夔牛的傳說故事
夔牛***kuí niú***是傳說中的一種高大的野牛。出自於《山海經·中山經》:“***岷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白珉,其木多梅棠,其獸多犀象,多夔牛。”那麼接下來小編給大家介紹。
傳說故事
曠日持久的戰爭,使黃帝軍隊士氣低落下去,黃帝為此憂愁不已。他想如何才能把士氣鼓起來.打垮蚩尤,結束這場戰爭呢?想呀想的,終予想出一個辦法來。
黃帝命人去東海的流波 上捉來怪獸"夔"。夔形狀像牛,沒有角,蒼灰色身子,只長一隻腳,能夠自由在海中出沒。每當它進出大海的時候,必有狂風暴雨伴隨,通身發出如日月般閃閃的光,一一面張口吼叫,聲如雷鳴。黃帝命人剝去夔皮,製成一面大鼓,
黃帝又命人去雷澤捉來雷神。雷神又名"雷獸",人頭龍身,常在澤中拍打肚皮,每打一次就是一個響雷,黃帝命令不準傷害他的性命,只從他身上抽出一根最長的骨頭,做成骨槌又把他放回雷澤。
當黃帝軍和蚩尤軍再次對陣的時候,黃帝舉起雷神骨頭做的槌,打在蒙著夔皮的鼓上。"通!通!通!"聲震字野,山谷嗚應,比打雷還響幾百倍,五百里外都能聽見鼓聲,只嚇得蚩尤軍隊屁滾尿流,魂飛魄散。黃帝這邊軍威大振.在"通!通!通!"的鼓聲中追殺過去,打了一個大勝仗。
蚩尤這次損兵折將,元氣大傷,一個個垂頭喪氣,恐慌不已。蚩尤想起北方有個夸父族,是炎帝的苗裔.大神后土的子孫,個個其高無比,力大無窮,專好打抱不平。若能請得他們的幫助,定能打敗黃帝。於是便親往北方,向夸父族人訴說了一番黃帝如何恃強凌弱、殘害人命。夸父族人聽子,果然個個義憤填膺,立即整頓人馬,和蚩尤一齊殺奔涿鹿而來。
蚩尤得到夸父族的幫助,如同老虎添翼,軍威重又振奮了起來,和黃帝軍隊打了個平手,再次形成勢均力敵、相持不下的局面。
關於夔的傳說:
夔是傳說中的一條腿的怪物。《山海經•大荒經》記載: 夔牛是古時代神獸,古時生於東海流波山,形狀似牛,全身都是灰色的,沒有長角,只長了一隻腳,每次出現都會有狂風暴雨。它身上還閃耀著光芒,似日光和月光,它的吼聲和雷聲一樣震耳欲聾。後來黃帝得到這種獸,用它的皮製成鼓並用雷獸的骨做槌,敲擊鼓,鼓聲響徹五百里之外,威懾天下。
夔與天地同生,世上只有三隻,以上是第一隻,第二隻乃秦始皇所殺。但秦始皇沒有黃帝的功業,所以這隻夔的皮做成的鼓就沒那麼神奇了。
《神魔誌異•靈獸篇》記載:上古奇獸,狀如青牛,三足無角,吼聲如雷。久居深海,三千年乃一出世,出世則風雨起,雷電作,世謂之雷神坐騎。
更多的古籍中則說夔是蛇狀怪物。“夔,神魅也,如龍一足。”***《說文解字》***“夔,一足,踔而行。”
《六帖》在商晚期和西周時期青銅器的裝飾上,夔龍紋是主要紋飾之一,形象多為張口、卷尾的長條形,外形與青銅器飾面的結構線相適合,以直線為主,弧線為輔,具有古拙的美感。青銅器上的龍紋常被稱為夔紋和夔龍紋,自宋代以來的著錄中,在青銅器上凡是表現一足的、類似爬蟲的物象都稱之為夔,這是引用了古籍中“夔一足”的記載。其實,一足的動物是雙足動物的側面寫形,故不採用夔紋一詞,稱為夔龍紋或龍紋。
- 夔牛的傳說故事
- 霜降節氣寶寶吃什麼水果
- 生日晚會主持人臺詞
- 電子招標投標系統建設運營需要注意什麼
- 小兒推拿治療疳積
- 腺樣體肥大的治療方法
- 孕婦補氣血粥的做法
- 一隻狗在看天空的一朵雲打一成語的答案
- 有關動物預報天氣的諺語
- 非洲紫羅蘭的花語有什麼含義
- 科研人員自我鑑定精彩範文
- 兒童咳嗽飲食禁忌寶寶感冒咳嗽飲食禁忌兒童咳嗽飲食吃什麼好
- 花色饅頭怎麼做
- 連續做噩夢的原因有哪些
- 有口氣怎麼治療
- 形容心很累的英文句子大全
- 很現實很有道理的名言警句
- 霸氣好聽的長網名
- 描寫冬天的唯美散文隨筆
- 筆記本連線不上寬頻是怎麼回事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