城市等方面的特徵常常是區域比較研究的重點。

  高考地理的選擇題的特徵

  1.淡化記憶,注重能力考查

  近年高考題對純記憶性的知識考查的很少,而是更注重知識的理解和遷移,以及知識之間的聯絡。但這不等於說不用記憶,畢竟知識的聯絡和遷移需要建立在記憶的基礎上。

  2.對讀圖、析圖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

  圖表在地理教學中擔負著特殊的任務,地理圖表是地理資訊的載體,是地理學的第二語言。通過圖表對地理知識的考查,既可以考查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也可以考查學生的讀圖、析圖的能力。所以,命題者很好的抓住了這一點,在近幾年的高考試題中體現得越來越明顯,基本上形成了“無圖不成題”的命題方式,而且作為試題切入點的影象型別越來越豐富。

  3.更加註重對細節知識的考查,強調對知識的理解深度

  細節圖區域性圖更能體現出學生對知識是否真正理解,理解的深度如何。如2007年全國文綜卷I,通過對日照圖的區域性擷取,考查學生對晨昏線在地球表面的分佈。

  4.有從定性描述到定量分析的變化趨勢

  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應該是統一的,相互補充的;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基本前提,沒有定性的定量是一種盲目的、毫無價值的定量,而定量分析使之更加科學、準確,它可以促使定性分析得出廣泛而深入的結論。所以,高考試題在定性描述的基礎上又增加了簡單的定量分析,符合地理科學發展由定性到定量的發展規律。但定量分析要求學生具有較高的數學水平,所以高考中涉及的定量分析是最簡單的用數學的方法分析問題,不同於真正意義上的定量分析。

  5.強調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緊密結合生活實際

  新課程改革理念在高考命題中也得到了很好地體現,設問不再是以前那種乾巴巴生硬的問題,而是與具體事例結合起來,與現實生活緊密相連,試題設定的情景涉及面也越來越廣,體現出對新課程理念的貫徹,“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因此,近幾年高考選擇題中,材料解析型的試題比例呈逐年上升趨勢,所給材料均來源於生活實際或最近一個時期內的新聞事件。在考查學生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關注生活,關注時事,並靈活運用所學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