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頸癌怎麼預防

  子宮頸癌是婦科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越早開始性生活,性生活伴侶越多,發生子宮頸癌的危險性越高。不過,即使你是一個正直而剋制的女性,也得注意子宮頸癌的其他高危因素!下面小編帶大家去了解一下子宮頸癌該怎麼預防的相關知識,希望大家喜歡。

  一、

  1、子宮頸癌高居癌症發病率之首,但它是惟一可以預防的癌症,只要平時注意檢查,就能遠離風險。 儘管子宮頸癌的發生率不低,但只要平時注意檢查,還是可以有效預防癌症的發生的。

  2、婦科普查不容忽視:宮頸癌雖然危險,但是也有它自己的“軟肋”,最易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從早期的炎症發展到惡性的癌變需要6到8年的時間,如果好好把握住這段時間,現代醫學手段是完全可以把癌變檢查出來,及時採取相應的措施,保證女性重新過上健康生活的。根據研究顯示,宮頸癌最開始的一期狀態,治癒率可以達到80%到90%,二期時是60%到70%,進入三期還能有40%到50%,但發展到四期只有10%了,所以,定期檢查,及時治療是非常重要的。 很多女性總覺得“我吃得多,睡得香,能有什麼大毛病。”其實不然,宮頸癌在早期幾乎沒有身體上不適的感覺,但到有不規則出血的情況出現時一般已到宮頸癌的二期了,危險性增大了很多。所以,女性朋友需要每年做一次婦科體檢,儘早發現癌變的產生,為治療爭取時間。 按照美國的標準,有性生活的女性接受婦科體檢的規律是:18歲以後每年做一次宮頸防癌細胞學塗片檢查,如果連續三年沒有問題,可以每兩年檢查一次。目前,宮頸癌的早期發現技術已經成熟,成年婦女每年做一次檢查,有沒有病變就可以“一目瞭然”。如果發現病變,在這時採用手術及放療等手段,不僅可以防止癌症的擴散,同時,減少癌變嚴重時需要切除子宮和卵巢對病人生活質量造成的影響,愈後的效果也很不錯。

  3、遠離宮頸癌的危險因素,開展潔身自愛教育:子宮頸癌發病率僅次於乳腺癌,在婦科惡性腫瘤中排名第二位。目前此病在發展中國家發病率高於發達國家,原因就在於前者婦女的保健意識較差,往往等到發病了才去檢查,而這時腫瘤往往已經到了晚期。子宮頸癌多發於35歲以後的婦女,高峰期則為45~59歲,但目前發病年齡已經大大提前,很多得病的女孩只有20幾歲。研究發現,不少性傳播疾病都會引起子宮頸癌,尤其是尖銳溼疣,更是與此病有密切聯絡,因此多性伴的女性是子宮頸癌的高危人群。此外,性生活過早、營養不良、長期口服避孕藥、家族遺傳、婦科檢查器械造成的傷害也會增加子宮頸癌發病的風險。有過以上經歷的女性應特別重視子宮頸癌的篩查工作。

  4、懷孕對宮頸癌來說是最危險的:對宮頸癌來說最危險的是懷孕,因為宮頸癌早期不會影響懷孕,如果在懷孕之前沒有檢查出來媽媽已經有宮頸癌,那麼隨著懷孕,子宮大量充血,媽媽輸送來的營養不僅養了寶寶,同時會使癌變部位以極其迅速的速度增長。再加上身體因懷孕分泌的一些激素對癌症有促進作用,懷孕時身體免疫力下降,對抗癌細胞的作用起不到,而宮頸癌的一些徵兆如出血等又會被認為是先兆流產的現象而被忽略,等到生完寶寶再發現時就晚了,預後的效果很不好。所以孕婦在懷孕前,一定要做好各種檢查,尤其是塗片,否則,經過孕期的時間,有些疾病會被漏掉,引起嚴重的後果。更嚴重的是有的媽媽在分娩之後仍然沒有檢查出自己已經患宮頸癌,相反把出血當成了正常的產後出血,還給孩子餵奶,癌變就更沒法抑制,只能發展到醫生束手無策的地步。

  5、提倡計劃生育和晚婚晚育。

  6、普及衛生知識,加強婦女衛生保健。

  7、重視宮頸慢性病的防治,積極治療宮頸癌前病變如宮頸糜爛、宮頸溼疣、宮頸不典型增生等疾病。健康是一種儲蓄,只有年輕的時候多積累,保持有規律的生活,年紀大了以後才能從中受益。婦科疾病和肝炎、頭痛一樣都是身體上的疾病,如果認為婦科是隱私而逃避檢查,只會讓自己的身體受害。年輕的女孩並不能認為可以高枕無憂,專家們發現,卵巢和子宮的惡性腫瘤發病年齡正在不斷年輕化,所以,婦科體檢對各年齡階段的女性都是必不可少的健康護身符。

  二、專家建議

  1***宮頸癌病人的年齡大約在50歲,不過從十幾歲到九十歲都有病例分佈。因此,未滿20歲,已經有性行為的女性,也有接受篩檢的必要。

  2***一般子宮切除術後是不需要篩檢的,除非原先是針對子宮頸癌或癌前期病變做治療。若仍保有子宮頸的話,則應篩檢到70歲。

  3***月經期間或是產後的3~4個月不適合做抹片檢查,最好在月經結束7天之後進行。如果已經進入更年期,可挑個自己最容易記得的日子。

  方法:

  ***1*** 提倡晚婚和少生、優生。推遲性生活的開始年齡 , 減少生育次數 , 均可降低宮頸癌的發病機會。

  ***2*** 積極預防並治療宮頸康爛和慢性子宮頸炎等症。分娩時注意避免宮頸裂傷如有裂傷 , 應及時修補。