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奮鬥成功的勵志故事

  奮鬥是黑夜中的啟明星,照亮我們光明的前途;奮鬥是荊棘路上的鮮花,撲朔的是我們芬芳的未來;奮鬥是大海上翻詠的浪花,閃耀著夢想和希冀。以下是小編分享的,一起來和小編看看吧。

  篇1

  2015年2月23日,宮崎駿再次獲得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終身成就獎。

  宮崎駿的名字以及他的工作室吉卜力,是日本動畫的代名詞。宮崎駿是日本動畫產業的中流砥柱,一個最優秀的折中主義者。從手法來看,他的藝術語言一點兒也算不上前衛,他一直是在別人的實驗基礎上耐心打磨,然而就是這樣,他的技巧反而讓更多地人領略到。或許宮崎駿這樣做的目的在於:他明白要想讓世人警醒,那他的語言反而要溫和,因為過分刺耳的吶喊有時會讓脆弱的人類掩起耳朵。或許宮崎駿吃了折中主義的虧,那使他不能成為一個耕耘者,但宮崎駿更多地佔了折中主義的便宜,他成了一個收穫者。其次,他完美地把握了現實和想象的平衡,他讓人知道想象世界的美好,一切如天花亂墜。看他的作品,就好像在人類狹窄的後腦上開了一扇廣闊的天窗,讓人不由自主地相信夢想的力量,因為夢想的存在是藉以人與神比肩的理由。1922年法國影評家埃利•福爾滿含感情的預言:“終有一天動畫片會具有縱深感,造型高超,色彩有層次,會有德拉克洛瓦的心靈、魯本斯的魅力、戈雅的激情、米開朗琪羅的活力。一種視覺交響樂,較之最偉大的音樂家創作的有聲交響樂更為令人激動。”八十年後,世界動畫界最接近埃利•福爾夢想的,首推宮崎駿。

  搜狐網評價宮崎駿的動畫片是能夠和迪士尼、夢工廠共分天下的一支重要的東方力量。宮崎駿的每部作品,題材雖然不同,但卻將夢想、環保、人生、生存這些令人反思的訊息,融合其中。他的這份執著,不單令全球人產生共鳴,更受到全世界的重視,連美國動畫王國迪士尼,都有意購買宮崎駿的動畫電影發行版權***亞洲地區除外***。

  宮崎駿可以說是日本動畫界的一個傳奇,沒有他日本的動畫事業就會大大的遜色。他是第一位將動畫上升到人文高度的思想者,同時也是日本三代動畫家中,承前啟後的精神支柱人物。宮崎駿在打破手冢治虫巨人陰影的同時,用自己堅毅的性格和永不妥協的奮鬥精神為後代動畫家樹立了榜樣。

  篇2

  王羲之自幼酷愛書法,幾十年來契而不捨地刻苦練習,終於使他的書法藝術達到了超逸絕倫的高峰,被人們譽為 "書聖"。

  王羲之13歲那年,偶然發現他父親藏有一本《說筆》的書法書,便偷來閱讀。他父親擔心他年幼不能保密家傳,答應待他長大之後再傳授。沒料到,王羲之竟跪下請求父親允許他現在閱讀,他父親很受感動,終於答應了他的要求。

  王羲之練習書法很刻苦,甚至連吃飯、走路都不放過,真是到了無時無刻不在練習的地步。沒有紙筆,他就在身上劃寫,久而久之,衣服都被劃破了。有時練習書法達到忘情的程度。一次,他練字竟忘了吃飯,家人把飯送到書房,他竟不加思索地用摸摸蘸著墨吃起來,還覺得很有味。當家人發現時,已是滿嘴墨黑了。

  篇3

  雞叫三遍過後,周家花園裡傳出了陣陣琅琅的讀書聲:“鋤禾、 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讀著、讀著,周恩來很快就把這首詩背得滾瓜爛熟了。但他總覺得沒有透徹領會詩的意境:每一粒到底有多辛苦呢?

  第二天,周恩來來到蔣媽媽家玩。吃飯的時候,他望著白花花 的大米飯迫不及待的問道:“蔣媽媽,這大米飯是怎麼來的呢?”

  蔣媽媽很喜歡周恩來好問的精神,就笑著告訴他:“大米是稻子舂成的。稻子渾身有一層硬硬的黃殼。它的一生要經過浸種催芽、田間育秧、移栽鋤草、施肥管理、除病治蟲、收割脫粒,一直到舂成大米。”

  “啊,吃上這碗大米飯,可真不容易啊!”周恩來驚訝地說。

  “是呀,這十多道關,也不知道要累壞多少種田人呢,這香噴噴的大米飯是種田人用血汗澆灌出來的。”蔣媽媽深有感觸地說。

  蔣媽媽一番深刻的教誨,不僅加深了周恩來對詩意的理解,更激勵他勤奮學習。為了過好習字關,他除了認真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外,還堅持每天練一百個大字。

  有一天,周恩來隨陳媽媽到一個路途較遠的親戚家,回來時已是深夜了。一路上風塵勞累,年幼的恩來已精疲力盡、呵欠連天,上下眼皮直打架,但他仍要堅持練完一百個大字再休息。陳媽媽見狀,心疼不過,勸道:“明天再寫吧!”

  “不,媽媽,當天的事當天了!”周恩來說服了陳媽媽,連忙

  把頭埋在一盆涼水裡,一下子把瞌睡蟲趕跑了,頭腦也清醒多了。

  一百個字剛寫完,陳媽媽一把奪過周恩來的筆說:“這下子行了吧,快睡覺!”

  “不!”周恩來仔細看完墨汁未乾的一百個大字,皺著眉頭認真地說:“陳媽媽,你看這兩個字寫歪了。”

  說著,周恩來白嫩的小手又揮起筆來,把那兩個字又寫了三遍,直到滿意這止。

 

看了的人還看了:

1.奮鬥使人成功的名人事例

2.名人奮鬥成功的事例5個

3.奮鬥使人成功的事例

4.名人奮鬥成功的事例3個

5.成功人士的奮鬥事例3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